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電影《1917》是由薩姆·門德斯導演的作品,代表作有《雷曼兄弟三部曲》《歌廳》《亨利五世》《查理二世》《 斯圖爾特:倒帶人生》《007:幽靈黨》《007:大破天幕殺機》,這些作品的豆瓣評分都很高,並且憑藉《美國麗人》獲得第72屆艾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2003年5月24日,薩姆·門德斯與凱特·溫斯萊特結婚,後育有一子,但婚姻只維繫7七年,兩人於2010年宣佈離婚,期間拍攝了電影《革命之路》,這部電影是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主演。

拍攝的電影可謂之多,好的作品頻出,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是一鏡到底,雖然不是真正的一鏡到底,但已經是做的很好了。

《1917》這部電影情節很簡單,就是兩個士兵送信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異常的艱辛,處處充滿著危機。

看完這部電影,令人印象深刻的有這幾個方面,鏡頭的調度,視覺盛宴,情感寄託和使命感。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1鏡頭調度

電影《1917》宣稱是一鏡到底的電影,其實這並不是完全的一鏡到底,期間有幾處剪輯的地方,比如說老鼠碰到地雷線引發爆炸那一段,還有斯科被槍打中暈倒的黑屏由白天轉到夜晚這一段都有剪輯,雖然過度的很自然,但認真的看還是可以查找出來。

最令人震撼的是這個拍攝手法很獨特,這個鏡頭調度技藝很高超,由第三人稱視角,主觀視角和全景視角之間自由切換,彷彿觀眾如臨其境一樣。

這種鏡頭的調度是相當有難度的,因為他是一鏡到底,前期看起來有一點刻意,但是在廢墟城鎮開始,攝像機、人物的運動以及環境的光影條件下,真正的讓影片交融了起來,彷彿自己就置身其中。

隨著燃燒彈的照亮和人物的奔跑,黑夜呈現出極端的色彩變化,從而構造出磅礴的時空錯落和情感的勢能爆發。

通過鏡頭的調度,鏡頭猶如會跳舞的精靈,中景遠景的不斷切換,時而前時而後,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能夠讓人更快的融入其中。

除了鏡頭的連續外,情感的表達和空間的把控也很大氣磅礴,該有的恐懼、悲傷、憤怒這種鏡頭感表現的無微不至,細思極恐。

電影看下來一氣呵成,有種在玩第一視角的遊戲一樣,雖然是不能操控,但是能夠深刻的感受到身在其中,一鏡到底雖然是刻意為之,但是也是對於影片剪輯的一種不妥協。

雖然長鏡頭的優勢是連貫性帶來了更加真實的感受,但也限制了敘事的表達,因為長鏡頭下的電影,劇情註定不能表達的太過複雜,因為這對於演員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不論怎麼說,這都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拍攝手法,這讓電影的連貫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對以後電影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2視覺衝擊

這部電影除了一鏡到頭的嚼頭外,電影對觀眾的視覺衝擊也是很強烈的,從戰壕裡休息的士兵,到穿越寂靜的危險地帶。

我們從這個過程中看到了掛滿屍體的鐵絲網,死去的戰馬,被炮彈炸出來的巨大深坑,以及裡面漂浮的屍體,兩個主角在裡面提心吊膽的穿插著。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雖然他們也害怕,只是為了自己的哥哥和任務冒死前往,當他們到達敵軍的戰壕後,那種謹慎到放鬆的轉換,再到老鼠引爆的地雷,到逃離地道時候見到的曙光,這種重生的轉折,明暗交替的渲染產生了強烈的壓迫感。

當他們走出那個地道,那堆積如山的炮彈殼,炸燬的大炮給人無限的震撼,也顯示出了戰爭的殘酷,之後看到一個廢棄的屋子,裡面滿是被砍掉開滿花的櫻桃樹,這樣表達著戰爭就是把一切美好的事物破壞給你看,這種美麗的落差,令觀眾產生了一種很大的缺憾感。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原以為當他們逃離了寂靜區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了,但是我們都想錯了,當他們檢查完廢棄的屋子,看著這藍藍的天空和寬闊的草地。

給我們一種很安詳的幻覺,草坪上的奶牛,屋子裡的牛奶,以及被擊落的敵機,這些看似很美好的景物和形勢,會讓觀眾往好的方向思考。

但是當飛機擊落下來的時候,剛好落在了布雷克和斯科前面,敵機的墜落,彷彿是安裝了定位系統,但也恰到好處,因為墜落下來的時候並沒有爆炸,而是有一種驚險刺激的感覺。

當他們兩個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敵人的時候,敵人卻以德報怨,一刀捅響了布雷克,那蒼白的臉和鮮紅的血液形成鮮明的反差,也意味著生與死就在一瞬之間。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電影拍得最好的部分是在夜晚那段廢墟的場景,當斯科解決掉那個敵軍之後,自己也陷入了昏迷,當他起來的是已經是夜晚了。

