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回国后干了些什么?


耶鲁大学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一个全世界公认的顶级学府。但是要说到谁是第一个从耶鲁毕业的中国学生那还要追溯到1854年。

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那么容闳是谁?又有什么经历呢?

1.幼年时期

1828年容闳出生于广东珠海的一户贫困人家。容闳7岁的时候被他的父亲送到澳门马礼逊教会学校的预备班。容闳还有个哥哥,被送到私塾来接受传统教育。两个学校现在听起来似乎是澳门的学校更厉害些,其实不是的,当时容闳的家境并不是很好,家里的钱只能让一个孩子去私塾读书。而容闳只能去免费的学校读书,但是这个决定也改变了容闳的一生。

容闳天资聪颖而且在学校遇到了一位贵人——学校校长布朗牧师。布朗牧师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慈善家。直到1846年布朗牧师因为身体原因必须要返回美国,这个时候布朗牧师准备带走三个最优秀的孩子远赴重洋继续深造(如果不带走这些孩子的未来也只能是打打零工)。很幸运容闳是入选的三个孩子之一,另外两个一个叫黄胜另一个是黄宽。另外两人在报界和医界都有成就。

布朗先生支付了三个人所有的出国费用以及给了三个孩子父母一笔数额不小的赡养费(和现在相比,我也只能说布朗牧师确实是个伟大的人)。

2.美国求学

漂洋过海之后的容闳,首先进的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孟松中学。当时孟松中学可以资助一部分贫困学生读大学,但是前提条件是学生毕业之后必须要去做传教士。这个政策对于容闳来说简直是最大的利好,但是容闳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拒绝。他在后来写的《西学东渐记》中是这么回答的:"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掷地有声,充满血性的拳拳爱国之心和现在的年轻人何其相似,但所处之环境又何其不同。

幸运的是最后容闳还是找到了资助。佐治亚州的妇女会愿意不加任何条件的资助容闳。当然容闳也非常争气的考进了美国名校——耶鲁大学。

进入耶鲁之后,容闳的成绩同样非常优异"英文论说"在第二和第三学期都获得了第一名。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成了第一个从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

第一个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回国后干了些什么?

年轻时期的容闳


有一位名叫吐依曲尔的牧师,1878年4月10日在耶鲁肯特俱乐部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容闳,他说:"只要他乐意,他可以留在美国并找到职业……在中国,没有什么需要他去做的事。那里除了卑微的亲属外,他没有朋友,不会得到任何地位和照顾,可以说没有他立足之地。不仅如此,由于考虑到他在哪里呆过,成了什么人和想要干什么,他在本国人当中不可能不受到歧视、猜疑和敌视。摆在他面前是派阴郁险恶的前景。但是容闳拒绝了这些朋友的好意,毅然决定返回中国,而且这一切在他出国之前就已经立下了志愿

"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之境"

3.归国

1855年,27的容闳回到了中国,但是回来之后的他发现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却不知如何才能报国。尤其是 在广州,容闳亲眼见到了两广总督叶名琛对农民的血腥大屠杀,他写道:"予自刑场归寓后,神志懊丧,胸中烦闷万状,食不下咽,寝不安枕。日间所见种种惨状,时时缠绕于予脑筋中,愤懑之极,乃深恶满人之无状,而许太平天国之举动为正当。"(叶名琛的一生也很有戏剧性,对内主张血腥镇压。对外主张一拖再拖。)

看到这些容闳决定了他的第一次行动。1860年去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现在的南京)。按照他的想法,如果太平天国是个充满希望的国度,那么他将不遗余力的支持。但是经过了几天的观察,容闳大失所望,他知道这场革命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一姓之废兴,于国体及政治上,无重大改革之效果"。就这样容闳离开了南京。

4.再遇知己

容闳就这样兜兜转转了3年。35岁的容闳经人介绍结识了他崇拜一生的人——曾国藩。

一开始曾国藩的想法是让容闳去带兵,但是这有点让容闳犯难,他很清楚的知道带兵打仗绝对不是自己的长处。当时曾国藩一直在和太平军打仗,苦于武器装备,不能以最快速度结束战争,直到遇到容闳,之前构思很久的想法便找到了开始的契机。

