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会变成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

lqz1019


肺结节很常见,有统计显示,大约20%的正常人存在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


从病理角度来看肺结节,可以分为三大类:

1.有些肺结节已经是癌细胞堆积,应当及时手术。

像这位老人体检,发现左上肺数个小结节堆积,建议三个月复查,如果有增大就要手术治疗。

很遗憾,老人和家属都没有重视,一直到两年后出现咳嗽咳血才过来复查,已经转移了:

2.有些肺结节是癌前病变,应当定期体检。

原位腺癌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通常表现为小磨玻璃结节,从形态上跟炎症不好区别,因为生长很缓慢,可以长期随访观察。

这是来自文献的一个病例,病人左肺有一个磨玻璃小结节,缓慢生长,第6年复查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增大,手术切除证实为原位腺癌。这种形态的不会发生远处转移,也不会复发,切除就治愈。但也不能不管不顾,因为这种的真的可以长成晚期肺癌。

3.有些肺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担心。

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

这是一个边缘模糊的磨玻璃结节,调取他三个月以前的老片子,没有发现结节,说明是新近出现的炎性结节,因为癌性结节在一年内长不出来。后来经过抗炎治疗吸收了。

查出肺结节应该注意什么?

肺结节的诊断有规范的依据,包括结节的大小密度,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等。

如果有比较明显的恶性证据,应当住院做增强扫描、穿刺等进一步诊治。没有明显恶性征象的中低位结节,一般是以随访观察为主。连续两年没有变化的实性结节,基本就能排除恶性,但磨玻璃结节随访时间要更长一些。


影像科豪大夫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肺结节会不会变成肺癌?肺结节有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肺结节在长出来的那一刻开始,性质就已经定了。是良性就是良性,是肺癌就是肺癌了,而不是在生长的过程中转变为肺癌的。就好比,人分为男性和女性,在受精卵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是男是女。肺结节也一样,在萌芽到被检查出来,性质是定了的。

发现肺结节,应该注意什么?

随着人们医学科普知识的不断提高,老百姓也慢慢了解了肺结节。CT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检测出来,这是好事。如果发现有恶性的征象,可以及时处理,防止肺结节长大,出现到处转移的后果,减少肺癌的死亡率。

肺结节是指发现肺内<3cm的病变。只要<3cm都可以叫结节,如果≥3cm就叫肿块。结节和肿块只是大小的区分,并不是良性恶性的区分。

肺阴影,很多粉丝留言问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肺阴影,就是胸片或者CT看到肺里出现了不是正常的影子,都可以叫阴影。可以是结节,可以是肿块。只是说看到一个阴影而已,是什么东西就不知道了。肺阴影这个词一般都是胸片才下的。胸片发现肺阴影,一定要做CT看看是什么东西,肺阴影≠肺癌。

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包括良性的肿瘤、炎性结节和其他良性的结节。恶性结节就是肺癌,肺癌有很多种病例类型,有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肺癌。

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所以不用过于惊慌,但是也不能不管。

典型的恶性结节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这些都能在Ct上诊断出来。Ct报告上写着考虑肺癌,那就要马上手术切除治疗了。但是对于一些小结节,特别是<1cm,>0.5cm的小结节,没有典型肺癌的征象,但是又不是特别放心的结节,就需要建议三个月随诊复查。如果结节<0.5cm则建议一年后复查。

有朋友问,发现肺结节,吃什么能是结节消失?如果是炎性的结节,什么都不吃,都有可能自行消失。如果是肿瘤性的结节,什么都吃,结节都还在。所以,不要听所谓的偏方,吃什么能使结节消失的话。另外,如果医生考虑炎性结节,可以吃点抗炎药,炎性结节会吸收消失。

随访复查结节,不会导致恶性结节肺癌转移

虽然随访的肺结节都是比较小的,大多数是<1cm,肿瘤的生长需要一定时间,磨玻璃结节的生长速度更慢,基本以年计算,一年可能才长大几mm左右,更不会3个月就出现了转移的说法。

