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忍不住二刷三刷的国产电视剧?

舞夜心动--灵魂的主宰者


这些年看电视剧少了很多,不管是国产剧还是美剧韩剧什么的。一来是没有过去那么多闲工夫追剧,二来也是好片太少。

此前在问答中也回答过类似问题,推荐过的国产好剧大多是过去的剧,比如《西游记》、《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浪漫的事》、《五月槐花香》、《士兵突击》、《潜伏》、《悬崖》。这几年又看过《人民的名义》和《大江大河》。这上面说到的剧,除了最后两部新剧,我都是经过二刷三刷甚至更多刷的。

今天在这里要说的是,是九十年代中期一部被当时很多人忽略的国产剧,《无悔追踪》。


“肖大力,你好。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昨夜窗外凄风苦雨,雨声中我下定决心,此番话不吐何快,不吐何安?这些年来你我朝夕相处,可我过得年年如覆薄冰,小心翼翼,食而无味,寝不能安,这一切随我提笔之际都烟消云散了……”

《无悔追踪》的大结局,临近片尾,剧中的冯静波给四十年来的“死对头”肖大力写了这样一封坦白信。刘佩琦扮演肖大力,冯静波是由王志文扮演的。这封信的笔触富有文采又情真意切,由王志文沉静的语调徐徐读出,全剧从开场到此间两人相处的黑白画面一一浮现,令人动容。

毫无疑问,《无悔追踪》是年代戏。好的年代戏是在酿酒,二三十集,一点一滴地酝酿发酵,不知不觉让你觉察出韵味渐浓,等到最后的结尾来临,酒瓶子砰的打开,整个人就醉了。

《无悔追踪》也是谍战剧。但相比《暗算》《潜伏》和《悬崖》,这部谍战剧鼻祖又显得是那么不同。它充满正能量,又富有生活气息,它从不说服,但又充满说服力,丝毫不让人感觉肉麻。


九十年代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黄金年代,《无悔追踪》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播出的,首播是1995年。我不太记得第一次看到它是哪一年,肯定是在1996年前后,2000年之后还买过它的DVD重新看过一遍,而后多年未看。

几年来我的一位朋友经常提起这部剧,由于我很多年没有重温,他说到的一些细节我都淡忘了。这个国庆节前后,我花时间又重看了一遍,感觉出它更多的好来。

这部剧的剧情好。我从不爱看过于正能量的影视剧。很多此类作品违反艺术创作规律,充满虚假的说教意味,或者说那根本不是艺术,而是宣传。剧中的人物过于高大全,说出话来估计演员都不信,那怎么能演好呢?不能说《无悔追踪》里蕴含的正能量小,它不仅塑造出肖大力这样一个一丝不苟肩负使命的老民警形象,还通过展现国民党特务冯静波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从侧面表现一个新国家蒸蒸日上的面貌。

一个好人,周围人都说他好,连坏人都说这个人不错,那他就绝对是一个好人了吧?

不得不说,《无悔追踪》找到了这样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好故事。此剧是根据一部小说改编的,小说写作时有没有原型,我不太清楚。但我在某期读库上看过一篇文章,家住北京通州区的一户人家,解放后一直心甘情愿悄悄为海峡对岸办事,几十年间一家人命运多舛,波折横生。

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剧,观众看下来根本不会心生厌倦,因为它在嵌入宏大事件的同时又充满生活气息,塑造出连同两位主角在内十几个鲜活的重要人物。土唐刀胡同里的街坊四邻互助互帮,偶尔互相拆台,恩恩怨怨四十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黑发到白发,上演着说不尽的离合悲欢。这些人差不多都性格鲜明,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风风雨雨的裹挟下,体会不同的人生况味。


这部剧的表演好。能看到王志文和刘佩琦这两位实力演员同框飙戏,刻画人物从年轻到年老都那么准确到位,真是观众难得的福气。不知别人怎么看,观察王志文的表演,有时候还能感觉出那是王志文这位演员,而看刘佩琦扮演的肖大力时,我总觉得那不是演员演的,那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倔警察。

