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今天我们进入「佛学·拾肆」的学习,在上一讲篇末,我们提到晋朝高僧竺道生在认真研究《大般涅槃经》后,提出“一阐提”也可以成佛。这个理论直接引发了佛教界的一场大辩论,辩论后大家产生了一个更惊人的观点:善不受报。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竺道生的伟大发现。

「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竺道生

竺道生是东晋时期的人物,出生在今天河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已经全部沦陷,大部分汉人都逃亡到了南边,只有少部分停留在北方,竺道生就出生在混乱北方,为了讨生活他在机缘巧合之下拜入了高僧竺法汰门下。

竺法汰是当时佛教界的第一等名人,所谓名师出高徒,竺道生年仅15岁的时候就能够登坛说法了,后来他游学到长安拜见鸠摩罗什,两人刚见面就确定了师徒关系,而竺道生也成为鸠摩罗什门下最杰出的弟子。

「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涅槃圣

我们都知道鸠摩罗什是一位伟大的佛教经典翻译家,不过他本人比较偏重般若系列的经典,《金刚经》的第一个译本就是鸠摩罗什的作品。而我们这几期主要讲的《大般涅槃经》则是属于涅槃系的经典。

虽然《大般涅槃经》与《金刚经》分别属于两个体系,但是《大般涅槃经》中的顿悟成佛与《金刚经》中的无相论,都是《六祖坛经》的基石,如果对这两个理论不了解,之后我们学习《六祖坛经》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

竺道生虽然是鸠摩罗什的弟子,最后却以宣讲《大般涅槃经》成名,一般讲涅槃经的高僧被称为“涅槃师”,而竺道生则直接被叫做“涅槃圣”,可见他在佛教界的地位如何。

「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当时的《大般涅槃经》还不叫《大般涅槃经》,而叫《大般泥洹经》,这部经书是由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的高僧法显主持翻译的,法显本仅仅翻译了全书的一个开头,但是这一小部分,对当时的中国佛教界就已经是个非常大的冲击了。

这个版本的《大般涅槃经》对“一阐提”是非常不友好的,但是竺道生凭借着自身的勤奋与灵感,从字里行间中发现了疑点,认为《大般涅槃经》其实最基础的纲领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当然属于众生之列,所以“一阐提”也是可以成佛的。

「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顽石点头

竺道生刚提出这个理论,就遭到了僧团的严厉打压,甚至一度被驱赶。竺道生离开僧团以后从南京来到苏州,传说他在苏州虎丘给石头传道,讲到“一阐提”也可以成佛的时候,这些石头都纷纷点了头,这个传说还给我们留下了“顽石点头”的掌故。

此后不久北方高僧昙无谶将《大般涅槃经》全部翻译了出来,并且流传很广。在昙无谶的全译本中明确表达了: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也能成佛。于是僧人们无不敬佩竺道生的先见之明和理论素养。

当然从之前的几期内容中,我们似乎也早已有发现,“一阐提”在这一世没有善根,但是堕入恶道之后他们也会有深刻的反思,一旦想清楚自己便可以马上投身佛国,享有10劫的寿命,这也就是“一阐提”的佛性所在。

「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众生皆有佛性

既然“一阐提”都可以成佛,那么蚂蚁能够成佛吗?植物、细菌、病毒能够成佛吗?如果您今天抱着这一大堆的问题去问高僧,也许会被当成存心捣乱。但是自从《大般涅槃经》提出众生皆有佛性的概念后,这类问题真的让高僧们痛苦不已,他们兢兢业业,不断用实践与理论去攻关这个难题。

在中国古人的概念里,世界上的所有东西一旦年代久远就不会成精,不但有狐狸精,还会有树精、笔精等等。这种观念反应在佛学里,就是佛性的问题,所以禅宗才会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名言,意思也就是从佛性的角度上来说,植物也有佛性。如果用《金刚经》一系的“般若”来理解就是:佛法的真谛会在自然界中显现。

「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善不受报

既然众生都有佛性成为了佛教界的认知,接下来“善不受报”的命题简直就是呼之欲出。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在佛学的观点里是“善不受报”,因为行善就很有可能是佛性的显现,如果抱着渴望回报的行善并不是真正的善行。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则认为:“定业”与“不定业”。《大般涅槃经》中提到的“法无定相”就是在说,一切善恶都是不确定的,既然善恶不确定那么善报与恶报也是不确定的。


当然要将“善不受报”的问题整理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庶文讲坛”接下来的几期佛学内容,都会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展开,这里就不赘述了。

不过要把思路理清,我们还得请另外一位大师上场—慧远大师。确切的说竺道生的是慧远大师的后辈,我们今天思想观念里的三世因果、灵魂转世、西天净土等等都是慧远大师从佛教经典中发现的秘密。

「佛学·拾肆」-众生皆可成佛

好了,这一期的佛学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四点:第一、竺道生一开始从法显本的《大般涅槃经》中发现了疑点,并且提出“众生皆可成佛”;第二、竺道生的神奇发现一开始并不被接纳,要到后来北方高僧昙无谶将《大般涅槃经》全部翻译了出来后,大家才看到了“众生皆有佛性”的理论基础,于是这个观点被广泛认可了;第三,“善不受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王庶文讲坛”会用好几期的内容为大家介绍;第四、我们今天熟知的三世因果、灵魂转世、西天净土等等都是慧远大师从佛教经典中发现的秘密。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