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讓毛主席難以安枕的大事情,李四光、何長工親自下令部署

國家基業 目錄

第一章 打開工業糧倉

1、礦產資源大搜尋

(1)請鋼鐵元帥升帳---------------------------04

(2)讓文明使者齊舞---------------------------13

(3)鑿開混沌得烏金---------------------------16

2、從探明資源到產業興起

(1)從礦產到中國製造-------------------------22

(2)攀枝花的釩鈦產業-------------------------23

(3)中國金剛石之都---------------------------26

3、中國的世界之“都”

(1)從錫都到有色王國-------------------------29

(2)鎳都和它的發現者-------------------------33

(3)鎢都的輝煌與困擾-------------------------37

第二章 保障資源安全

1、“開業之石”核裂變

(1)蘑菇雲升起之前---------------------------44

(2)讓核產業更安全---------------------------48

2、尋找油氣資源

(1)甩掉貧油帽子-----------------------------54

(2)向海洋要油氣-----------------------------62

3、捕獲新能源

(1)開發地熱-----------------------------------73

(2)探獲可燃冰---------------------------------74

(3)家族新成員---------------------------------78

4、化解經濟危機

(1)償還國債擔大任-----------------------------82

(2)救國民經濟於崩潰邊緣-----------------------85

(3)從挽救危機到保障供給-----------------------89

(4)從被動療傷到戰略行動-----------------------97

第三章 奠基文明進步

1、“尖端”資源

(1)發現世界稀土之鄉-------------------------107

(2)打開稀有金屬寶庫-------------------------109

2、“民生”資源

(1)從進口大國到製造大國---------------------115

(2)無人區的新王國---------------------------117

(3)因地制宜---------------------------------120

3、“地質”精神--------------------------------122

4、助力“中國夢”-----------------------------124

結 語----------------------------------------133

正文

今天,高樓大廈、道路橋樑、艦船汽車、飛機衛星,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片空間,上演著物質文明、科技文明的大戲;幾乎每一個人家裡,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乃至鍋碗瓢盆,支撐著人類的正常生活和幸福指數。

這些繁榮的景象,都來源於大自然的恩賜——資源。

世界上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業原料均出自礦產資源。

建國初期讓毛主席難以安枕的大事情,李四光、何長工親自下令部署


任何一個國家的文明和發達,都離不開礦產資源。可以說,文明程度越高,經濟越發達,對資源的依賴度會越高。或者說,是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中國也是如此。從1949年建國到現在,短短的六十多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其重要基礎,就是資源保障;而今,中國到了雄獅已醒、巨龍將飛的時刻,正在崛起的中國,更需要資源保障。

一 打開工業糧倉

1、礦產資源大搜尋

剛成立的新中國面臨著一場比抗擊日寇、推翻蔣家王朝、解放全中國並不輕鬆的戰爭。這場戰爭的主題,就是用什麼養活贏得和平的泱泱大國和她的人民,使新中國不斷強大,讓覬覦神州大地的野心家不敢再有侵略之心。

探明資源、開發利用資源是首選,也是唯一選擇。

要開發利用資源,地質工作必須先行!

建國初期讓毛主席難以安枕的大事情,李四光、何長工親自下令部署


(1)請鋼鐵元帥升帳


正在建設的上海中心大廈將成為我國第一高樓,這座投資260億元、高度632米的地標式摩天大樓,榮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迪拜的哈利法塔,其用鋼量預計2千萬噸。

據統計,2013年,我國粗鋼產量7.79億噸,鋼材產量10.7億噸。

鐵是世界上發現最早、利用最廣,用量也是最多的一種金屬,其消耗量約佔金屬總消耗量的95%左右。

從19世紀中葉第一次產業革命至今,鋼鐵,一直是工業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提出了“鋼鐵就是國家”,日本提出了“鋼鐵是工業骨架”,中國則提出了“以鋼為綱”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

