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長阪坡敢在曹操軍中殺七進七出,但是為何趙雲在被夏侯楙圍困手下還有千餘人的時候會發出感嘆“死於此地矣”?

王政


長坂坡之戰時,趙雲正值壯年,所以憑藉著一身武藝能在陣中殺得七進七出;而在面對夏侯楙時,趙雲已經是垂暮之年了,此時距離他去世的時間也不過只有1年左右了。

在《三國演義》裡,趙雲是蜀漢昭烈帝劉備麾下的五虎大將之一,有“常勝將軍”的美譽,令人聞風喪膽。


尤其是他在長坂坡之戰中七進七出,單騎救主,斬將五十四人,就連曹操也想要生擒這樣的猛將。

不過,到了後來對陣魏國的駙馬夏侯楙時,趙雲卻差點在鳳鳴山之戰中遭遇大敗。在夏侯楙的重重圍困下,就連趙雲也感嘆說“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如果不是關興和張苞及時殺出,那麼趙雲很有可能會敗亡於此。


要知道,夏侯楙這個人在三國演義裡不過是個不諳軍事的草包和紈絝子弟,他憑什麼能讓常勝將軍趙雲說出這樣洩氣的話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趙雲已經老了,精力跟體力都比不了當年,要知道趙雲跟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際,已經年逾七十了。而當年的長坂坡之戰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即便是常勝將軍趙雲也不得不服老。

普通人要是到了這樣的年齡早就在家裡養老了。可是趙雲還依然活躍在第一線斬將奪關,這樣的勇氣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啊!怪不得當年劉備還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評價趙雲說“子龍真一身是膽也”。

所以到了這樣的高齡,趙雲肯定是很難再像當年長坂坡之戰和漢水之之戰時來回衝殺了。再加上趙雲率領的本來就是偏師對抗夏侯楙,無論是兵力還是地形都不佔優。


不過即便如此,老當益壯的他依然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斬殺了魏國韓德父子五人,足見常勝將軍並非是虛名。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再怎麼樣勇猛,氣力和精力都不可能和壯年時候相比,想要再復當年之勇有點難。所以讀者也不得不感嘆,子龍將軍垂垂老矣!


世界人文通史


趙雲是三國曆史上有名的常勝將軍,但要說一次都沒敗過話就說的有點大了,就比如說被這個夏侯楙圍困就是一例,其實這事說來挺尷尬的,趙雲本來是打了勝仗,連斬曹魏大將韓德及其子四人,把人家家的男丁都光了,直殺的韓德斷子絕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就不好辦了,兩軍對壘,打的過要打打不過想辦法也要打,這時候曹魏陣營在前線與趙雲對陣的主將就想了,正面硬扛肯定是不行了,韓德父子無人一死,前線士兵的士氣也被衝散。

但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趙雲大勝,士氣大震,曹魏新敗,士氣低落,但曹魏陣營裡也不都是草包,個人的輸贏並不能決定性的對整個戰局起作用,這曹魏主將決定利用驕兵必敗的心理,給趙雲來一招欲擒故縱。


那就是在一山谷不知重兵,引誘趙雲前來,來個甕中捉鱉,按說趙雲不是張飛一般的粗人,而是一個粗中有細智勇雙全的人物,在劉備蜀漢的五虎上將中,趙雲可以說是最風清氣正的一個,因為在他的身上最少是非,完全沒有關羽那般的多情、張飛魯莽以及黃忠、馬超曾經為敵的前科。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趙雲就想了,我都把你們那邊的啥的斷子絕孫了,看你們還能怎樣,趙雲便帶著千八人去應戰,結果還真被引誘到山谷裡,被曹魏的兵馬居高臨下圍著胖揍。

趙雲此時已經七十歲高齡了,從早晨打到晚上,打的心力交瘁,再一個說當年十萬軍中七進七出,那個一是年輕,再一個是曹操給面兒,沒下死手,要不然趙雲也不可能囫圇個出來,而夏侯楙圍著趙雲可不一樣,那可是處處下死手,而且大有一命換一命的魄力,趙雲也是無計可施,好在趙雲最後突圍而出,要不然還真是辱沒了常勝將軍的名聲呢!


