“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人們慣以“橡膠大王”“麵粉大王”“糖王”“地產大王”“菸草大王”“啤酒大王”等詞稱呼某一行業佼佼者,少有以“馬來西亞王”“新加坡王”或“香港王“享譽商界之情況,但“塞班王”陳守仁是個例外。一提塞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離天堂最近的海島”,藍天白雲碧海銀灘,而旅遊業堪稱塞班經濟支柱,不過陳守仁在塞班可不是以旅遊業起家。

1985年,陳守仁在塞班辦起第一家制衣工廠,其後逐漸擴大經營範圍,涉足建築、保險、運輸、餐飲、娛樂等領域。短短10餘年間,塞班聯泰國際有限公司、地產有限公司、國際製衣有限公司、財務公司及銀行、建築公司、運輸公司、娛樂公司、食品批發公司、機場維修、旅遊公司等如雨後春筍般在塞班生根發芽。由陳守仁創辦的上述“聯泰”企業,幾乎佔據塞班半壁江山,它們不僅為當地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改善居民生活狀況,且繳納高稅金,影響塞班的經濟增長。陳守仁也因此成為塞班舉足輕重的大企業家,當之無愧的“塞班王”。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幹什麼都要爭個高低

  1930年,陳守仁出生於泉州市郊浮橋鎮王宮村,他們一家是泉州、晉江一帶典型的番客家庭,祖父陳文階年輕的時候漂洋過海,去菲律賓謀生,祖母則清守在家裡。後來為求生計,父親陳章桂也跟隨祖父的足跡出洋到菲律賓,留下年輕的母親和年邁祖母共同照料陳守仁及弟弟。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每隔半年陳守仁一家就會收到陳章桂寄回來的僑批(華僑從海外託人寄回來的信件和匯款),吃穿雖不愁,但田裡的一些農活還是得靠留守的婦女幹。小時候,守仁常跟母親下田幹活,耙田犁地、薅草拾糞,他全都幹過。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菲律賓被日軍佔領,父親與家裡的聯繫中斷,家中老小的日常生活、農活、家務,全都壓在了母親的肩上。10歲出頭的長子陳守仁自然挑起家中重擔,為母親分擔勞務。

  陳守仁曾笑談,他小時候“幹活有一股傻勁,幹什麼都要爭個高低,連村裡孩子拾豬屎,他也要暗暗地爭拾第一”。舊時農田全靠農家肥,豬屎極為有用,每天早上上學之前,傍晚放學後,村童們一手提豬屎筐,一手拿耙子,走街串巷爭拾豬屎,陳守仁也在其列。他拾豬屎不靠搶,也不跟人爭,而是通過觀察“誰家餵豬,誰家不餵豬;誰家的豬是大豬,誰家的豬是小豬;誰家的豬什麼時候出欄放牧,大約會在什麼地段拉屎”摸索出規律制定自己的走街串巷路線。每次別人毫無所得時,他都能滿載而歸。這種善於觀察及“做什麼事都肯動腦筋”的特點,在他後來的商業生涯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小學畢業後,陳守仁以第一名的或績考上泉州當年最好的中學晉江縣中,不久又轉入商業職業學校學習。從家裡走到學校,大概5公里,每天往返得兩個小時,不論春夏秋冬,晴天雨天,他都沒有缺過一堂課。在晉江縣中,他遇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伴侶林碧琴。他在事業上獲得的巨大成功,離不開林碧琴的默契配合和全心全力的支持。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陳守仁和林碧琴

下南洋,賺得第一桶金

  早期自閩粵地區到南洋謀生的人,大多希望能把留在鄉下的一兩個孩子帶過來,一方面增廣見聞,另一方面起到輔助作用,順道培養其學習經商之道。1947年,沿著祖父、父親走過的路,陳守仁漂洋過海,到菲律賓謀生。但初到異地的他沒有得到預期的父愛,白天,他在父親於馬尼拉經營的一家小布店當小夥計,晚上到附近一家工讀夜校學英文,除了每月工資20元比索(菲律賓法定貨幣)外,父親不再資助他生活,交通、理髮、看戲、游泳等費用都得自理。那時華人理髮店收費遠高於本地人開的店子,為了省錢,陳守仁常光顧當地人理髮店,餓了,吃塊麵包,喝杯熱水,勉強裡腹。偶爾也獨自去鄉間跑點生意,擴大棉布銷售範圍。