王志文和刘佩琦的合作,多年后在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也出现过一次。同为时间的艺术,但电影的容量毕竟不及20集电视剧,要说观众看同台戏看过瘾,还得通过此剧。

其他配角乃至小人物的表演,也都合适熨帖。岳秀清、孔琳、何冰、吴军、陶虹这些公认的好演员就不说了,这回我发现李丁老爷子的戏也实在有看头。他扮演的剃头包出场次数不多,但每次时代变迁他都摇头晃脑点评上几句,发出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喟叹,充满无奈,同时又带有喜感。

顺便说一下扮演冯抗美的李冰冰。她的出现多少有些意外。这是一部老北京题材的剧,大部分演员都是说着一口北京话的演员,唯独她来自东北。尽管李冰冰的表演也算出色,但如果北京味儿浓一些会更贴近人物。

这部剧的台词也好。好台词意味着合适的角色说合适的话,生动且准确。一文一武,冯静波和肖大力完全是两种人,听他们两个人的台词是一种享受。

肖大力是行伍出身,文化水平不高,性子直说话冲,他台词的最大特点是爱说民间俗话,比如“没有三十年不漏的大瓦房”,“我就不信他能滋出两丈的尿去”,“我就是坐折板凳熬干油,不查他个底儿掉我不姓肖”。

有位在运动中得到过肖大力帮助的人说起往事,肖大力早就把这件事忘了,对方说他曾安慰自己“干屎抹不到人身上”,肖大力听到这句话连忙点头,“这话倒像是我说的。”屎尿屁台词平时听来尽显粗俗,但从肖大力口中说出来,丝毫不觉讨厌。而且,他的话与人民教师冯静波文绉绉的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冯静波由王志文扮演也是找对了人,一辈子文质彬彬谨小慎微,偶尔露出峥嵘能把所有人吓一跳。我喜欢看冯静波老年时候的戏,王志文把眼睛一眯,见人含笑点头,走路慢悠悠的,两只脚略呈八字,真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老年时的样子。

另外王志文说台词的节奏也好,很多时候的断句和字眼重复,能让人体会出妙处,演员在说起那些台词的时候,应该是经过反复琢磨的。他的声音也独特,听到他最后那一大段信中的独白,感觉是在上一堂好声音的赏析课。多年前陆毅主演的《永不瞑目》上演,这部剧王志文没有参演,但其中的旁白来自于他,旁白出现的机会并不多,但那是该剧重要的一部分。

顺便说一下电视剧台词的录音问题。《无悔追踪》无疑是同期收音拍摄完成的,每个角色的台词都由演员在表演时说出并完成录制。这很正常,因为“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一个演员的表演除了表情和形体,当然要包括他的声音,那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而现在一些电视剧中主演的声音都来自后期配音,原因据说是录制同期收音不够完美,而后期配音占用大量时间演员给不出档期,只能由专业的配音演员代替完成。这,就是演员?


我还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不同寻常的转场镜头。一场戏中这个人问别人话,对方还没有说话,剧情马上转入另一个场景,这时说话的人貌似是在回答上一场戏中的问话,实则与其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巧妙衔接,又制造意外和笑点。

有人说《无悔追踪》是披着谍战剧外衣的年代剧,此话倒也不假。它的高妙之处在于,它既像很多谍战剧一样留给大家悬念,使观众始终不忘探寻一个秘密何时泄露,如何泄露,引发怎样的结果,同时它又让大家安于不那么急切地探究真相,因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个个充满魅力,剧情婆婆妈妈又不落入俗套,街坊间的家长里短同样吸引人,“谍战”的真相倒显得不那么重要。

它比《潜伏》和《悬崖》等谍战剧多了真实的生活气息,又比《金婚》和《一年又一年》等年代剧多了让观众一追到底的悬念感。

《无悔追踪》目前在豆瓣的评分是9.3,比同为谍战剧的《潜伏》还高0.1分,但这部剧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后者。这可能与它出现得过早人们有所忽视有关,没有赶上谍战剧爆棚的时间段。另外看报道说,因为题材关系此剧多年来还被雪藏过一段时间,这些年才获解禁。《一年又一年》是经典年代剧,豆瓣评分与《潜伏》持平,比《无悔追踪》低0.1分。