歷史三日談


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趙雲在長坂坡一戰,是為了找到並救援劉備的夫人和兒子,在找到劉備的夫人和兒子後,趙雲只想著逃走,誰擋住趙雲的去路,趙雲就會殺了誰,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再加上初生牛犢不怕虎,趙雲是拼死一戰。



曹操見趙雲如此勇猛,起了愛才之心,想俘虜趙雲為自已所用,並下達了不準傷害趙雲,只能生擒的命令,曹操的命令對擒拿趙雲起了反作用,趙雲武藝高強,號稱“常勝將軍”,既不能傷害趙雲,又能生擒趙雲的人,恐怕還沒有出生,就是呂布也不行,何況是曹操手下那一幫武將。

曹操的愛才,又讓其手下的武將不願意出戰趙雲,萬一真的生擒了趙雲,趙雲為曹操所用,那豈不是對這些武將的地位有影響,人都是自私的,綜合起多方面的因素,就讓趙雲七進七出逃了出來。



總結下,趙雲在長坂之戰之所以能夠七進七出而逃走的原因是:

1、趙雲武藝高強,正值青年,初生牛犢不怕虎,拼命三郎的樣子,魏軍也怕啊。

2、曹操下令不準傷害趙雲,而要生擒趙雲,這可是無法做到的啊。

3、曹操手下將領妒忌趙雲,不希望趙雲被生擒而效忠曹操,影響自已的地位,乾脆放趙雲走。



趙雲與夏侯楙(mào)的交戰情況則完全不同。

趙雲與夏侯楙的交戰發生在《三國演義》第92回,趙雲以七十歲的高齡作為諸葛亮北伐軍的前鋒將軍與夏侯楙交戰,趙雲表現英勇無敵,先是斬殺了夏侯楙手下的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將夏侯楙殺了個措手不及。



夏侯楙首戰敗了以後,回軍中商議如何應對趙雲,程昱的兒子程武向夏侯楙建議,我們採用誘敵深入的辦法,趙雲之前已經斬殺了我們五位大將,必定心生驕傲,我們可以故意裝敗引誘趙雲到埋伏圈,再統一指揮擊敗趙雲。夏侯楙採取了程武的建議。

到了第二天交戰時,魏將潘遂出戰趙雲,不到三個回合,拔馬退走,趙雲就追,這時魏軍中八員將領一起來攻趙雲,夏侯楙先逃走,八將纏鬥趙雲,一會陸續退走,趙雲就開始追,結果趙雲就進到夏侯楙預設的包圍圈中,趙雲本身只有一千多人的軍隊,而當時魏軍埋伏的軍隊有6萬,其中魏將董禧帶領三萬軍埋伏在左,魏將薛則帶領三萬軍埋伏在右,而夏侯楙帶領預備隊在山上指揮三軍。



趙雲被陷入魏軍的重重包圍,趙雲向東逃,夏侯楙就派大軍在東邊阻擋,趙雲向西逃,夏侯楙就派軍在西邊阻擋,趙雲無法突出重圍,從早上一直殺到晚上,還是沒能衝出重圍,趙雲以七十高齡,殺得人疲馬倦,沒有力氣再戰了,因此乘著夜晚卸甲休息一下,想著明日再戰。

結果才剛剛卸甲,大批魏軍就殺到了,四處火光沖天,箭雨密佈,魏軍高喊:趙雲投降!這個時候,趙雲真是絕望了,仰天長嘆:

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我趙雲從來不服老,今天要死在這個地方了!



總結下,趙雲在被夏侯楙圍困時發生感慨死於此地矣的原因是:

1、趙雲老了,體力、勇猛均有所下降,這不是趙雲能控制,戰鬥了一整天,也沒衝出重圍,非常疲倦了。

2、趙雲是因為驕傲輕敵才被魏軍包圍的,是中了計,魏軍已做了周密安排,沒有這麼容易逃出去的。



3、魏軍的目的是必殺趙雲,除之而後快,沒有任何顧忌,不像長坂之戰還要抓活的,現在魏軍就是直接殺,趙雲心中也明白。

情況不同,形勢不同,最終造就了趙雲不同的表現,不過以七十歲高齡的趙雲來說,仍能有如此勇猛,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在這緊要關頭,張苞和關興二將趕來救了趙雲,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首先要說明一點,趙雲長坂坡血戰突圍,和鳳鳴山被圍困,都是《三國演義》的說法(而“七進七出”則是評書的說法)。正史上趙雲在長坂坡更多屬於亂軍之中且戰且走而出,鳳鳴山之戰則根本是虛構。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長坂坡在數十萬曹軍包圍之中,孤身一人左衝右突,槍挑曹營名將數十員,最後突圍而出。而在諸葛亮一出祁山時,同樣是被28萬魏軍包圍,麾下還有千餘人馬時,卻感嘆“我將死於此地”,似乎顯得矛盾。