Ct上说三个月复查,说明恶性程度不高,但是也不能排除肺癌的情况。三个月时间,如果肺结节增大了,那么恶性可能性大。如果不变,仍然不能除外恶性,还是可以继续半年后复查。

很多朋友体检发现了肺结节就整日提心吊胆的,其实<0.5cm的结节,根本不用过于担心,一年后复查即可。有些朋友整天睡不着,吃不好,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去切了,是良性的要开心,恶性的也要开心,因为提前做了手术。切的不是结节,而是心安。




小影大夫


就“肺结节会导致肺癌吗?”这个问题解答。


经常听到门诊的患者或家属问,“医生,这个肺结节会导致癌症么?”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特别做一个解释,解释肺结节和癌症的关系。

(1)首先,肺结节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早期的癌变。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肺结节导致癌症,而是说某个肺结节本身就有30%的概率是早期的癌症。但是临床上我们应该如何去判断它是不是癌症呢?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

(2)另外70%的肺结节不是癌症,这个结节也不会导致癌症的产生。

当然,这里也有个别情况。

比如说这个结核性的结节,或者结节的疤痕,在影像学检查上也是一个肺结节的形态。这个疤痕可能会在过了10年、20年以后,在疤痕的基础上产生肺癌,这种肺结节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希望这个答案可以帮助到你,也愿你身体健康。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或者其他问题,欢迎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胸外科陈振光医生


经常有网友在网上咨询肺结节的问题,有肺结节的人真的是非常的多,不少人一听肺结节就瑟瑟发抖,把肺结节与肺癌联系到一起。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概念,是指肺内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实际上,肺结节不能称之为一种疾病,一般没有典型症状,大部分人都是体检时才发现的。据统计,江苏某三甲医院2018年5月至8月体检胸部CT数据显示:肺结节检出率80%,其中肺磨玻璃结节检出率11%。

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肺结节?

1.体检中胸部CT的普及,而且设备分辨率越来越高,CT扫描层厚越来越薄,发现的病灶越来越小。2.肺与外界直接相通,空气中的粉尘、各种病菌等都有可能直接吸入肺内,因而肺的疾病谱非常广,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肺结节的形成,很多时候患者疾病好了,但会留下一些疤痕,以肺结节的形式出现。3.由于肺内充满了空气,肺内一旦出现病变,密度就会增高,高于正常的肺组织,这时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存在较好的密度对比,因此肺内出现结节很容易早期发现,而不像肝肾、胃肠道等器官,CT上都是软组织密度,对比度差,难以在CT上早期发现。

肺结节会导致肺癌吗?

肺结节可分为三类: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肺结节不可以与肺癌划等号,因为肺内多种疾病都会形成结节,良性肺结节主要有炎性肉芽肿(如结核、真菌)、肺内淋巴结、错构瘤等。据统计,在检出的肺部小结节中,3mm以下的结节癌变可能性仅0.2%,直径≤6mm实性小结节绝大部分良性,恶性概率小于1%。对于持续存在磨玻璃结节大部分为癌前病变(原位腺癌或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但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生长极其缓慢。据统计,5mm以下的磨玻璃结节患者中(随访五年以上),有10.3%的患者结节出现了逐渐生长的情况,但仅0.9%病理证实为浸润/微浸润腺癌。直径在8–20mm的结节,癌变的可能性升至18%。

由此可见,肺结节中只有极少的部分会发展为肺癌,体检胸部CT发现的肺结节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病变,定期复查即可,不需要特别处理。所以对于肺结节,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听之任之,定期随访是有必要的。对于形态学表现高度怀疑肺癌的肺结节患者;结节过大,或者出现混合磨玻璃结节,结节周边毛刺等情况可以采取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

