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你是怎么看的?

云在云上飞


五千年中华文化,史书典籍、经书名画、诗词小说等等皆有。歇后语俗语都有着一定道理,教会我们一些东西,小时候我们常常说起。中国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有的是历史小说,有的是架空历史的,我们从小看到大。其中趣味自然懂,但长大能有几人能耐心去读原著,懂里面的酸甜苦辣、勾心斗角、写意风情喝金戈铁马等等。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我们时常听起看到,没详细了解,却莫名认为有点道理,可是连这是谁说的都不知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话是明末清初的一代奇人金圣叹所说的,他笑转科举玩转刑场,快意人生。

少年不看水浒,怕学坏;老年不看三国,是怕多想。《水浒传》全文描写北宋末年108位好汉梁山聚义造反,之后被招安再平叛,结局写了各人命运结局。《三国演义》是东汉末年分三国这百年时间的历史故事,以蜀汉刘备的视角看世事,结局却是三国归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少不读水浒,因为人生阅历少,看不懂梁山好汉真正的貌合神离,品不出利益角逐的各式人物悲哀。宋江功成名就被人毒死,李逵被最信任的人毒死,林冲至死未能杀高俅,鲁智深一生为义终了出家,杨志曾想扬名至终却病死,里面不知多少普通百姓无端遭难,死的莫名其妙。水浒人物的悲剧大多是个人性格缺陷,命中注定自作的。

老不读三国,因为人老安定下,当初的梦想却未实现。刘备二十三岁因军功受封县尉,从此加入大争之世开始奋斗的一生,可惜事事不顺心。刘备四处依附,谋求发展,意图重现大汉辉煌,可到47岁时才有自己地盘,不用寄人篱下。之后占据荆州,西取益州,三国鼎立。三国的悲剧多数是不可控的。

正当意得志满人生有了希望时,关羽受困刘封等人要么不予帮助要么叛变,之后关羽身死荆州丢失,刘备大怒想攻孙吴,三弟张飞又被部下所杀,出征战败,白帝城托孤。三国时代也差不多结束,诸葛亮身死蜀汉内部矛盾重重。波澜壮阔的三国结束了,司马氏阴谋夺了天下。年少时的梦想未实现,奋斗一生也没混出什么,老年读来仿佛过尽自己一生。《三国演义》的序言道尽所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水浒是教人忠义好斗,三国是教人权谋心机,可少年最好别好斗,老年最好别心机,这也是最无用的。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后面还有着两句,男不读西游,女不读红楼。


安德烈亚斯星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是一句已经被人传烂了的话,很多人把这话当作至理名言,因为这话的解释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大致意思是说:年纪大了的人不宜看《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国逐鹿中原的故事,通篇都是权谋、算计和战争、杀戮,年老之人再看这些只会变得更加内敛、深沉,再者《三国演义》讲述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人生哲理,容易让老年人更加哀伤,于身心不利。年轻人不宜读《水浒传》,因为《水浒传》里讲的都是好勇斗狠的江湖好汉杀人越货的故事,血腥味太浓,难免有教唆年轻人犯罪的嫌疑,容易让年轻人误入歧途或者变得冲动勇武。

但实际上,老年人不妨看看《三国演义》,因为老年人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就应该多学学《三国演义》里的一些有益的权谋和变通之策,以防不思变通、墨守成规。同时,也应该通过《三国演义》看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豁达,人生百年不过转瞬,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呢?这样,老年人就更平和、豁达,更知道惜福,好好安度晚年。

年轻人不妨读读《水浒传》,看看《水浒传》中的北宋社会是怎样的黑暗腐朽,杀人越货习以为常,好勇斗狠为家常便饭,看看这些好汉是如何一怒之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知道什么叫“冲动是魔鬼”了。就更应该知道在当下这个法治社会该如何自爱、自重,更应该珍惜如今这个平安稳定的大好环境,好好努力工作,好好珍惜家人。

看看武松在孟州听了“金眼彪”施恩的唆使,就为他出头打了蒋门神,勒令蒋门神退出孟州地界,结果,强出头的武松被施恩利用,当了“黑吃黑”的恶霸打手,掉进这个旋涡,以致引火上身。蒋门神背后的黑恶势力张团练和张督监联合起来算计武松,险些害了他的性命。也正因此武松才有了一生唯一一次的滥杀无辜:血溅鸳鸯楼,杀死无辜人命十几条,成为武松一生的一个污点。年轻人看了这个故事,应该引以为戒,这难道不是《水浒传》给年轻人的有益教训吗?

最后,其实人的修养和素质真的提高到一定境界,不论在什么年纪都可以看《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不论看什么书都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糟粕的东西摒弃,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人之所以会犯错,罪过岂能在书?罪过的根源还是在人自身的素质、修养不够而已。所以,“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它的不合理之处,关键还在于个人自己把握。


乔鞅


少时就听说长辈闲谈时说,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当时年龄小没多想,随着岁月磨砺,略有感悟!

三国是群雄并起,各为其主,谋求霸业之时,各种计策发挥到淋漓尽致,如王允的连环计,周瑜的美人计,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曹操的离间计等甚至有死诸葛害死活司马之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精彩纷呈。成年人在创业和应付各种场面时通过读三国与实际相结合,而得到教益,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其事业的发展。而老年人应安于晚年,宽于心,不应该看那么多的尔虞我诈,再看三国对于晚年的人没有多大的意义,尤其是现在处于太平盛世,更不能有太多的心机和心计,安享天伦,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

那为什么少不看水浒呢?水浒中的所谓英雄多是义字当头,看重私交,打打杀杀,一言不合便草菅人命,不计后果,做事没个度,当然在某方面也与当时社会现状有关。在现实生活中,少年还未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故事情节的感染,遇事热血沸腾,学起里面的江湖习气,拉帮结派,特别是在当下和谐稳定法制的社会中更不适合那一套,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无益处,所以少年不宜看水浒,更不能沉溺于里面的故事情节!