出現這兩種不同格局的根本原因,當然是作者羅貫中的文學寫作意圖。長坂坡是要通過趙雲的表現,塑造趙子龍神勇無敵的形象;而到了一出祁山,趙子龍已經快要退場,這時候就要反過來通過威名赫赫的趙雲,為其他年輕一輩墊背。鳳鳴山被包圍,是要顯出關興、張苞兩個小將的威風(殺入重圍救援趙雲);而之後在天水又通過“趙雲大驚”來表現姜維的文武雙全。

不過,即使僅從演義中的邏輯出發,趙雲長坂坡可以突圍,而鳳鳴山卻走投無路,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第一層原因,是長坂坡的敵軍作戰意圖相對含糊,尤其曹操下了禁止放箭的命令。

長坂坡的曹軍雖然也有數十萬之眾,但這數十萬人馬是從三百里之外一路急行軍追趕劉備而來,其中曹操的先頭部隊只有五千精銳,後續人馬是依次趕到,一趕到就立刻投入戰鬥,可以說整個當陽地界就是一場混戰。曹軍固然有數十萬之眾,而劉備這邊也有大批民眾成為曹軍衝擊攔截的目標,雙方兵力都是很分散的。

探馬報說:“劉備帶領百姓,日行止十數里,計程只有三百餘里。”操教各部 下精選五千鐵騎,星夜前進,限一日一夜,趕上劉備。大軍陸續隨後而進。

這使得趙雲前期的行動中,需要對付的僅僅是不斷出現的曹軍小部隊,每支部隊一兩員將領,千兒八百的兵馬,趙雲只要槍挑了為首敵將,就能殺退這一路敵軍。而且,曹操身邊的一流猛將什麼許褚徐晃張遼等也都分散開來,趙雲基本沒有碰上,等於撿漏子殺了一些二三流將領。後來碰上個張郃,趙雲就不敢戀戰了:

正言間,百姓發喊,又撞出一枝軍來。趙雲拔槍上馬看時,面前馬上綁著一人,乃糜竺 也。背後一將,手提大刀,引著千餘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趙 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
……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揹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 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
……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 雲一槍刺倒,殺散眾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 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

後期等當陽界基本被肅清,魏軍恢復了原有的軍隊序列,曹操也留意到了趙雲。這時候,曹操又起了愛才之心,想要活捉趙雲,下令不得放箭。

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這裡,作者都說明了,因為曹操下令不許放箭,只要活捉,所以趙雲才能脫身。換句話說,如果曹軍放箭,那趙雲是十死無生。三國演義中猛將對於弓箭還是很害怕的,呂布曾被亂箭射退,關羽曾數次中箭,許褚在混戰中臂中兩箭,夏侯惇被射瞎一隻眼,典韋、黃忠、徐晃、張遼、張郃都是死在箭下。趙雲雖然勇猛,在十萬大軍的亂箭下也討不了好去。甚至就算曹軍不放箭,只要沒有曹操那句“必須活捉”的口令,趙雲一個人連對張郃都不敢戀戰,肯定也擋不住許褚、張遼、張郃、徐晃、曹洪、曹仁這些猛將的四面圍攻。對於趙雲這樣的猛將,“必須活捉”比“殺死”可要難上十倍不止了,畢竟你活捉人家,沒準先被人家一槍戳死了。

所以,趙雲能脫身,一是自己勇猛,二來和曹操“必須活捉”的作戰意圖也有很大關係。

而一出祁山時候,對手換上了駙馬夏侯楙和參軍程武。這兩位可不像曹操一樣憐香惜玉。對趙雲這種死硬派的蜀漢大將,當然是滅之而後快。所以不但設下28萬人的埋伏包圍趙雲五千人馬,而且專門使用了猛將剋星亂箭:

忽四下火光沖天,鼓聲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殺到,皆叫曰:“趙雲早降!”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 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這28萬人的戰術意圖非常堅決,就是圍殲趙雲,一旦引入埋伏,立刻四面八方撲上來,而且明說了用亂箭使得趙雲的武藝難以發揮。這種情況下,趙雲當然就是死路一條了。

第二層原因,是兩次戰役時間上相差20年,趙雲從盛年進入老年,狀態也不如當初了。

雖然《三國演義》中並未明說年齡對於武藝的影響,但以常理來看,老年人應該是不如壯年人的。尤其在衝陣突圍持久耐力上,老年人更是短板。長坂坡之戰發生在208年,而一出祁山是228年,相差整整20年。趙雲也由四五十歲的盛年武將,成為六七十歲的老將。這樣一來,面對敵軍大兵圍攻,當然表現就更差了。