近年来针对小结节的良恶性的预判研究了很多方法,其中检查血液中肿瘤细胞DNA也就是循环肿瘤细胞DNA含量成为一种创伤小而又可行的办法,目前仍在临床严重过程中,近期,由钟南山院士发起的钟声计划就是这样的一个临床项目,入组的患者要求结节直径超过5mm但小于3cm,入组后可以在三年内获得6次免费CT检查及专门的医生一对一诊治服务,免除门诊挂号排队之苦,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胡洋


首先我们来看看肺结节是什么东东?肺结节是指在肺实质内而不属于正常肺组织的结节状阴影,直径小于3厘米,其中直径小于1厘米的称之为小结节,直径小于3毫米的称之为微结节,而大于3厘米的我们称之为肿块。

实际上肺结节就是一个阴影, 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在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中,CT筛查组中90%左右的阳性结节为良性,如炎症、结核、霉菌、亚段肺不张、出血等。

那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肺结节了?在我们在生活中,各种烟草、油烟环境或者空气污染等的影响,以及暴露在各种生物致病源下引起炎症感染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肺结节产生;

实际上肺结节一直都存在的,只不过你以前没有发现而已。为什么?因为科技进步了,胸部CT在体检中的广泛应用,发现了许多以前发现不了的微小结节。

目前高分辨率CT能够发现小至直径1mm的肺结节。

所以现在面对肺结节,不要那么紧张,不要一看到肺结节就想到肺癌,没有那么多的肺癌的,更多的是良性的。

我是呼吸科孙思庆博士,擅长慢阻肺、哮喘、肺部感染、肺结节和肺癌的诊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呼吸科孙思庆博士


肺结节会变成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应该说,肺结节可以变成肺癌,但不是一定会变成肺癌。肺结节是肺內≤3cm的阴影,如果>3cm就不叫结节叫肿块,肿块一听就知道不是好东西,肿块大部分都是肺癌。而肺结节则不同,肺结节良恶性的都有,而且大部分是良性的。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检查出来,而且这些结节基本没有任何症状。对于肺结节的检出很多人还是比较担心的,不要说非医务人员,即使是医务人员也有很多不了解很担心的。其实肺结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特别是偶然发现的。有研究表明,偶然发现的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恶性的比例很小。就在两三个月前,率先在国内开展“社区肺癌早期筛查”的上海市胸科医院发布了一份为期6年的筛查项目结果,进行胸部CT筛查的高危人群有8000多人,肺结节检出率为11.1%,而高度疑似早期肺癌的占1.83%,也就是说有880多人检查出肺结节,而只有大概140多人高度疑似早期肺癌,其中52人接受了手术,五年生存率高达100%。

检查出肺部结节需要注意什么?这要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来判断。结节的恶性概率跟结节的大小总体成正比,所以越小的结节一般恶性概率越低。像美国国立癌症网络(NCCN)及Fleischner给出的是结节<4-6cm的绝大多数是良性的,特别是<4cm的,并不推荐随访。而像一些良性征象比较明确的,一般也可以不用管。比如典型的肺內淋巴结(胸膜下小三角形)、典型的肺內错构瘤(结节可见钙化及脂肪)、典型的肉芽肿(边缘光滑结节中央钙化)等。

如果肺部结节恶性征象明显的(典型的如荷包蛋征),建议要及时干预,没手术禁忌症的一般是手术切除。早期肺癌一般切了就没事了,术后也不用放化疗。荷包蛋征如下图

如果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征象都不明显怎么办?这部分结节也是最折磨人的,尤其是第一次检查出来的,因为结节的性质不好判断,既不马上处理(如果良性的就白挨一刀)又不能放过(如果恶性的就放虎归山),不像良恶性征象明显的是可以放心还是可以处理都有结论,所以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去观察它,看结节是否有好的或坏的变化。复查有三种结果,结节消失(下面最上图)、结节不变(下面中间图)跟结节变坏(下面最下图)。如果是前两种最好,如果是第三种就要处理了,一般也是手术切除,手术及时预后也都挺好的,像最下面图,肺结节复查出现不好征象,果断手术,病理微浸润腺癌,预后很好。