  幫人寫僑批,是陳守仁初在馬尼拉的謀生手段之一。由於他在泉州求學,寄宿在親戚家裡時,曾協助親戚抄寫僑批,故對僑匯的運作十分熟悉。1949年菲律賓政府開始實行外匯管制後,按官價兌換率是2比索換1美元,民間黑市為3比1,在菲華僑因為很多都不識字,不懂得憑居住證可以到當地的政府銀行申請換外匯,即便有人懂,也不知怎麼申報,怎麼填表格,通常是買黑市的美金託私人寄僑批。敏銳的陳守仁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1950年,憑藉幫父親經營小布店積攢下來的人脈,陳守仁開始嘗試經營僑批生意。他以父親的店面為擔保採取適當優惠政策招攬顧客。別人寄僑批要按比例收代辦費,他免收;別人代筆寫信要收手續費,他免費。他就是拿客戶的居住證,代替他們去申請、填表、辦手續,賺取官價和黑市價的差價。每寄3美元賺1元,拋開中間費用純利不薄。1951年,陳守仁到香港與中資銀行的朋友建立合作關係,通過他們直接將款轉匯國內信局,幾年下來,賺了好幾萬元美金。

  1956年,利用做僑批賺到的錢,陳守仁也在馬尼拉開起布料店,與父親的店相隔不遠,就在同一條街上,平時還能有個照應。應該說經營布料的生意經,陳守仁完全是從父親那裡學來的,但無論店面規模還是貨品內容,很快就超過父親了。

  為了推銷布料,陳守仁時常長途跋涉到山區。有一次,他經常搭乘的航線發生了墜機事故,第二天,陳守仁仍義無反顧搭乘同一航線去推銷布匹,山區居民無不擔心他的安全,陳守仁反倒自嘲:“我的身價還不如那位飛行員,更不如那架飛機,怕什麼?”

隨著陳守仁父子布店生意的擴大,他們在馬尼拉建立了自己的棉布倉庫,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然而菲律賓政府於1957年實施“零售商業菲化案”,禁止華人做零售業務,陳守仁迎來人生中第一次大挫折。為了留一條後路,陳氏父子只好到英屬婆羅洲(今東馬來西亞沙巴州)申請租地開發橡膠園。還未等到樹成林,一把大火燒了陳家布店和倉庫,損失極為慘重,陳章桂經不住打擊,火災後不到兩個月,撒手人寰。家鄉尚有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妻子林碧琴又帶著兒子遠在香港,他們都需要照顧,重擔就這樣壓在了31歲的陳守仁身上。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差點命喪橡膠園,移師香港

  好在此時他們還有橡膠園可以經營,為節省家庭開支,陳守仁把妻子及5個年幼的子女從香港接到身邊。母親與弟弟也相繼來到婆羅洲,那時的婆羅洲荒蕪、落後,生活條件艱苦,一家近十口人擠在幾間簡陋木屋裡勉強生活。要不是毒蜂事故的發生,陳守仁可能會繼續待在東馬來西亞種植橡膠,繼而成為新一代“橡膠大王”。

  那是1963年的夏天,陳守仁帶著橡膠園幾個土著工人巡查園林,到半山時,一隻野蜂在他臉上飛來飛去,沒有經驗的他摘下斗笠隨手一揮,將野蜂拍死,哪知竟釀下大禍。不到半小時,蜂群洶湧而至,陳守仁拿襯衫往頭一蒙,順著山勢往下滾,卻仍躲不開毒蜂的叮咬。等到土著工人在山中小徑找到他時,陳守仁已經奄奄一息,不省人事。他在醫院住了兩星期才恢復過來,可能是因為當時橡膠業不景氣,也可能是陳守仁夫婦對毒蜂心有餘悸,適逢幾位朋友在香港開辦聯泰船務貿易公司,經營航務和進出口生意,邀他前去加盟,陳守仁欣然接受。婆羅洲的橡膠園交給了弟弟陳友仁照料。

  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紡織、成衣以及電子、塑膠、玩具等行業突飛猛進,註冊工廠的數目由50年代的3000家猛增至1萬多家,出口貿易極為興旺,因此也帶動了金融、地產等行業的高速運行。“聯泰”船務開頭還很順利,不到一年的時間,陳守仁又與幾位朋友合資成立聯順輪船公司,由他出任總經理,經營東南亞一帶的貨運。但是隨著大航運的發展,阻礙了小型船務公司的上升之路。1968年,幾個股東先後退股,陳守仁奮力一搏接下所有股份,將“聯順”併入“聯泰”,獨自艱苦經營。倚靠賢內助林碧琴在公關工作上的巧妙運轉(每次油料公司欠款到了非付不可的時候,她總有理由說服對方,拖延時間,直到能正常運轉才償還),“聯泰”終於渡過難關,貿易和船務經營範圍遍及東南亞一帶,並在臺北、高雄設有辦事處。