至於說趙雲當時身邊還有千餘人馬,這個其實沒啥用。

在數十萬魏軍的包圍下,而且又是自己主動進攻中了埋伏,沒有任何城池營寨的野戰情況下,有一千人和沒有一千人差別不大,甚至可以說為了這一千人,趙雲反而目標更大,更不容易靈活擺脫敵軍。所以,鳳鳴山趙雲的處境絲毫不比當陽的趙雲好,也難怪只能發出絕望感嘆了。


巴山夜雨涮鍋



長坂坡一戰,劉備丟盔棄甲,倉皇奔逃;作為大保鏢的趙雲,在老闆潰敗奔逃之際,卻狠心的撇下了劉備,奔向了曹營;很多人認為趙雲投曹了,張飛甚至要殺掉趙雲;但當畫風一轉時,趙子龍懷抱著幼主劉禪又回來了;眾人恍然大悟,原來趙雲沒有投敵,他奔向曹營的舉動,完全是為了拯救後主劉禪;



所以!這邊趙雲長坂坡成功七進七出的第一個原因就出來了;是什麼呢?視死如歸

因為他要救後主劉禪,鐵了心的要救;管你是刀槍劍戟,還是萬馬千軍,他都無所畏懼,總之他一定要救出劉禪;就算讓他賠上自己的性命,他也會欣然接受,而且毫無怨言;因為他要救出劉禪,救出劉備的兒子,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有了此等視死如歸的精神,趙雲豈能不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光有視死如歸的精神還不行,如果單憑視死如歸的精神,沒有超凡的武藝,同樣不可能穿梭於萬軍從中;所謂藝高人膽大,作出大膽的舉動之前,首先你得有自知之明;一個二三流武將,就算你有視死如歸的精神,也只能是完成“視死如歸”的夢想;所以!這第二個原因,就是趙雲的武藝超凡,且自信自己的實力,足以完成此項任務;


正是因為趙雲的武藝高強,所以才會有第三個原因的出現;第三個原因是什麼?曹操的惜才愛才;曹操下達了死命令,一定要活捉趙雲,讓他為己所用,所以才沒有弓弩滿天飛;

而且!曹操此舉,還引發了第四個原因,曹營諸將的嫉妒心理;曹操對趙雲的喜愛,眾將都看在眼裡,爭寵心理油然而生,所以請趙雲回來,還不如放他離開;趙子龍雖然七進七出,可曹營的大將們,幾乎就沒有人出手阻擊過他;

長坂坡一戰,曹魏眾大將都在,可與趙雲交過手的,僅僅張郃一人;而且在與張郃單挑十餘合之後,趙雲急忙尋路而走,一不小心就跌下了土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差點就被活捉了;情急之下“馬踴紅光離土窟,將軍懷內抱真龍”,老天爺顯靈了,紅光起處,那馬噌的一下就飛出來了;所以!第五個原因,就是天助趙雲,命不該絕;

所以!趙子龍長坂坡得以突圍,大概有五個原因;第一:視死如歸;第二:武藝高強;第三:曹操愛才;第四:眾將爭寵;第五:天命所歸;


那麼?趙雲被夏侯楙圍困時,為何難以突圍,反而要張苞、關興打救呢?

第一:與長坂坡不同,此戰趙雲已年進七旬,身體素質各方面皆不如前,與長坂坡的壯年形象沒法比;原文“芝賀曰:“某見將軍如此英雄,不想壽已七旬,精神尚在。今日陣前獨勝四將,世之罕有也!”

第二:長坂坡一戰,曹操愛惜趙雲之才,下達了死命令只准生擒活捉;而如今的夏侯楙,只想置趙雲於死地;原文“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子龍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第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貫秉持著“尊劉貶曹”的主體思想;正史到這個時候,蜀國的將才已經非常缺乏,但三國演義不同啊,蜀漢才是主角,蜀漢才是正統;所以羅貫中要為蜀漢培養幾位新興人才,趁趙雲隕落之機,來實現“將星”的交接;以張苞、關興救趙雲,更多的是一種傳承,一種接力;


