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型肺炎#过度消毒,反而让我们更容易生病

疫情当前,各种“硬核”消毒方式纷纷出台。

小区内无人机大面积消毒,过往车辆车式消毒,进出家门衣物身体表面大量喷洒消毒剂,家中空气地面喷洒消毒剂……

#关注新型肺炎#过度消毒,反而让我们更容易生病

虽然疫情阶段需要消毒杀菌,但也需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疫情情况分类区别。一味的大量消毒,存在过量风险,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中毒,还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让我们更容易得病。

消毒工作“过犹不及”!


可能有人会说这和免疫系统有什么关系,不是说消毒可以减少病毒细菌危害,加强免疫吗?其实不然。

免疫是一场”敌我“相争的战争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人体的状态,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关注新型肺炎#过度消毒,反而让我们更容易生病

如果把免疫过程比喻一场战争,那么人体就是战场,病毒微生物就是敌兵,免疫防线就是城墙和士兵。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城墙;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守城的士兵;

而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是应对敌军偷袭的奇兵。

三道防线相辅相成,互有弥补,前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而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后经过环境的刺激培养才产生的。只有三道防线同时、完整、完好发挥免疫作用,我们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充分的得到保证。


外部刺激是免疫完善的基础

所谓环境的刺激,是指环境细菌等微生物的刺激,可促进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诱导抗体、T细胞等免疫物质的生成。

有研究显示,非疾病状态下,适当环境刺激引起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IgA,可以帮助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乳双歧杆菌、乳杆菌更好地在肠道存活。[1]

小鼠实验也发现,无菌动物的免疫系统缺陷导致其更容易被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


#关注新型肺炎#过度消毒,反而让我们更容易生病

然而,在目前的疫情阶段,环境中存在大量消毒剂。我们处于

无菌或少菌环境中,外部细菌对人体免疫刺激不足,IgA、防御素、抗菌肽等就会分泌减少,淋巴细胞发育受损,不利于建立完善的黏膜免疫系统[2]

从而导致可以战斗的“士兵”减员严重,“弹药”不足,反而让我们更容易生病,特别是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还会导致免疫失衡,出现更多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糖尿病、类风湿、过敏等。


我们该怎么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

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

1、 病毒在室外空气存在的几率很低,当出现病人及疑似感染者时,或者因人群大量密集而风险增加时,才需要进行消毒。

2、没有确诊或疑似病例,未在或到过危险疫情区者,居家环境不必要进行消毒剂消毒,加强清洁,注意每天通风即可。

3、 如有外出情况,带好口罩,回来后将外衣、鞋子等放于室外痛风处,并及时洗手,不需对人体衣物等进行消毒。

4、户外地面、绿植、空气、汽车外部车轮等,如未被污染均不需要消毒。

5、外卖、快递等接触外部较多,可以用75%酒精进行外部喷洒后丢弃外包装,并吸收。

6、如因疾病要去医院,做好防护的同时,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切忌自行处置。


#关注新型肺炎#过度消毒,反而让我们更容易生病


营养物质是免疫系统完善的基础,在疫情阶段不能疏忽饮食对免疫的重要性[3]。

每日的膳食需要做到食物多样性,谷薯、蔬果、畜禽鱼蛋奶、豆类坚果都应该要有。同时如果之前有过量消毒的情况,那么建议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芋艿、魔芋、菌菇等),促进肠道菌群生长,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

如果日常饮食无法做到多样性,不可避免出现营养缺失的情况,注意膳食补充剂的补充,如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 、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孕妇乳母、未成年人。

#关注新型肺炎#过度消毒,反而让我们更容易生病


[1] G. P. Donaldson1,et al. Gut microbiota utilize immunoglobulin A for mucosal colonization. Science 03 May 2018: DOI: 10.1126/science.aaq0926

[2] 杨涛.杨大平.钱友存. 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影响.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19, 3(3)

[3] 中国营养学会.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营养膳食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