在我忽视《无悔追踪》的这些年里,曾多次在该剧一个重要拍摄外景地经过,我还近距离端详过那座建筑,但从来没有把它和此剧联系起来。2018年国庆节前我开始重温这部剧,画面中的那座寺庙越看越眼熟,想起来它应该就是我多次经过的拈花寺,就在鼓楼西大街附近。一查资料,果然是。

国庆节前再经过那里时,我专门在拈花寺前站了一会儿,脑补土唐刀胡同街坊邻居们聚集在那里时的场面。拈花寺,雍正年间命名时大概是取拈花一笑的意思。《无悔追踪》这样一部经典剧目,多年之后重看再重看,始终也能让我们脸上浮起笑容。



郑捕头


刷过好多:《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等。

现在又有一部新的我准备刷到手机烂了为止。不,烂了买部新的接着刷。

《陈情令》。

我因为太忙,没有同步追看《陈情令》,前天一口气追了20集。一边悔恨没有早点追剧,一边又庆幸不用苦等更新。

我当时看《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时候就有点小激动了,原来仙侠剧这么好看。我当时想可能没有比这两部更好看的仙侠剧了。

然而我错了,当我看到20集《陈情令》的时候,我大大滴激动了。我虽然比其他人看晚了几拍,但是我相信看过的人恐怕还沉醉于其中吧!

太好看了《陈情令》!怎么会有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花千骨》还要好看还要美的剧?用个成语来形容这部剧:美轮美奂!

这部剧从哪里看都是美的,名字美、人美、服装美、画面美、颜色美、情美、音乐美、剧情美……

名字美

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魏无羡、蓝忘机、阿离、泽芜君……莲花坞、云深不知处、金陵……这些如诗如画的名字充满了中国古风的味道。剧里乱一个人的人名地名都是那么美。

可是最最美的是魏无羡很认真很严肃给他的新武器取的名字“陈情”

人美

肖战主演魏无羡、王一博主演蓝忘机。两个盛世美颜的翩翩公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双双”。

服装美

一袭白衣、青衣颜色相宜、淡雅迷人。衣袂飘飘、仙气苒苒。有时候魏无羡也穿黑衣,更显得他身材玉立、俊朗无比。再加上他们绝美的容易,真的是仙人下凡,怎一个“美”字了得!

画面美颜色美

整个画面色彩淡雅如烟,白、绿、青色为主、红为辅构成次剧主要色彩,淡而不俗,艳而不妖。他们居住的地方仙境如画、青烟缭绕、山清水秀、真不愧是世外仙人世外仙居。

情美

魏无羡和蓝忘机的感情比白子画和花千骨,夜华和白浅的感情还要美美美。

喜欢看魏无羡“撩拨”一本正经的蓝忘机。他们一个聪明活泼、俊眉俏目,一个高贵冷艳,不苟言笑。虽然蓝忘机经常被魏无羡气得跳脚,但是他的心里应该是甜蜜蜜的。

魏无羡从那个一袭白衣的盛世美颜的翩翩公子向他走来,他的心里便只有他了!

蓝忘机那个一开始他就极其“讨厌”的人和他一起经历了生死,经历了那么多他的心里也容不下其他人了。

魏无羡蓝忘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音乐美

古风笛子、古琴为主的音乐优美动人,有远古遗风。

这个导演厉害,终于把古琴拍得像古琴了!

插曲动人,旋律动情!

剧情美

锄强扶弱,斩妖除魔。问心无愧。


影视坛主


爆笑小学生作文《过中秋》

秋高气爽,气爽秋高,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全家都喜欢过中秋节,我爸,我妈,我哥,我姐,我弟,我妹也全喜欢过中秋节,因为中秋节这天,我们全家能在一起合家欢乐的吃月饼。

今年中秋节,恰逢农历八月十五,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地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又飞去飞来,是那么的有情调,这情调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俩站在院子中央,抬着头,仰脖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说:“看呐,这边的月亮升起来了!”弟弟说:“看呐,这边的月亮也升起来了!”这时,在院子里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几乎全都异口同声地一起喊道:“看呐,东边的月亮真的升起来了!”