愛尚文史


長坂坡時的趙雲和諸葛亮北伐做先鋒時的趙雲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趙雲老了,長坂坡的時候趙雲也就三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有足夠的體力支撐他左衝右突,七進七出要消耗的體力可不是七十歲的趙雲能擁有的。第二:形勢變了,長坂坡的時候趙雲是一個人,可以隨時遊擊作戰,打不贏還可以跑,跑遠了恢復體力後再找薄弱點繼續衝,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打夏侯楙時他不但是北伐前鋒大將,還是帶著五千兵馬的,以趙雲的咖位能做出丟棄同袍自己逃難的事?即使他衝出去保住了性命又能如何?同樣是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所以趙雲只能選擇和士兵們同生死,對於趙雲這樣的將軍來說,名譽大於生死。

綜上,當時被夏侯楙包圍的趙雲未必跑得掉,而且也不能跑,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後手,在不當俘虜的情況下,戰死或自盡是子龍將軍唯一的選擇。


孤寡老人講歷史


據三國志記載,趙雲約出生於公元158年左右,那麼長坂之戰應該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所以當時趙雲約50歲左右,跟電視裡演的不一樣吧,不過50歲左右還算壯年。

而趙雲被夏侯楙圍困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建興六年(228年)春,哪就是說趙雲當時已經70多歲了!考慮到古代人的壽命,70古來稀啊。

筆者70多肯定連孩子都帶不了,更別說上陣殺敵了。

所以英雄老矣,又被圍困,不由得發出“死於此地矣”之感嘆。


工業文化


我子龍將軍堪稱“三國”之中的完美武將,常常臨危受命,救主於臨死。在赤壁之戰前夕,趙雲攜阿斗被曹軍圍困,那是何等英勇,七進七出,渾身是膽;後來截江救阿斗,再次展現英勇無敵的樣子;劉備兵敗夷陵之後,又是趙雲即使出現,喝退陸遜,劉備得以保全。但是在面對夏侯楙的時候,的確是要死了。莫非夏侯楙是個強悍的武將?趙雲是如何入死境的呢?

(《三國》趙雲七進七出)

在長坂坡的時候,天下所屬並未確定,曹操對劉備手下的人簡直是情有獨鍾,曹操狂妄吧?但是曹操卻沒狂妄到目中無人的地步,從“生子當如孫仲謀”,再到愛惜關羽、張飛,還有這次對趙雲,都不例外,曹操並未因他家大業大而膨脹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反觀蜀將,有時候卻認不清形勢,這裡也包括趙雲。

(《三國演義》趙雲)

趙雲在曹軍中左衝右突,最終逃生既是他武力高強也是他運氣好。趙雲正處於盛年,正是能打的時候,所以戰曹將便遊刃有餘;曹操喜歡趙雲,就想活捉然後策反,所以不讓放冷箭,這才讓趙雲活命;天下未定,人才當然越多越好。

到夏侯楙時,趙雲頗有關羽的狂傲

此時天下三分已經很久了,各自的將領早就對自己的勢力有非常強的歸屬感,更何況是趙雲這樣兩朝元老!對於魏軍來說,蜀漢死一個是一個,基本沒有活捉催降的可能,趙雲尤其如此。諸葛亮逼迫久矣,魏軍深惡痛絕,殺了就行,其他的不考慮。

(《三國》趙雲被圍困)

此時趙雲也有當年關羽膨脹的樣子,殺了韓德等五將後更聽不進去勸,鄧芝勸趙雲要提防對方,趙雲表示對方都是小兔崽子,乳臭未乾。趙雲果然中計,被對方詐敗勾引到魏軍伏兵之地,六萬人左右包圍,趙雲想上山突圍,但是被山上魏軍石頭木頭砸下,此時趙雲確實陷入死境。

趙雲雖勇,畢竟還是上了歲數,到底不如當年,此時幾乎是等死。

故事的結局是關興、張苞各引5000人救援,趙雲才得以走脫。


泊圖泊途


都別搶,我來答。

這是因為趙雲當時面臨的形勢不同了,而且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嚴重下降,最終導致趙雲發出這樣的感嘆說:“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 長坂坡之戰時形勢混亂

在《三國演義》趙雲七進七出營救後主劉禪,主要是因為當時形勢非常混亂,士兵和老百姓混在一起,這讓趙雲擁有了很大程度的活動空間。如其中就描寫說:

雲拍馬在亂軍中尋覓,二縣百姓號哭之聲震天動地;中箭著槍、拋男棄女而走者,不計其數。

可見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並非尋常的戰爭場景,在四周活動的只有敵人和自己人。關鍵這其中還摻雜了許多老百姓在其中,所以十分的混亂,這也讓趙雲的活動空間變大了,畢竟曹軍的敵人並不是這些老百姓,而是為了抓住劉備。