肺部结节可以变成癌,但不是一定变成癌。而且偶然发现的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恶性占的比例不多,而且就算是恶性的,只要早期发现,不用太担心,治疗效果也很好。但有一点要记住,肺结节虽然不可怕,但也不可忽视,医生建议随访复查的要按要求复查,这样即使是恶性的也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我是 ,可关注了解更多相关医学知识。


影医C浩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逻辑关系。因为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的概念,而肺癌是一个疾病和病理学的概念。

肺结节,不一定是肺癌,而肺癌可以表现为肺结节。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引起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而肺结节又分良性和恶性。

良性的肺结节主要包括肺部的炎症感染,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以及良性的肺部肿瘤,比如肺错构瘤。而恶性的肺结节主要就是肺癌。因此,不能说肺结节会转变为肺癌,而是说,哪些肺结节是肺癌引起的,这就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

所以一旦发现肺部有结节,一定要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并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比如说恶性的,就要进行手术,如果是良性的就要进行抗感染治疗,而结核引起的就要进行抗结核治疗。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什么是肺结节?

所谓肺部结节,即单一、边界清楚、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病变。临床上是这样定义的: 1.直径小于30mm的软组织病灶称为肺结节; 2.而小于10mm的结节称为小结节,小于5mm的结节为微小结节。


肺结节一定是肺癌吗?

其实大部分肺结节都属于良性结节,少数是恶性结节。那么什么样的肺结节恶性可能性大呢?一是看结节大小,二是看结节形态。

结节大小

通常,小于6mm的肺结节恶性可能性小,每年随访即可;对于6mm-8mm的结节,相应恶化概率会上升,一般建议6-12个月随访,之后再看发展情况,这里一定要注意,需要留出一定随访时间差,便于下次随访观察结节的发展变化;对于,大于8mm的结节,则需要3个月随访,随时观察其发展动态,可能视情况需要活检,因为其恶化的概率可能高达20%以上。

结节形态

一般恶性肺结节形态上表现为毛刺,分叶,胸膜牵拉,血管征等。其次,恶性结节一般缓慢增长,一般突然增大的结节不考虑恶性。

所以说不要谈结节色变,肺结节不能跟肺癌划等号,发现肺结节不可怕,定期随访即可。如果随访过程发展有恶变可能,及早行手术治疗。


小杨医生


对肺部结节的认识,依然只见冰山一角!大部分肺部小结节是良性结节或者惰性肿瘤,但依然一有部分是侵袭性很强的小肺癌,如何甄别?可能需要经验判断结合影像组学!注重随访,跟踪变化!

肺结节不等于肺癌,需要有没有经验肺结节专家做影像学及个人状态综合评估。

基于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提出的风险预测模型(梅奥模型)可将结节恶性率分为低风险(<5%)、中等风险(5%-65%)、高风险(>65%)。

高风险因素包括高龄、重度吸烟、结节较大、边缘不规则或毛刺、且位于上叶;

低风险因素包括年轻、较少吸烟、结节较小、边缘规则、位于上叶以外的其他部位;

中等风险结节兼有低风险和高风险因素特征,还可能包括其他较高风险因素如肺气肿和肺纤维化、阳性家族史和吸入致癌物暴露。


周海榆医生


肺部小结节转变成肺癌的几率大吗?

我们要知道,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周期,特别是在结节很小时,3个月的时间专业医生看出它变化的趋势,即使长大也不会长到造成扩散及转移的地步。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发现的结节分为肯定良性结节或钙化性结节;还有就是不确定结节或非钙化性结节(此类结节如果在2年内变小或稳定不变,则可被认为是良性结节)。肿瘤的生长有一个倍增的时间,一般是2到12个月,也就是说肿瘤最快2个月才能长大一倍,8mm的结节,长一倍也尚属较早期,很难发生快速的播散转移。然后如没有变化,可逐渐拉长间隔,最终每年复查一次。

