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遇孕婦生產我幫忙,不久家裡大富大貴,才知她來報恩

故事:遇孕婦生產我幫忙,不久家裡大富大貴,才知她來報恩


1.墳頭上的韭菜

我外高祖父年輕時人稱愣大膽兒,是個勤勤懇懇的棒小夥兒,只是日子實在過得堪憂。好在我外高祖母香秋是個實在人,並不在意這些,只是心儀他這個人,就嫁了。

那年秋天,愣大膽兒天還沒亮就割了一茬韭菜擔上,打算去早集上賣了換米。

天黑露重,從家裡到早集又要經過一片林子,平常人一般不會起那麼早,這村裡也就愣大膽兒是個異數。

林子越走越深,就在這時,愣大膽兒聽到一聲淒厲的呻吟,而後一群驚鳥劃破漆黑的天際。他激靈靈打了個哆嗦,緊緊抓住了扁擔。

黑沉沉的夜色中,濃重的血腥味慢慢籠罩了愣大膽兒。他搓搓手,將扁擔卸下來拿在手裡,順著聲音慢慢挪了過去。

聽人說,這林子裡出過野獸傷人的事兒,他估摸著,許是哪個倒黴的路人攤上了。

忽明忽滅的火摺子照亮了前方,一個白衣的女子半身染血,倒在地上,人很瘦弱,腹部卻出奇得大。

“小娘子這是要生了?”愣大膽兒吃了一驚,急忙扔了扁擔跑過去幫忙。

女子痛得厲害,好在神智還算清楚,她拒絕了愣大膽兒要找人接生的好意,只是央他扶她去了一株老樹下,而後又央他去打水。

等愣大膽兒捧了水回來,卻驚悚地發現,女子不見了!

老樹下還殘留了不少鮮血,但是也僅此而已了。沒有腳印,沒有蜿蜒向遠方的血跡,更沒有白衣的女子……

愣大膽兒又是一個寒顫,怪叫一聲,拎起扁擔撒腿就跑。

直到天邊熹微,他才不情不願地挪回來,擔起自己的韭菜,快步向早集趕去。

只行了二三百步,前方忽然就視野開闊,人聲鼎沸,顯然是進了集市。愣大膽兒剛踏進去,一群人就蜂擁而至,歡歡喜喜地叫著:“呀,韭菜!快快快,給我一把!”

不待愣大膽兒回過神來,他整整兩擔韭菜就被搶了個精光!

他摸摸被人硬生生塞滿的荷包,茫然地迴轉身子,向家走去。

進家門的時候,天才剛剛放亮,香秋吃驚地給他開門,“今天怎麼回來那麼早?”

愣大膽兒摸摸腦袋,將有人搶購韭菜的事兒如此這般一說,香秋很疑惑,“那地方有集市麼?”

愣大膽兒一愣,似乎想到了什麼,急忙解開荷包往下一倒,“呼啦啦”的桑葉灑了一地,一條瘦小帶血的蟲子夾雜其中,還輕輕蠕動了下。

香秋蹲在地上研究半天,不確定地道:“好像是……蠶?”

“孃的,敢騙我!”愣大膽兒火了,抄起扁擔就急吼吼地原路去了林子。

到了地頭,愣大膽兒藉著晨光一瞧,卻出了一身的冷汗。

只見路的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墳頭,而每一座墳頭都插了一把綠油油,迎風飄揚的韭菜……

2.蠶王的蛻變

不知為何,愣大膽兒就是從心底覺得那些墳頭的主人在齊刷刷地嘲笑他。

等他灰頭土臉地回了家,香秋已經將蠶寶寶擦乾淨,連同桑葉一起放在了小筐裡。

愣大膽兒看著憨吃酣睡的蠶寶寶心裡很是不忿,“老子辛辛苦苦養了那麼久的韭菜就被鬼給騙走了,它倒是心寬!去去去,丟出去!”

香秋簡直要笑彎了腰,笑著阻止了他,“算了,好歹是條生命。留著吧,也吃不了多少東西。”

秋冬已過,轉眼就是開春。蠶寶寶在他家被好吃好喝供著,長大了不止一圈。白白嫩嫩,頭上還帶了一點殷紅。香秋看著歡喜,愣大膽兒卻有些疑惑,“這跟南方人家的蠶不一樣啊?怎麼光見長個?”