每次陳守仁從一個地方飛到香港啟德機場時,林碧琴都會帶著相關資料和換洗衣服等在那裡,方便他不出機場便可轉機去另一個地方處理進出口貿易。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移民關島,發現電影商機

  關島位於馬里亞納群島最南端,美國獲得關島控制權後,欲將其打造為西太平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不沉的航空母艦”,在當地進行了諸多興建工作。陳守仁抓住關島需要大量建築材料的商機,派船從香港將水泥、鋼筋等材料運往關島銷售,再買下當地拆除下來的舊鋼材,銷往臺灣,一來一往,獲利不少。生意的順利,讓他對關島不免心生感情。關島商業環境尚好,於香港而言,還是遍地黃金,亟待人們開發的落後之地,思來想去,陳守仁決定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移民關島。

  1973年,陳守仁舉家從香港及菲律賓僑居地遷往關島。考慮到要在關島建立陳氏家族的企業點,幼年跟隨父母在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奔波的陳亨利(陳守仁長子)也被要求轉學到關島大學讀書。陳守仁在關島註冊成立的聯泰(關島)有限公司還是從事老本行——船務運輸、進出口貿易,外加房地產業。當時他連做夢都沒有想到,從布店起家,主要經營運輸、貿易的他竟然會與電影業沾上關係。陳亨利也沒有想到,當他被父親要求在關島調查、聯繫,試探播映香港電影可能性時,他正在介入一樁後來幾乎改變家族命運的關鍵業務。

  從1965年邵氏公司開始以全新理念拍攝功夫電影起,香港功夫片進入一個黃金時期。1971年由邵氏公司出品的《天下第一拳》正式在海外做商業放映,因該片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成為1973年全球十大賣座電影之一。陳守仁料定在這周遭荒涼、交通不便、生活單調的西太平洋群島上,香港功夫片必能引發一陣熱潮,便從香港託人帶了《威震四方》的拷貝,由陳亨利向關島影劇院推銷。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當時關島總人口約10萬人,華人很少,大多都是當地人,外加一些美國官兵。娛樂場所也不多,僅有幾家影劇院。陳亨利尋思,“這些沒有配音,甚至連英文字幕都沒有的中國武打功夫片,在這裡播映會有上座率嗎?”利用課餘時間,他拿著拷貝一家家地跑劇院,向影劇院經理介紹劇情,談判播映收入的分成比例。為了幫助觀眾看懂故事情節,他還自己設計海報,將劇情簡介翻譯成英文,張貼在影劇院門口或熱鬧的地方。

  就是這麼一部啞劇電影,出乎意料地在關島火了起來,幾家影劇院爭相播映,跑片都來不及,上座率場場爆滿。關島人民的生活實在是太貧乏無味了,精彩紛呈的中國功夫,跌宕起伏的驚險場面和特技鏡頭自然能夠深深抓住他們眼球,關島人人幾乎都成了中國功夫迷。僅一週時間,陳亨利就憑第一部電影掙了3500美元。牛刀小試,竟有如此良好收益,這讓陳守仁欣喜不已,此後,中國武打功夫片的電影發行,成了聯泰(關島)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剛開始發行時,林碧琴帶著幾個孩子親自搖片、剪接、補片,他們在關島的公寓幾乎成了家庭作坊。有時為了趕第二天的發行,經常深夜搖片,搖得手臂都痠麻得抬不起來。陳守仁僱人將中國功夫片打上英文字幕,配上英語對白,以關島為基地,銷往大洋洲各個島嶼,如塞班島、貝勞群島、馬紹爾群島、中途島、聖誕島、約翰斯頓島,等等。後來,他們又從大洋洲地區發展到美國,中南美洲,澳洲,甚至非洲。電影內容也不再侷限於功夫片,各個地區的動作片、神怪片都有。陳守仁還嘗試投資功夫片的拍攝,自己投拍自己推銷,建立起一條電影產業鏈。

  對於資本不夠的商家,陳氏父子以掛賬賒欠、分期付款或拆賬分成等方式,協助經營者創造商機,彼此利益均沾。不到10年時間,他們在電影業上收益頗豐,先後發行各國影片2000多部,經銷大量放映機,以至於太平洋上幾乎所有飛機、輪船能夠到達的地方,都上演他們銷出的電影。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利用政策發展製衣業