面对肺部小结节,我们这样来处理

1、对每一个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判断它是否向肺癌转变,同时必须追溯以前的胸部和其他影像资料;

2、对影像学表现出肺部孤立性结节,稳定在两年以上,如发现重现玻璃样影,必须做出重新评估,进一步检查;

3、对8mm以下小结节,结构钙化的、清晰的、孤立的肺小结节,不主张进一步检查,但需高分辨CT每2年检查一次;

4、对肺小结节在8~10mm,应连续CT跟踪扫描,因为这类恶变率可能会在5%左右,建议应以查出之日起,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作CT检查;

5、肺小结节对于直径至少为8~10mm的性质不定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当临床证据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关矛盾时,比如临床推断恶性可能性很高,而PET-CT结果阴性或当需要接受治疗的良性诊断结果被怀疑时,以及患者在手术前期望明确诊断时,建议对于外周型的病灶除非穿刺禁忌证或病灶部位无法穿刺,可***经胸壁针吸活检。当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时可行气管镜检查(2C);

6、对于没有肺癌危险因素的可手术切除的亚厘米的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低剂量CT)取决于结节的大小:

测量结节直径小于4mm的肺结节不必随访,但是要充分告知患者风险及随访的益处;

测量结节直径为4~6mm的肺结节在12月时重新评估,而不必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6~8mm的肺结节在6~8个月随访,然后再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除非病灶增大(2C);

7、对于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肺癌危险因素的可手术切除的亚厘米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低剂量CT)取决于结节的大小:

测量结节直径小于4mm的肺结节在12个月时重新评估,而不必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4~6mm在6~8个月随访,然后再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6~8mm的肺结节应在3、6、9、12、24月随访,除非病灶增大(2C)。

预防肺癌,除了重视肺部小结节之外,这些致癌因素也要尽量避免,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千万不要大意,而到时后悔莫及。护肺防癌要注重以下的细节:

1、警惕肺癌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争取更及时的治疗

咳嗽是肺癌的首要表现:很多病人都是因为不可控的咳嗽而就诊,相比普通咳嗽,肺癌引起的咳嗽具有以下特点:异物样刺激咳嗽;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止咳药常不易控制;夜晚咳嗽频繁;呈高调金属音。

痰中带血是肺癌的常见症状:肺癌引起的痰中带血,通常是少量的咳血,偶尔才会有大咳血。

声音嘶哑也是部分肺癌患者的第一主诉:通常声音嘶哑还伴随着咳嗽,这是由于癌细胞侵犯喉返神经而致左侧声带麻痹所致。此外,肺癌患者还会有胸痛、胸闷、气急、发热等表现。

2、护肺防癌的生活方式

要有豁达的心态

肿瘤专家高树庚教授说:“人在郁闷、愤怒、忧伤的情况下免疫系统是低下的,这个时候容易长恶性肿瘤。”在前面我们提到了肺癌其实是自身组织的异常增生,所以,护肺、防癌的首要任务是从机体内部做起,尤其是心理。让自己多笑,建立一个和善的朋友圈,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豁达面对挫折和与自己相驳的意见,都能让大家有个好心情,增强机体抵抗力。

常让自己出出汗

运动不仅是糖尿病患者的“天然降糖药”,也是最佳的防癌方法。如果大家能坚持每周运动3次,每次20分钟左右,让自己微微出汗,可有效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加速毒素排出,降低肺癌发生率。

少吃肉,多吃真菌食物

在食物中,肉类食物很少听说含有防癌成分,而很多水果和蔬菜经常被报出具有防癌作用,如大豆可防乳腺癌,大蒜、葱头能防胃癌,菜花对乳腺癌和消化道癌有预防作用,而能防肺癌的食物,真菌食物当属首选,因为它含有多糖物质和干扰素诱导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分裂。此外,常喝牛奶、酸奶、茶叶有利于预防肺癌发生。

慎重提示:癌症凶险,而癌症的治疗,绝对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之战,只有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才能为战胜癌症病魔获取多一分胜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