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乾卦 用九 群龙无首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里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都是只在乾坤两卦中才出现,而九与六分别是阳和阴的含义,显然这里谈论的就是如何用阳和用阴的道理。不仅是这一卦,对其它卦的阳和阴也有指导作用。

“群龙无首”一般而言,在现代社会中表示的都是贬义,意味着一群人虽然个个很厉害,但由于没有带头大哥,结果如同一盘散沙,不堪一击。但乾卦这里的意思是吉利,就很有意思了。古人通过想“用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8,乾卦 用九 群龙无首


我们讲过乾卦的象为“龙”,大部分爻都用龙来称谓。“群龙”指的也就是初九到上九这六爻,这六爻虽然谈论的是人发展的六个阶段,是纵向的关系,但也是横向的关系,因为每人所处的阶段又是不一样的。“煮酒论英雄”对刘备而言是初九爻,阳气潜藏;但对曹操而言是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不但需要小心谨慎,尤其注意在大是大非上不可以骄傲自满,必须水到渠成,否则就是有咎了。那么控制这些初爻到上六“群龙”的是什么人?按照一般道理应该是君主,是九五爻。《三国演义》中的九五爻法理上说应该是汉献帝,但显然大家都不承认。认为是曹操,那些同时代割据的王侯们和当时的老百姓都是不会同意的。这种情况就是“群龙无首”了。这种状态与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有些类似。君权无力,诸侯割据。

不过《周易》认为,“群龙无首,吉”。我们喜欢没有九五的时代,我们要自我管理。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联想到易经产生的早期社会形态,我们就可想而知了。《易经》有《夏连山》《商归藏》,也就是它产生时的时代,至少在夏之前。当时的社会管理方式主要还是氏族自我管理,中央王朝只是名义上的统一王朝罢了。所谓的国家也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各个氏族的集合体。如果出现了一个最为强大的氏族部落统一了各个氏族,有可能就会给各个部落带来灾难,自然的生存状态就会被破坏。这些小部落为了生存不被灭族,只能依附在大部落之下,交税、服兵役、接受征调等等。而群龙无首时,则是吉利的。

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孔子研究周易之后,又将其附着了儒家思想的内容。


8,乾卦 用九 群龙无首


孔子做“象”时,象辞为“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变成了不担任群龙之首,这是上天美好德行的体现。用上天美好德行来代替社会形态特征,显然是在标榜儒家道德思想的合理和伟大。

在三国群雄逐鹿时代,汉家王朝懦弱,其实当时也就是一个群龙无首的时代。当然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三国争霸也是对人才的争夺。但到了三国后期,晋朝统一之后,社会又重新死水一潭。人才只能凭借出身依附于一个君王之下。社会的活力受到了抑制。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培养对手,共同做大市场要比一家独大,最后行业湮灭要好的多。几方的力量在接近的情况下竞争,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共同做大蛋糕,每人分的更大。这就是群龙无首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