魏峰81


说明了学生忙上学,老人打麻将,都没有时间看小说。


社会主义小书童


老不见三国,少不看水浒。应答,越是受欢迎的书不外乎四个字,怪,力,乱,神,老不看三国是这部书却实写得好,把三十六计都融合进去了,老人本就成熟再看看三国就更精了,意思是人学奸了,少不看水浒,这部书在四大名署中是比较次的,动不动就打怕官府就上梁山,年青人本就冲动,怕有些年青人仿效,弄出不好的事来,大至就这个意思。


9紫气東来


少不读水浒,并非章回小说艺术特点不强,也不是故事情节不能引人入胜,我个人认为,全书突出的是一百单八将造反的故事,人格塑造的人物性格大多直率并有明显的反派意识和暴力倾向,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思想上是某种蛊惑,正如孔子所说,年轻之时血气方刚戒之斗,因此,要有指导性的帮助他们阅读。

老不看三国。三国演义充满着智慧和权谋。


夢臻


不管是少不看《水浒》,还是老不看《三国》,都是片面之词。《水浒》和《三国》都属于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无论看那一本,都会引人入胜,爱不释手。我就是在三四年级的时候看的《水浒》,当时的《水浒》还是白话文,有些字和词不是太懂,但是精釆的故事情节一直吸引着我步步深入,上课偷偷的看,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就连吃饭也要边吃边看。当时看水浒的感觉就是好奇和热闹。对我的成长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倒是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作文语句通顺了,对文言文的理解感觉也有一定的帮助。少年时代懵懵懂懂,对小说主题理解不是太深,那一种深入的思想内涵也不是太懂。所以我认为,少不看水浒,是一种不合实际言论。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倒是感觉,少年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只要乐意看,还是对写作和历史文化有益无害。

老不看《三国》,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看问题,我觉得上了年纪看三国,是对历史经典的重读,反复研究,仔细领悟,倒是可以正确的评判历史人物对与错。没有什么不好呀。难得一辈子的劳碌,可以放下心来,捧一本好书,喝一杯香茗,闲哉悠哉,养养生,享受享受老来的那份清闲,何乐而不为呢。


洎水蓝


其实也不尽然,我爷爷是个高中语文老师,从小我就在他的书柜里看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还有像狄公案,包公案,海公案等。我看水浒传觉得主要看的是快意恩仇,打抱不平,但也没说看完了就出去惹事揍人,但相比于水浒,我更喜欢三国演义,小时候觉得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斗智斗勇非常精彩,也让我了解到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其实看水浒也好,看三国也好,主要先把目的定好,那就是对生活和学习工作有什么参考和帮助,带着目的去看,带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我觉得无论年龄这些作品没什么不能看的!



时胖纸说诡事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指的是四大名著里面两个名著人物的年龄和和所做的事。会引致在老和少之间对发展影响不会的引导。

为什么怎么说呢?

三国故事看上去都是纷争,战斗,阴谋诡计,分分合合。但是你要多看三国几次,你会发现看到一点,三国重要人物,出场年龄都是很年轻的,比如马超(19岁)大破曹军,关羽,张飞,也是很年轻就出场了,赵云也就很早就出场跟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了,还砍能帅旗。而蜀汉算,刘备出场年龄就已经很大了,28岁,单身狗没事业,诸葛亮也是比较晚的一个。少年姜维也算一个吧

吕布更是一个案例,年纪轻轻成名,独战三英和七雄,还抱着貂蝉。人生巅峰啊!!

好了,再看看孙策吧,死的时候26岁,孙权是他的弟弟,才多少岁,就管理江东了,还能抵抗曹军,更不用说甘宁,凌统这些猛将了吧。

那曹营里面就不用说了,曹家父子都是很早就出来成名的,手下猛将也是很多,但是基本出场的时间没其他家的早,但是也很年轻的。后期的邓艾,钟会都是很年轻就独挡一面的人物。文官系统杨修更是年少成名。

想想你老了,身体各种不好的时候,你的激情不在了,哪里还能看三国这种热血最强的故事。那种年少冲动,杀个七进七出,过五关斩六将,战三英档七雄。就都算了,还是睡睡的好。

少不看水浒,是因为水浒的故事。更像一些现在社团的故事,小年轻如果看多了,会出现一种模仿的影响,特别里面的义气,和动不动就砍人的情结,一定要有家长指引的,要不就会出事,特别会走歪了。社会的根基就会腐蚀,变得有点乱,控制不住。



再看看


静心匠道


少不看《水浒》,因为水浒所描写的都是一群乱七八糟的各类豪杰,杀人放火,鸡鸣狗盗无所不包。因少年者尚处于是非不辨的童萌状态,及易沾染各种不良习气而走入歧途。

老不看《三国》,是因为老年人很脆弱,当老年人看到昔日的英雄豪杰结局都是那样不幸的时候,难免伤感。尤其昔日诸葛谋略盖世,结果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哪个看到这些都难免心情沉重,乃至于潸然泪下。云长义薄云天,死时身首异处。翼德忠勇无双,死得可惜。这些都不是老龄人所能接受的。后来更加惨烈,诸葛死后,人们都寄厚望于姜维,不想姜维及关、张、诸葛之子结局各个不幸。更何况人们看三国都会感情倾向于刘备,不想偏偏天不助人愿,刘家结果不佳;不仅未能匡扶汉室,还痛失三分天下。所有这些都不是人们想要的结果啊!

所以老龄人看了《三国》难兔会闷闷不乐长嘘短叹而影响身体健康。毕竟老年人经不起感情的折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