而且這時候的趙雲救主心切,加上又還年輕,戰鬥力自然不是平常可以比較的。

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所以這時候的趙雲基本上處於自己戰鬥力的巔峰,一來因為他心中有一股信念,那就是要救出後主;二來正值身強力壯的年紀,所以戰鬥力自然飆升了一個檔次。

  • 北伐時趙雲面臨的形勢


那在後面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趙雲面臨的形勢就不同了,當時他落入了夏侯楙精心佈置的埋伏圈裡。

來日都督再引兵出,先伏兩軍於左右;都督臨陣先退,誘趙雲到伏兵處;都督卻登山指揮四面軍馬,重疊圍住,雲可擒矣。”楙從其言,遂遣董禧引三萬軍伏於左,薛則引三萬軍伏於右。二人埋伏已定。

而且當時趙雲犯了一個狂妄驕傲的毛病,當時鄧芝提醒趙雲說:

昨夜魏兵大敗而走,今日復來,必有詐也。老將軍防之。”子龍曰:“量此乳臭小兒,何足道哉!吾今日必當擒之!”

但是趙雲覺得自己好歹是一個縱橫沙場幾十載的老將,怎麼會不是一個年輕小將的對手,而且他又剛剛打了一場勝仗,所以自然不把夏侯楙放在眼裡。結果就中了對方的埋伏。

那當年他身處曹操百萬大軍中都能夠七進七出,為什麼現在中了一個區區的埋伏就不行了呢?其實就是因為年紀大了,這時候的趙雲根據書上寫已經七十歲了,那就算武功再好,畢竟體力跟不上了,這個是硬傷,沒有辦法的。

所以當他陷入魏兵的埋伏圈時,自己孤身一人雖然抵擋住了對方的進攻,但架不住體力下降,對方人又多,而自己又是壯士暮年,英雄遲暮,自然不能再和當年相提並論,因此只能仰天而嘆說: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就是說我武功還是在的,可惜就是老了,體力不行了。畢竟武功再高,也怕閃了老腰。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趙雲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受劉備的重用,劉備只不過也是看趙雲特別的能打。所以就收了一個這麼免費的超級保鏢。再加上當時的趙雲實際上混的也特別的不努力。所以趙雲跟著劉備也是為了能有一個好點的出路。

後來的趙雲逐漸的在劉備這裡展現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漸漸地獲得了劉備的賞識,後來趙雲更是幹了一件讓他徹底的混進了蜀國的高層,那就是長板坡一戰當時的趙雲在曹操的軍營之中殺了一個七進七出。楞是一點事情也沒有。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趙雲獲得了劉備的絕對信任從而成為了蜀國日後的五虎上將之一。

但是後來的趙雲被當時的夏侯楙包圍,為何就衝不出來了呢?

其實這個情況在當時是這樣的,當時的趙雲年齡已經到了70多歲。在古代的時候尤其是三國那個時代70多歲分年齡最少都是一個家族裡面“老祖宗級別”的人物了。雖然70歲的趙雲還有一定的戰鬥力,能力也是特別的強,但是畢竟和年輕的時候沒有辦法比了。這也是趙雲被人圍住最終被殺死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點當時的趙雲在長板坡曹操哪裡殺了一個七進七出,那是因為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曹操在當時的時候不願意殺掉趙雲,反而是想要擒獲趙雲,為自己做事。所以趙雲在當時被圍在了曹操的幾萬大軍之中。曹操下令不準放箭這樣以來趙雲才有機會,帶著自己得幼主逃了出來。如果當時的曹操下令射殺趙雲呢話就是再來十個趙雲也是有來無回!

而後來趙雲被圍的時候,曹操已經死了很多年了。他也有70多歲的年齡。又成了蜀國的五虎上將,這樣的一個將軍投靠過來魏國也是沒有什麼意思。趙雲也不會捨棄自己得一家老小來魏國投降。所以這樣以來圍攻趙雲得魏將就下達了對趙雲格殺勿論的命令。

當時作為一名主帥的趙雲,不可能丟下自己眾多的士兵,然後一個人跑掉。到了最後趙雲只能是選擇和敵人死戰到底。所以才說出了我命休已,在這種情況之下趙雲就是想不死都難的很。

整體的來講趙作為之所以到了最後死在了別人的圈套裡面,這和趙雲也有很大的關係,看不起自己的敵人就是最大的死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