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仪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探讨

目前我国采取的探测地下空洞的方法种类比较单一,而且探测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建筑物高层化发展的趋势,建筑行业急需一种能够在实际探测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探测方法来满足生产建设的需求。

高密度电法仪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岩联小编在本文重点介绍高密度电法仪的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下面是详细分析:

高密度电法仪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探讨

一、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特点分析   

1电极布设一次性完成   

由于实际的地质勘测需要进行电极的布设工作,传统的勘测方法不仅电极布设数量众多,而且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根据观测点位的变化而调整电极的布设,通常电极都是在几十到上百之间,数量众多的布设工作不仅严重拖慢了勘测的进度,也为工作人员加重了工作强度,重复布设现象普遍存在。

高密度电阻率法则是将所有的电极通过一次性布设后对观测点为进行勘测,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从根本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数据获取的更加快捷和科学。   

2多种电极排列   

通过多种电极排列的方式可以在实际的地质勘测中获取较为丰富的地质数据资料,对地质断面的数据收集也更加详细具体,进而绘制的三维影像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呈现方式更加直观具体,对实际建筑设计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保证了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符合预期目标,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  

3智能化程度较高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计算机等设备,在实际勘测过程中只需要进行相关数据和位置的调整就可以实现系统自动运行,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收集数据的科学性,为实际的建设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同时智能化的应用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手工输入导致的数据错误现象的发生,勘测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建筑要求。   

二、高密度电法仪实际应用效果   

2010年10月在内蒙古固阳县进行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效果及精度的测试工作,已知固阳县地质断面广泛的存在着地下空洞,但是具体的空间面积以及深度还未详细检测。本次研究主要使用的是分布式电阻率法测量系统,对复杂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经过实际的测量未发现地下防空洞、墓穴、隐藏洞穴等地下空洞,原有的地下空洞经过测量后得出的结果和绘制出的三维影像资料通过进行断面人工测量后数据基本吻合,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勘测的结果和精度符合实际的客观条件,能够满足我国广泛开展的地质勘测工作,为我国的建筑、国防等事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值得在实际地质勘测过程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高密度电阻率法经过了实际的检验后证明了其勘测能力和结果是符合使用要求的,能够为实际的建筑设计以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在我国地质灾害勘测等活动中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

高密度电法仪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