  電影發行的成功為陳守仁積累了更多的原始資本,他又把錢相繼投在關島地產、物業方面(建造供孩子及其家庭遊玩的室內遊樂場等)。他在關島名望之大,1981年甚至讓北马里亞納群島首府塞班島總督專門派特使到關島首府阿加尼亞,邀請陳守仁及夫人到塞班參觀、考察,徵詢相關意見,探討塞班的投資環境。陳守仁與塞班緣分就此結下。

  考察過後,陳守仁發現塞班雖小,冷僻荒涼,但其地理位置獨特。“它是南北太平洋的咽喉,是香港一菲律賓一新加坡一臺灣一關島一日本海上航運的必經之路。一旦繁榮起來,它將成為西南太平洋一顆璀璨的明珠”。陳守仁建議塞班政府採取開放政策,免除繁複的投資審查手續。一年過後陳守仁率先在塞班成立公司,承租當地電影業、娛樂事業及貿易等。

  1978年以前,塞班島屬美國託管地,北马里亞納群島自由邦成立後屬美國海外自治邦,實行自治,自行選舉行政長官和立法機關。美軍從塞班撤走後,留下大量貨倉交還地方政府,陳氏便向政府以廉價租金租用貨倉,依靠當地服裝出口美國免配額及關稅的政策辦起製衣廠。塞班方面也儘量在各個方面給予支持和優惠,比如在勞工入境工作簽證上給予方便。

  整個製衣流程,包括從香港等地採購所需布料、配件,從中國和菲律賓等地招募大量勞工,運用國外全套現代化設備,按照客戶指定式樣進行裁製,都由陳氏集團包辦。陳守仁還聘請了各方專業人士組成一支管理及技術強勁的陣容,相互協作,及時溝通,促進製衣業的發展。創建初期,服裝加工的業務比預期要好,訂單雪片般飛來,廠房規模也不斷擴大。隨著業務的發展,陳守仁的經營範圍逐漸擴大,從代理客運貨物到酒店、建築、保險、房地產、餐飲、娛樂,等等。塞班島也從一個人跡稀少的海島發展為興旺繁榮的新興工業區和旅遊熱點,單以塞班聯泰國際製衣有限公司為例,全廠員工2000多人,當地人佔1/4,年產量約為100萬打。陳守仁不僅為這數萬多人口的小島提供諸多就業機會,還每年繳納數百萬美元稅金促進塞班的經濟成長。

  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陳守仁涉足多個領域:服裝、鞋業、箱包、電影院、地產、金融、漁業、保險、旅遊、貨運、物流、酒店、餐飲、航空公司等,陳氏控股集團以塞班島為據點,逐步輻射到英國、危地馬拉、墨西哥、印尼、菲律賓、日本、中國等地。陳氏家族的商業帝國日漸壯大。而所有的企業陳守仁幾乎都仍以“聯泰”冠名。“聯”指聯合朋友,聯合業務,“泰”則有平安祥和、穩如泰山之意,這是他在人生谷底開始打造的品牌,這兩個字寓意很好,與他有緣,是他的吉星。

“塞班王”陳守仁:半生創業,全靠“誠信勤奮”

  晚年,陳守仁和夫人回到香港居住,塞班與關島的企業交到第四子陳祖龍手中。陳守仁堅信,家和才能萬事興,幾個子女雖然分工不同,在各個崗位上忙碌,但每週必須有一次家庭大聚會。其樂融融氛圍中,交流溝通企業瑣事,別有一番溫馨景緻。

  2001年,美國取消紡織品進口配額限制,塞班島不再具有優勢,服裝加工紛紛遷往勞動力廉價的亞洲國家,而此時陳守仁早已完成華麗轉身。經他一手打造的聯泰國際集團早已為多元化的跨國企業,經營業務之廣,企業、生產基地及員工人數之多,遠遠超出陳守仁的想象。“塞班王”陳守仁將“聯泰”取得今日成就的原因,概括為四個字——誠、信、勤、奮:

  誠以待人,建立互信,共創事業,同享成果;

  信以律己,慎勿輕言,言必有信,樹立商譽;

  勤能補拙,努力不懈,克服萬難,務求盡善;

  奮勉圖強,戒驕戒躁,自勉自強,成功可期。

  他希望能夠將此家訓代代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