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工:害怕人民群眾的人當不了好官

何長工(1900-1987),湖南華容人,在建軍史上有著重要、特殊的地位。他是第一面軍旗的設計者,井岡山會師的牽線人、第一所紅軍大學的創始人、校長兼政委,第一所榮軍教導院的創始人、院長。解放後,歷任重工業部代部長、地質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副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顧委常委,是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軍事家、軍事教育家。工作中,他嚴於律己、鞠躬盡瘁;生活中,他以清正的家風教導後代,傳給子女人格的正能量。

何长工:害怕人民群众的人当不了好官

何長工

公私分明 以德報怨

革命年代,何長工的結髮妻子孟淑亞、年幼的兒子何光球、何光星在老家被反動派殘忍殺害,他們本有兩次機會逃離敵人魔掌,卻都遺憾地錯過了。

30年代初,何長工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攜帶地方黨組織上交的經費,參加在上海召開的蘇區紅軍代表大會。因農村土秤有誤差,實際黃金數量比賬目黃金多出了一部分。黨組織建議,可以考慮用多出來的部分錢把他的家人接到上海來,妻子學紡織,兩個孩子送到莫斯科去培養。何長工婉言謝絕了,說妻兒是湖南人,不懂上海話,上海是白區,容易暴露。而且,這些經費都是公款,不能用於私事。幾個月後,何長工率領軍隊攻打長沙,敵人對他恨之入骨,同志們又一次建議他,用一點繳獲來的錢,把妻小從老家接過來吧。何長工又以同樣的理由再次拒絕了。不料,兩次拒絕,便成了終生遺憾。

晚年回憶起早逝的妻兒,何長工對晚輩們說:我們的黨和人民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豈止我何長工一家!當後來查出,殺害何長工妻兒的反動派的兒子在內蒙古工作時,何長工對中央組織部的同志說:“我們能搞那種個人的冤怨相報嗎?他老子反動,是老子的事,他父親殺我妻兒時他才兩歲,(他)沒有責任,應當允許人家走出家庭幹革命。”

何长工:害怕人民群众的人当不了好官

何長工(右一)在辦公室工作

簡單生活 質樸人情

新中國成立後,何長工擔任的職務不低,但他對家中晚輩一再叮囑:勤儉節約,不能搞特殊化,不能有優越感,要聽政府的安排。

何長工自己也是這麼做的。他對吃穿基本沒什麼要求,襯衣領子被汗咬破了,藤椅坐穿了,都是修修補補再用。生活中也時常保持著平常心,不搞特殊化。改革開放伊始,和普通老百姓一樣,何長工和侄孫何賢常一起去公共澡堂洗澡。兩人隨身帶好10元錢,坐公共汽車去;洗好澡以後再吃頓餃子,10元錢剛好用完,爺孫兩人就步行回家。路上遇到田裡工作的農民,何長工會停下來,和他們聊聊天,誰也不知道他是什麼官。

這樣的平常心,還體現對家人的工作安排上。何長工從不認為“大樹底下好乘涼”,就連和他感情頗深的侄孫何賢,也是自己踏踏實實在農村種了八年地,後來到農機站搞修理,工作以後自培,考了湘潭大學本科,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出農村,進城參加工作。家裡的人如果是為公事找他,他肯幫忙;要讀書的人來找他,他都接待;安排工作的話,合理的就想辦法解決,安排職務的就不行。

勤儉節約的生活,質樸而不庸俗的親情,形成了何氏家族的良好家風。

何长工:害怕人民群众的人当不了好官

初心不忘 世代相傳

從農村娃到國家領導人,何長工一直沒有失掉本分,始終不忘為老百姓打天下、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這既體現在他鞠躬盡瘁的工作奉獻中,也融入到生活的點滴小事中。

何長工最不能忘的,是自己浴血奮戰過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他一直惦記著那裡的老百姓,所以在院裡種上井岡翠竹,屋裡擺上竹椅、竹蓆、竹草帽,走路用竹柺杖,連吃飯的筷子上也刻著“井岡山”字樣。不僅對遙遠的井岡山老百姓滿懷深情,附近的鄰居哪家有困難、有病人,需要用車時,何長工也叮囑工作人員要盡力幫忙。

何長工的女兒何光瑞曾回憶起這樣一件事:一天,何家異乎尋常地人來人往,警衛員、秘書絡繹不絕,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家裡人誰也摸不清頭腦。晚飯的時候,何長工說:“告訴你們一件小事,咱家的鄰居,今天提出個請求。”原來,鄰居的屋子熱得透不過氣,想在共用的院牆上開個窗戶。但是,工作人員出於各種考慮,一致否決了這個方案。家裡人也和工作人員站在了一邊,認為這不安全。何長工一臉驚訝地說:“人家只不過要求開個窗戶通通風,有什麼了不得的呀!”一邊說著,一邊搖著頭,獨自緩緩走到院子裡散步去了。

過了幾天,工作單位的保衛部長來了,軍委警衛局的負責人也來了,不但仔細勘察周圍的環境,還由派出所公安人員陪同,到鄰居家做了調查。他們在書房裡商量時,何光瑞聽見一個堅定的聲音傳了出來:“就給人家送點涼風嘛!……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我的安全,可是不也已經做了調查研究了嗎,難道我們當了官了,就害怕人民群眾了嗎?!害怕人民群眾的人,絕當不了人民的好官!”

幾天後,鄰居家院牆上的青磚被拆了去,安上了一扇新窗,大大地打開,只是窗口開得巧妙,彼此誰也望不到誰。何長工顯得比鄰居還高興,特意到那家坐了一會兒,感受穿堂風沁人心牌的涼爽。街道居委會的大媽大嬸來了,老老少少擠在一起,大家興高采烈地聊著家常,親熱得就像一家人。多年以後,“連心窗”事件還深深銘刻在他女兒的記憶裡,一起留下的,還有何長工不忘百姓的深情。

何长工:害怕人民群众的人当不了好官

何長工與家人合影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對黨員幹部來說,家風建設是一堂必修課,家風關係的不僅是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更關係到黨風、政風、國風。何長工等老革命家示範的正直、廉潔、親民的好家風,如化雨的春風一般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