曾国藩给了容闳一个任务,去国外采购机器,回来开工厂,自己生产枪械。这件事情确实是容闳想做而且最擅长的(当时也没有人更适合)。但是容闳也立刻给了曾国藩一个建议:中国现在缺少的并不是制造武器的工厂,而是生产制造武器及其他设备的机器,就是所有的"制器之器"的工厂——机器母厂。

曾国藩听取建议,要求容闳前往美国采购机器,但是是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容闳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耗时8个月,将采购的第一批机器运抵上海。这批机器成了江南制造总局里最新式,最重要的母机,同时标志着中国工业化正式起步。

此事之后容闳名声大振,但是容闳认为改变中国不能只靠工业的复兴,还需要从教育入手。

5."留美儿童"计划

开始的时候,按照容闳的设想,最好是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儿童去先进国家学习,学到本领之后再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经过容闳努力的游说,1872年清朝廷终于同意每年派选30名儿童去美国留学。容闳听到这个消息兴奋的不能自已,夜不能寐。

到了美国之后,这批孩子用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迅速成为各个学校的优等生。到了1880年共有50多名中国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其中22人进入耶鲁,8名进入麻省理工,3名进入哥伦比亚,1名进入哈佛。

第一个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回国后干了些什么?

第一批留美儿童出国前合影留念


原本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些留学的孩子也是人,不可能按照一开始轨迹成长下去,这些人开始不喜欢穿中式的衣服,开始和美国的女孩子谈恋爱,甚至开始剪掉辫子。因为这样当时的驻美管理游学委员吴子登又做了一些更加夸大的报告。这样一来导致了清朝廷最终做了决定:1881年8月之前,所有人撤回美国。

但是这批人真的都非常有才华,不说是容闳,连当时的耶鲁大学的校长波特,作家马克吐温,美国前总统格兰特都出来劝阻,但是最后还是全部遣送回国了。

但是即使是这样,这批留美幼童中,后来成为国务总理的1人,铁路局长3人,外交部长2人,铁路工程师5人,公使2人,铁路专家6人,外交官12人,矿冶专家9人,海军元帅2人,海军军官14人,医生3人,律师1人,报界人士2人,电报局官员16人。有名气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等

留美儿童计划的夭折给了容闳极大的打击,但是还是没有让容闳放弃救国的希望。

6.对旧制度死心

容闳一直没有放弃结果的希望,他开始不遗余力的推行自己的两个计划:建立国家银行,修筑全国铁路。这两个计划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两件事都庞大到只有举全国之力才能实现的地步。所以容闳就必须要接触整个清朝廷,这也让容闳明白清政府到底已经烂到了什么程度。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康有为。容闳的期待也从旧制度的自愈转向了自上而下的改良——戊戌变法。

但是仅仅百日,变法夭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四处捕杀维新派人士。容闳自己也被通缉。容闳自己也只能逃到上海。

容闳已经对旧的制度完全死心,甚至对改良现在政府都已经死心,那如果改良不行,怎么办才好呢?

1900通过他人介绍,容闳知道了一个人孙中山。而当时大清帝国在义和进京的背景下,慈禧向列强宣战。这个时候容闳完全支持张之洞提出的"东南互保"计划,甚至劝说张之洞佣兵独立。这个时候的容闳已经彻底放弃了改良旧体制而接触到了革命。

但是理想主义的容闳还是敌不过现实的张之洞,在张之洞发现慈禧依然可以掌握大权的时候,张之洞选择向朝廷效忠。而这一次容闳再次被通缉。

1900年9月1日,容闳化名"泰西",搭乘日本客轮逃往日本,在船上他终于和化名"中山樵"的孙中山见面,畅谈国家大事。从此以后容闳彻底支持革命。

第一个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回国后干了些什么?

老年容闳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此时已经83岁的容闳,染病卧床。但是听到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却兴奋异常,而且还颇有先见之明的发出警告:"要警惕袁世凯"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就亲笔给容闳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回国担任要职。但是84岁的容闳有心无力。

1912年4月21日容闳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最终于美国病逝。

后记

容闳的一生说实话是有点尴尬的,容闳其实早就加入了美国籍,但是在美国所有人都把他当中国人看,但是在中国,所有人又把他当成外国人来看。

容闳一生努力推行新政,但是很多的改革完全是照搬照抄当时的美国,最后事实证明并不可行。基本上他参与的事情不是夭折就是失败。但是容闳依然在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因为自始至终容闳都是以为发自内心的爱国主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