好大好圆的月亮啊,它既像一轮明月,又像一轮圆月,正在升起来!

我们在院子里高兴的简直就是高兴,没有人能说出这不是高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美丽而又美观的中秋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这天,正巧又赶上中秋节,真是双喜临门呐!

夜色已经很深了,深夜也渐渐的浓了,皓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光,我们全家都流连忘返,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依然兴致勃勃地在院子里看着那轮明亮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节,真是让人难忘啊,但愿明年八月十五,还能赶上中秋节!


姬如紫


我二刷三刷n刷的电视剧有很多,每个人喜欢的电视剧类型都不一样,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风格的电视剧?就根据我自己喜欢的推荐吧!

神 剧:《天道》

历史剧:《康熙王朝》

古装剧:《小李飞刀》

刑侦剧:《沉默的证人》(死亡日记)

社会剧:《人民名义》

家庭剧:《父母爱情》

悬疑剧:《神探狄仁杰》

军旅剧:《士兵突击》

谍战剧:《潜伏》

偶像剧:《流行花园》

我喜欢悬疑推理剧,所以刷的最多的应该是《神探狄仁杰》


狄仁杰系列已经推出四部,是我心中的经典,现在已经推出四部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剧了。剧情环环相扣、悬念环生,凶手不太好猜,演员演技精湛,角色深入人心。算得上国产悬疑侦探剧的巅峰了,每次都跟随狄国老的推理破案啊。编剧是钱雁秋,也是儿时的一部电视剧《西游记后传》的编剧,当时就觉得编剧的脑回路很大,但人物塑造的相当细腻,当时还体会不了这种深度,只能说是引人入胜吧。最经典的那句“元芳,你怎么看?”



史米莱


不请自来,推荐一部我忍不住二刷三刷、刷了又刷的国产电视剧

《青瓷》一、题材

青瓷虽然是一部以商战为背景的电视联系剧,但是细心的观众能发现,从第一集左达要跳楼,张仲平委托自己的外甥徐艺带着50万去谈判,到剧终时两人主动去投案自首,离不开的就是“钱与权的交易”。不管是主动为之还是被逼无奈,该剧从始至终贯穿其中、不可分离的一个关键词“贿赂”。以“贿赂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有,但没有任何一部能与此剧分庭抗礼。

二、雅贿

如果说以贿赂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少,那么以雅贿这么一个知之甚少的名词题上台面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雅贿”估计在座各位没多少能明白其中门道的:(1)做为普通百姓本身就是遵纪守法、平稳度日跟上层走动不是那么紧密。(2)即便是需要求人办事、请客送礼,有好多时候也不知道送什么。(3)就是知道送什么,人家敢不敢收还得另当别论。(4)收了礼,事没办成,回头你找麻烦,上头查下来,怎么能顺利过关。由此几点从古时就形成了雅贿之风,不可言喻,具体好处在此不便讨论。

三、商战

可能诸位看商战题材作品也有很多,但是个人觉得能像此剧把细节交待如此透彻的几乎没有。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本剧不可否认绝对是一部正面教材,看完之后观众对其中商人的精于钻研、官员的贪污腐败无不厌恶至极。但是正所谓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商言商,相信不少经商之人也能学到不少干货。

四、人生观、价值观

做人都得有底线,即便是为了生存也不能踏破政策红线,做人的底线。剧中候法官,丛法官,周副市长的政治觉悟、做人原则都值得点赞。他们之所以能抵御糖衣炮弹的侵袭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贫苦出身,靠自己的打拼一步步出人头地,再加上接受党的教育多年岂能轻易就被社会浊气腐蚀。即便是张仲平这样拉关系、傍靠山的“成功人士”最后也是良心发现,主动投案。

