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乾卦 用九 群龍無首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這裡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都是隻在乾坤兩卦中才出現,而九與六分別是陽和陰的含義,顯然這裡談論的就是如何用陽和用陰的道理。不僅是這一卦,對其它卦的陽和陰也有指導作用。

“群龍無首”一般而言,在現代社會中表示的都是貶義,意味著一群人雖然個個很厲害,但由於沒有帶頭大哥,結果如同一盤散沙,不堪一擊。但乾卦這裡的意思是吉利,就很有意思了。古人通過想“用九”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8,乾卦 用九 群龍無首


我們講過乾卦的象為“龍”,大部分爻都用龍來稱謂。“群龍”指的也就是初九到上九這六爻,這六爻雖然談論的是人發展的六個階段,是縱向的關係,但也是橫向的關係,因為每人所處的階段又是不一樣的。“煮酒論英雄”對劉備而言是初九爻,陽氣潛藏;但對曹操而言是九四爻,“或躍在淵,無咎。”不但需要小心謹慎,尤其注意在大是大非上不可以驕傲自滿,必須水到渠成,否則就是有咎了。那麼控制這些初爻到上六“群龍”的是什麼人?按照一般道理應該是君主,是九五爻。《三國演義》中的九五爻法理上說應該是漢獻帝,但顯然大家都不承認。認為是曹操,那些同時代割據的王侯們和當時的老百姓都是不會同意的。這種情況就是“群龍無首”了。這種狀態與歷史上的春秋時期有些類似。君權無力,諸侯割據。

不過《周易》認為,“群龍無首,吉”。我們喜歡沒有九五的時代,我們要自我管理。產生這種思想的原因,聯想到易經產生的早期社會形態,我們就可想而知了。《易經》有《夏連山》《商歸藏》,也就是它產生時的時代,至少在夏之前。當時的社會管理方式主要還是氏族自我管理,中央王朝只是名義上的統一王朝罷了。所謂的國家也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各個氏族的集合體。如果出現了一個最為強大的氏族部落統一了各個氏族,有可能就會給各個部落帶來災難,自然的生存狀態就會被破壞。這些小部落為了生存不被滅族,只能依附在大部落之下,交稅、服兵役、接受徵調等等。而群龍無首時,則是吉利的。

然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孔子研究周易之後,又將其附著了儒家思想的內容。


8,乾卦 用九 群龍無首


孔子做“象”時,象辭為“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變成了不擔任群龍之首,這是上天美好德行的體現。用上天美好德行來代替社會形態特徵,顯然是在標榜儒家道德思想的合理和偉大。

在三國群雄逐鹿時代,漢家王朝懦弱,其實當時也就是一個群龍無首的時代。當然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你方唱罷我登場”。三國爭霸也是對人才的爭奪。但到了三國後期,晉朝統一之後,社會又重新死水一潭。人才只能憑藉出身依附於一個君王之下。社會的活力受到了抑制。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培養對手,共同做大市場要比一家獨大,最後行業湮滅要好的多。幾方的力量在接近的情況下競爭,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共同做大蛋糕,每人分的更大。這就是群龍無首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