當他醒來時天空之中充滿著像太陽一樣耀眼的燃燒彈,他一邊看著這忽明忽暗的光明,向著目標前進,這時候為了躲避敵軍的追擊恰巧躲到了一個地下室,裡面有一個嬰兒和一個女人。

雖然有點刻意為之,但是這種鮮明的反差,起到了很感人的作用,斯科水壺裡的牛奶和身上帶著的食物,給那女人和孩子帶來了希望。

之後他奔跑在敵人追擊和燃燒彈照亮的黑夜裡艱難的前行,跳進河裡的寂靜,踏著滿是屍體的河道里爬上了岸邊,這種生與死,光與暗,快與慢,悲與喜的視覺衝擊體現的淋漓盡致。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3情感寄託

當布雷克接到命令的時候,布雷克叫上了斯科,將軍之所以安排布雷克去送信,其實他心裡有一個小算盤,因為擔心完不成任務,為此要找一點制約。

親情的寄託,將軍之所以排布雷克,是因為要通知的那個部隊,他的哥哥也在,這樣不僅有任務的使命,還有親情的牽掛,這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加了一層保險。結果果然不負所望,為了早點把信送達,布雷克拼命的往目的地趕。

友情的力量,當斯科被地雷炸暈後,他害怕極了,於是問了布雷克,為什麼要選我去送死,布雷克說,我以為這是可以回家的方式,所以選你,布雷克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友情,想幫他。

斯科被炸了之後,布雷克拼了命的救下斯科,帶他逃出了那個地道死裡逃生,布雷克在危機的時刻並沒有放棄同伴,足以說明他們的友情堅固。

只是後來布雷克不幸中刀,沒有及時得到治療,去世了,斯科帶著布雷克的話和信物,完成了對戰友的囑託。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善良的天性,從敵軍飛機墜毀開始,看到敵人後,他們並沒有要殺死敵人,而是冒著飛機爆炸的危險救下了敵人,這是他們善良的證明,他們不想戰爭,也不想殺人,只是敵人以德報怨。

當斯科遇到女人和小孩子後,他沒有袖手旁觀,沒有惡行,而是把自己所有的食物都留給了女人和孩子,特別是那一罐子牛奶,代表著希望。

後來在夜裡路過敵軍佔領的廢墟時,他看到了兩個敵軍,他並沒有選擇開槍打死他們,而是先選擇和解,然後把他們弄暈,雖然都失敗了,但是他也沒有選擇開槍,而是拼了命的奔跑,好在最後逃脫了。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女人撫育丟棄的孩子,斯科把食物留給女人和孩子,還是他們救下敵人飛行員,還有丟掉武器的奔跑,都顯示了他們的善良。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使命的力量,當布雷克死後,斯科並沒有逃離,而是一個人繼續前往目的地,雖然他知道前路漫漫,到處充滿著危機,隨時可能會喪命。

但是為了戰友的寄託,上級的使命,他不得不只身前往,經歷過幾次的生死危機,他可以選擇逃離,但是他沒有,在敵人的刀劍和槍口面前,他沒有畏懼,而是勇往直前。

甚至到了部隊之後,雖然沒能阻止發動進攻,但是卻也盡其所能,讓上級下達了停止的命令,並且在千辛萬苦下,找到了布雷克的哥哥。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說在最後

電影劇情雖然很簡單,因為長鏡頭的限制,關於敘事的表達並沒多麼深刻,但是故事講得很連貫,很易懂,主題表達的很清晰。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充滿屍體的鐵絲網,堆滿山的炮彈殼,被砍掉的櫻桃樹,漂浮著很多屍體的河,充滿著敵人的廢墟 ,以及經過藏著思鄉曲的樹林。

每一個地區都充滿著意義,救下敵人,把食物留給婦孺,是善良的表現;充滿屍體的河流,掛滿屍體的鐵絲網以及堆積如山的炮彈殼是戰爭的殘酷;被砍掉的櫻桃樹,以及敵軍刺殺布雷克是惡的體現;走出地道的曙光,留給嬰兒的牛奶以及見到布雷克的哥哥是希望的表達。

戰爭是殘酷的,誰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家園,隨處飄蕩,大家也不想在戰場上離別,因為這次離別可能是永別,戰爭就是如此無情,所以希望大家一切安好,生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代。

《1917》從鏡頭調度,視覺衝擊,情感寄託三個方面淺析影片及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