其实,本剧想要传达的远不是我所能理解到的这些,但是同《天道》相比较要浅显的多,不管站在哪个角度考虑问题让人看一遍就能有一遍的收获。所以能让我忍不住二刷、三刷。

感谢阅读,我是“剪辑基地”,欢迎下方评论,也希望您的关注,精彩影视视频每日奉上。


剪辑基地


我推荐一部电视剧吧,那就是在2016年由张萌,俞飞鸿和田雨主演的都市电视剧《小丈夫》。

电视剧讲述的是70后俞飞鸿和90后杨玏谈姐弟恋的故事,但是这部电视剧里,吸引我的不是俞飞鸿和杨玏他俩,而是张萌和田雨这对活宝夫妻的剧情,张萌在剧里饰演的是一个轻熟女,当的是摄影公司的老总,性感火辣,而她的丈夫田雨在剧中是摄影公司的副总,人老实,对张萌是一万个忠诚,可是因为夫妻两人工作忙,张萌又是个事业心极强的女人,又为了保持身材,一直不和田雨要孩子,这也算是田雨的一个痛点吧。



还有就是什么呢,张萌是个大女人,事业心特别强,能力也是特别强,所以很多业务上的事情都是张萌在打理,自然需要打扮的花枝招展,田雨看着自然是心怀醋意的,可是又拿不住张萌,看着特别搞笑。


推荐给大家看看这部都市轻喜剧吧。


欢乐影视圈儿


1、《小丈夫》;该剧真的很惊艳,起初对小贝种种幼稚的行为简直无法忍受,如果是我男朋友我觉得我绝对会和他分手不再回头。但成熟后的小贝的种种温情又会打动我,但现实毕竟不是电视剧,浪子不是这么容易会回头。小贝爸爸对姚兰他妈说的,我会请你跳支舞,感动到不行。



2、《好先生》;剧中每个人物都十分讨喜,连反一都十分精彩。多了一个妈,多了一个女儿,单身孤儿的治愈良药。演员基本都在本色演出,选角不能更成功。李文玲孙红雷关晓彤演技满分,江疏影集妖精耿直火爆可爱贤惠于一身人设简直完美。



3、《老爸当家》;剧里的故事线和套路在生活中可能更戏剧化,所以不觉得很扯。很喜欢张国立的角色——用自己的能力撑起一个家,比较理性地对待女儿们的私人问题;工作上为人谦和、对下属循循善诱。总之,对于我最近的状态而言,晚饭的时候看这个剧还是很解压、治愈的。



4、《我的!体育老师》;这部剧讲的是老夫少妻的故事,情节连贯可爱,关键是没有一些国产爱情电视剧中婚前婚后各种无聊的撕逼和狗血剧情。马克和王小米这对夫妻也被张嘉译和王晓晨完美的演绎了,演出了对爱情的一往无前的执着,挺好!



5、《我爱男闺蜜》;剧名蠢成这样但绝不是雷剧啊!又贫又温情笑泪并存,从导演到路人甲全员逗逼,每个角色都鲜活,编剧玩得一手好梗每当感叹终于逮到不免俗的桥段结果是峰回路转新玩法,这剧的自带弹幕简直多到遮住人脸。相看两不厌,唯有"骏"停"珊",一起升华成为更好的人这就很好。后头删减过多导致节奏乱了。



6、《大男当婚》;剧中对每段感情都认真,可是小感情像是泼出去的水,于是每天都过泼水节。没有那无节制苦大仇深的牺牲,没有好人坏人的天然界限。每个人更趋向于那个自然人,舒服,徐峥让剧上了一台阶,不那么喜欢的演员都顺眼了。说到底,在转换心情模式上,看剧是最经济的路。



6部值得二刷三刷的冷门电视剧,你错过就几部呢?