鋼鐵,是工業的基礎,是現代化國家的支柱。

新中國解放前的幾十年,丁文江、翁文灝等中國地質工作者以及一些外國地質專家,陸續開展過一些區域地質調查,為中國的地質工作奠定了基礎。但這些地質成果多數沒有轉化為可利用資源,對於百廢待興、急需資源的新中國來說,還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毛澤東說:地質工作是國民經濟的先行官,地質工作做不好,一馬擋道,萬馬不能前行。

1951年,300多名地質工作者組成84個地質隊,分赴全國各地調查。

這些人幾乎是建國初期地質技術力量的全部家當,他們在1952年完成了80多個項目,對5000多平方公里的國土作了地質調查並測製出圖件,鑽探進尺總計達3萬餘米。這些工作雖然為以後的地質找礦打下了基礎,但還是沒有解決國民經濟急需的礦產資源問題。

更快地加強地質工作,儘早拿出成果,已刻不容緩。

1952年8月7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決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任命李四光為部長,何長工、劉傑、宋應為副部長。1952年11月17日到12月8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會議,12月4日政務院副總理、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雲到會強調,地質事業在國家經濟建設中已成了一項最重要的事業了。

他向地質部門提出:1953年我國將開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為了適應國家新的需要,明年的地質工作,也要進行一個大的轉變,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做多少算多少,沒有整體計劃,要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在一定時間以內,探明一定的儲量”。

毛澤東對地質工作發出重要指示:要提前一個五年計劃,一個十年計劃。


建國初期讓毛主席難以安枕的大事情,李四光、何長工親自下令部署


從一五計劃的需要和地質隊伍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這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初期,地質工作部署上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重點勘探,同時開展普查和區域地質調查,為下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三個五年計劃尋找備用基地。

當時,重點勘探項目是煤炭、鋼鐵、有色金屬資源的重點老礦山,多是國家工業建設的命脈,如鞍山、包頭、大冶等鋼鐵基地所需的礦產資源,大同、開灤、撫順、平頂山等重要煤田,東川、白銀廠、中條山、銅官山、壽王墳的銅礦,桃林、水口山、泗頂廠的鉛鋅,箇舊的錫,贛南的鎢,昆陽的磷等等。這些礦產地都是在歷史上已經發現或被開採過的,但地下資源情況並未查清,不能滿足工業設計要求,需要做好地質勘查,探明儲量。

那個年代,沒有像樣的交通工具,沒有輕便的精密儀器,地質工作者找礦,就靠著責任心和兩條腿去跑,靠羅盤、鐵錘、放大鏡這三件寶和他們的專業知識去發現礦藏線索。

到1954年底,短短的兩年時間,鞍山、包頭、大冶三大鋼鐵基地所需的礦產資源,包括鐵礦石、煉焦炭和各種輔助原料,都已取得足夠的儲量;東川、白銀廠、銅官山、箇舊等處的有色金屬礦的詳細勘探報告也出來了;建設煤礦的資源已得到保證,還獲得了一定數量的磷礦儲量。

建國初期讓毛主席難以安枕的大事情,李四光、何長工親自下令部署


在技術人員少、裝備落後、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成就已是戰功顯赫。然而,中央領導還有一塊心頭病。在1952年的全國資源會議上,毛澤東、周恩來就向地質部提出在西北找鐵礦的任務,可是兩年過去了還毫無進展。

東北有鞍山鋼鐵基地、華北發現了大型鐵礦白雲鄂博,中南有大冶,西南有攀枝花,佔國土面積三分之一的中國西北卻毫無頭緒。

1955年2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說:“全國六大區都應當有鋼鐵基地,目前只有西北沒有,我難以安枕。我盼望李老、長工和同志們能在兩三年內給我一個好消息。”李四光、何長工兩位地質部的正、副部長,頓感肩頭沉重。

是呀,這種態勢已經嚴重影響了當時中國六大經濟區的總體工業佈局。

地質部決定調集精銳力量,進抵秦嶺-賀蘭山-祁連山-天山一線,突擊尋找鐵礦。

建國初期讓毛主席難以安枕的大事情,李四光、何長工親自下令部署

未完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