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情“拒絕”物化想象

這事兒還得從一次“砍價”風波說起。

戰士劉山與張威是同年兵,自打新兵連開始,便是同一個班裡摸爬滾打的好朋友,後來下連後又分到同一個連隊,兩人自然是形影不離、無話不談。可這些天,張威對劉山的態度“一落千丈”,見面愛理不理,說話也很嗆。

直覺告訴我,兩人之間肯定有誤會。於是,我找到劉山,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促膝長談,漸漸從他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那是個週末,劉山將手機放在班裡充電,便徑直前往洗漱間洗衣服去了。等他收拾利索回來後才發現,張威通過手機發送了好幾條購物鏈接,讓他通過下載購物APP幫忙砍價。劉山立即點了進去,可發現砍價活動已經結束。而接下來,因站哨、出公差等種種原因,他錯過了張威好幾次的“砍價求助”。隨後,張威在微信裡給劉山撂下一句話:“別人不忙就你最忙,這點小忙都不幫,真不夠朋友……”

劉山既憋屈又苦惱。每次領取手機,他的微信裡總會有來自親朋好友的各類砍價鏈接,本身使用手機時間就有限,等與家人通話完畢後再去點開鏈接,還沒“砍幾刀”便要上交手機。更讓他心生牴觸與反感的是張威每次發送鏈接後的一貫說辭——“是兄弟就幫我砍一下”,他很納悶兒,不想點開鏈接砍價難道就做不成兄弟嗎?

在結束了與劉山的談心後,我陷入了沉思。讓我久久難以釋懷的,不是兩人之間的摩擦,而是以戰友之名進行情感綁架的錯誤行為,這折射的恰恰是對當代革命軍人戰友情的深深誤解。實際上,類似的誤解在連隊官兵當中並不鮮見。

於是,一場以“如何正確看待戰友情”為題的討論在全連展開。我以戰友之間相互發送砍價鏈接為切口,列舉身邊的種種現象,引導大家認識到真正的戰友情不是體現在你來我往的搶票、砍價、點贊上,而是體現在困難面前相互扶持、訓練場上相互鼓勵、矛盾摩擦時相互包容、生死戰場的以命相托……

教育結束後,我趁熱打鐵給劉山和張威佈置了一項任務——合力探索某型裝備訓練方法,並給全連官兵示範。查資料、寫教案、練操作……兩人通力協作、集智攻關,在示範當日贏得全連官兵的讚許。我也發現,兩人關係重歸於好,又成了訓練場上的好夥伴。

(銀祥鵬報道 田鴻儒、潘吉業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