這天深夜,原本晴朗的夜空忽然烏雲密佈,沉沉地壓向小山村。不過一時三刻,小兒手臂粗的霹靂如狂蛇亂舞,遍佈天際,白慘慘的閃電幾乎將愣大膽兒家的地面整個犁了一遍。一時間,風捲狂沙,電閃雷鳴,末日的盛景轟然降臨。

就在香秋瑟縮在愣大膽兒懷裡瑟瑟發抖的時候,小筐裡的蠶寶寶忽然昂起頭來,對著天際做出了一個咆哮的動作。與此同時,一個足有人頭大小的虛影慢慢浮現在了蠶寶寶身後。

白白胖胖,額間一點殷紅,虛影蠶寶寶帶著一種睥睨天下的姿態。

香秋尖叫一聲,執起桌上的剪刀就要去殺了自己親手養大的蠶寶寶。

蠶寶寶忽然轉過頭來,眼裡竟流露出委屈的神色。香秋心頭一顫,下意識地丟了剪刀,掩面哭了一場。

天亮的時候,小山村恢復了平靜,香秋卻病了。

愣大膽兒急忙請了村裡的赤腳大夫前來,大夫把過脈後,安撫他,“內裡溼熱,又受了驚嚇,這才誘發了高燒,我開幾服藥就好。”頓了頓,大夫看看家徒四壁的房子,嘆道,“可惜咱們村裡不養蠶,不然弄點蠶沙(蠶的糞便)煮煮喝水,也能省筆開銷。”

愣大膽兒本能地望向又在憨吃酣睡的蠶寶寶。

大夫卻笑了,“就這麼只小東西,你能指望它產多少?”

送走大夫後,本來愣大膽兒就要收拾收拾去鎮上拿藥的,卻被香秋勸住了,“這都下午了,等你到了鎮上估計天都黑了,太危險了。我抗一晚,明天一早再去。”

愣大膽兒想想也覺得鎮上的藥鋪也不會開那麼晚,就點頭同意了。

這一夜夫妻倆都沒睡踏實,翌日天一亮,愣大膽兒剛要出門,忽然眼睛就直了。

只見小筐裡密密麻麻爬了兩三層的蠶寶寶,那蠶沙更是鋪了厚厚的一層!

“香秋,這蠶通人性了!”愣大膽兒歡呼一聲,急忙又拿了兩隻筐子分好蠶寶寶,斂起蠶沙去了廚房。

一大海碗蠶沙煮水下肚,香秋一直不退的高燒竟奇蹟般地消了下去!

“這可要好好謝謝蠶寶寶了。”香秋擦著額上的汗水,笑道。

愣大膽兒一撇嘴,“它把你嚇病的,它不彌補誰彌補?”

沒成想,這只是開始。

此後,每一天早上起來,夫妻倆都歡喜而又憂愁地發現蠶寶寶又多了一兩筐,最後不得不單獨闢出一間房作為蠶室。

房間好解決,但是桑葉卻令夫妻倆愁白了頭。

這天一早,香秋髮現蠶寶寶不再繁衍了,但是那夜被霹靂犁過的地面卻奇蹟般地生出了幾株綠蔭如蓋的桑樹!

小山村裡從沒有養蠶的經驗,一開始不明真相的村人都不看好夫妻倆,覺得兩人是在拿錢打水漂。

但是,待蠶作繭吐絲後,村裡人驚奇地發現,他們家賣的生絲比外面鎮上的更白更韌,織出的絲綢更加柔軟鮮亮。

我外高祖父家靠著蠶王的饋贈,以販賣生絲髮家,最終開了十幾家綢緞鋪,買房置地,攢下了偌大的家業。

二十多年後,有位二品官員歸鄉落戶,為自家閨女雋荷挑了一圈,最終選中了外高祖父家的小兒子。

以前,別人說起外高祖父家,只是又酸又妒地撇嘴:“不過是個僥倖發財的土老財罷了。”而今,人家卻說,“論富且貴,十里八鄉哪有比得上愣大膽兒家的?”

外高祖父夫妻倆雙雙辭世的時候,蠶王幾天幾夜不吃不喝,最終追隨二老離世。

翌年,兒媳婦雋荷誕下一女,這是外高祖家三輩人唯一的女孩,全家都寵得不得了,有八個堂哥護航,村裡更是沒有不開眼的敢招惹她。

等這丫頭大些,眾人才發現,她生得白白嫩嫩,一頭黑髮如絲如緞,額間盈盈一點硃砂痣,竟是隨著年歲漸長,越發明顯了。

後記

我外高祖父臨終之前才知道,他當年遇到的白衣女子是蠶王的母親,因為早產,來不及迴轉族裡,只得在大桑樹下產下了蠶王。因覺得外高祖父人好,才將蠶王託付於他。

而外高祖父誤入的那個集市,則是蠶冢,那是歷代蠶王的埋骨之地。至於墳頭的韭菜,卻是老蠶王們給他開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罷了。

只是,終外高祖父一生,卻是再也沒能進入蠶冢跟他們說一聲謝謝。(作品名:《蠶王的饋贈 》,作者:雲川縱。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