致青春剧场


电视剧很多,有的看个开头,有的看个三五集就弃剧了,有的只能看一遍,在播碰到了就换频道,有的能看两三遍,说两部吧:

1、大染坊。全剧讲述了清朝末年,一个底层百姓,一步一步走上工业印染的创业之路,用其侠肝义胆,爱国爱家,大智大勇特别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与日本人斗智斗勇,最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的故事。表现了主人公质朴,睿智,正义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剧中的其他人物也个性鲜明,真实,赵家两兄弟的帮衬,家驹的自知之明等等,都给剧情增加了色彩。演员的表演更是生活、自然,堪称一流。好的演员就是能让观众身在剧情中,和剧情同呼吸,共命运。

2、人间四月天。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电视剧,讲述了以徐志摩、林徽因等等真人真事在一个时期的感情故事。剧中大美的风景烘托了诗情画意的主题气氛,让人耳目一新,呼吸自由,心绪芬芳。黄磊的徐志摩演出了高度,深度和风度,演出了人物的精髓,在我的眼里,黄磊就是徐志摩,无人能超越。而周迅的林徽音,演出灵秀、纯净和知性之美,刘若英的张幼仪和伊能静的陆小曼也都恰到好处地赋予了人物应有的特质,是一部让人流连忘返的杰作!





杨欧


这么多年看过很多电视剧,大部分都是像泡沫剧一样,看过就忘,但有一部国产电视剧《最好的我们》,是我时不时就会忍不住去二刷三刷的电视剧。

这部剧是根据八月长安的同名小说《最好的我们》改编的,之所以会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这部剧的人物,情节,背景都很贴合我们的真实的高中生活,让观众有很强烈的带入感。
《最好的我们》是由刘昊然和谭松韵、王栎鑫主演的,这部剧不同于一般的校园偶像剧,没有那些狗血的剧情,没有特别甜蜜的男女感情线,只有学习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这部剧,喂饱了我们所有的怀旧情怀。


余淮和耿耿高中三年的同桌时光,平平淡淡却是最好的时光。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同桌,让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起上课,一起晚自习,忘记写作业的时候抄对方的作业,在考试的时候希望对方能给一点提示......

余淮与耿耿的高中,有军训,考试,作业,家长会,文理分班,让同样经历过这些的我们有了共鸣......

他们之间的藏在心里的暗恋,让我们想起读书时代那个偷偷喜欢着的人......

每一次看这部剧,都能回忆起高中时候的点点滴滴。毕业出来工作多年之后,会发现高中那三年,虽然每天都会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会担心成绩下滑,但也收获了很多纯真美好的友谊,那个时候的我们,天真善良,像生活在象牙塔里,无忧无虑,那段时光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可乐不加冰呀


王志文与左小青联袂主演的《天道》。

《天道》剧已经追了两遍,《遥远的救世主》也已拜读了两遍,我发现自己越是一头钻进里面去参啊、参啊,越是觉得这《天道》真的很神奇,它让观读者在看每一遍时都能产生新的领悟,它总是能源源不断的给参悟者带来新的启发。

《天道》只有一部,还是删减版的。但观看《天道》的人有千万之众,由于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成长的环境、人生的阅历、自身的文化属性、各自的领悟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观众都会从《天道》中看到各种不同的东西。

《天道》剧,有人把它看成是爱情片,被里面丁元英与芮小丹的灵魂之恋感动的稀里哗啦;

有人把它看成是商战片,被丁元英利用逆推思维去运筹帷幄、巧妙布局的本事所深深折服;

有人把它看成故事片,都是些别人的故事、虚构的人物、编造的情节、戏子的演绎,与自己无关,只能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我觉得《天道》更像是一堂能益智增慧、使人开悟的哲学课,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看观读者自己如何去消化和理解。

《天道》是一部真正的神剧,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好剧。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去解读,然后写出一篇颇有深度的人物分析,就像那些红学迷们看待《红楼梦》里的每一个人物一样。

前段时间我在微信里加了一个《天道思维讨论群》,群里微友们都自称是“道友”。大家在群里聊天论道,增益其所不能。

闻道有早晚,悟道需专攻。真心希望我的朋友圈里,有更多的人能成为我的道友,彼此的关系不再是从前的亲友、密友、学友、校友、战友、酒友、驴友、跑友、微友、网友…

看《天道》,读《天道》,悟天道。

人生悟道,悟道人生。

朝闻道,夕死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