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無論哪個年代,都有人會做蠢事。而越是矇昧落後的年代,人類就越容易“集體服毒”。


眾所周知,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是一種古老的劇毒。而宮鬥劇中最熱門毒藥鶴頂紅,就是一種含有較多雜質的三氧化二砷。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愛是砒霜,甜到憂傷,《水滸傳》中武大郎便是被砒霜所害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對這種毒藥避之不及的時候,有一群人卻偏偏愛上吃砒霜,他們也因此得名——“食砷者”(Arsenic Eaters)。而這一詭異的小眾行為,甚至還在19世紀掀起了一陣自服毒藥的風潮。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19世紀的歐洲,有一個不太惹人矚目的地區,名為施蒂利亞(Styria,位於現今奧地利 )。除了美景與美酒以外,當地最著名的便是那些以砷塊為食的俊男美女。


有時,這些砷塊會被成塊地吞服。有時,這些砷塊則會被研磨成粉末,灑在麵包和燻肉上食用,其中一些人還到了一餐不吃悶得慌的地步。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施蒂利亞地區的食砷者


據估計,這一古怪的癖好是在17世紀開始逐步蔓延的。當時,施蒂利亞的採礦業迸發著生機。


而埋在地下的礦石,通常會受到砷的影響,因而需要用燒煉等手段來獲取更純的金屬。在這個過程中,礦石中所含的砷便會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在煙囪壁處形成三氧化二砷的白色固體,也即我們所說的白砷、砒霜。因為煙囪內會冒出含砷的白色煙霧,當地人則將這些砷塊稱為“hittrichfeitl”,意為“白色的煙霧”。


為了防止煙囪堵塞,施蒂利亞人會定期剷掉砷塊,並加以利用。而這大多數砷塊的去向,便是落入當地人的肚子裡。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1851年,一名旅居此地的瑞士醫生馮·舒迪(Von Tschudi)便在醫學雜誌上首次介紹了這些食砷者。


那裡的人,多年以來一直堅持著攝入小劑量的砷。就像服用維生素片一樣,他們已經把這種毒物當保健品大量服用。


他們相信,男人長期服用砷片,可以強身健體,增加活力。對於女人來說,砷片則可以讓膚色變得紅潤粉嫩,體態更加豐滿動人。而施蒂利亞海拔較高,當地人還認為這種毒藥能讓他們在空氣稀薄的山上行走或工作時呼吸更順暢。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白砷,圖源:Public Domain


根據馮·舒迪醫生的最初描述,施蒂利亞人食砷也有個規律,就是愈發沉迷。起初,他們一次只吃不到半粒米大小的砷塊。維持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會根據自身感覺加大劑量。到後期,一些長期食砷者還會一次性服下了超過致死量的砷塊。


但奇怪的是,這些食砷者就像是對砷產生了耐藥性,並沒有受到致命傷害。其中一位60歲的老人,已有幾十年的食砷史,但其身體依然健壯,無不良反應。

更誇張的是,食砷者似乎還會對砷塊上癮。如果突然錯過一頓砷餐或降低了服用劑量,他們都會感到不適,出現諸如失眠焦慮、胃口不佳、嘔吐便秘以及痙攣性疼痛等戒斷症狀。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施蒂利亞婦女,圖源1873年7月19日,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以毒藥為保健品,在哪個年代都有發生,並不算稀奇。過去的人類,還曾大規模地往化妝品和日用品中添加入鉛、鐳等各種致命元素。但這群食砷者,卻在最大程度上勾起人類好奇心——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服用超過致死劑量的砷塊,卻又活像個沒事人?

砷以元素形式出現時,其毒性是很低的,因為人體不易吸收該元素。但當砷以三氧化二砷的形式出現,其口服半數致死量只有14.6mg/kg。對一個體重為50kg的成年來說,0.1克足以致命。如果純度夠高,一粒黃豆大的白砷就夠殺死一個人好幾次了。所以說,此事確實蹊蹺。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馮·舒迪醫生的所見所聞一經報道,便馬上引起了的轟動,當時全世界就一共有三十多家媒體雜誌都爭相轉載報道。


緊跟其後的,便是質疑聲。例如有人指出,醫生馮·舒迪(Von Tschudi)只是走訪和報道了當地人食砷的情況,並沒有食砷者進行排洩物的化學檢查,不能算數。


但很快就有其他學者開始了實地考察,他們訪問了當地的十幾個醫生都證實了施蒂利亞人食砷這一傳統的真實性,越來越多細節也被披露。到1875年,一位叫Knapp醫生還專門請來兩位食砷者做實驗,他們分別在大眾面前吞下了400毫克三氧化砷和300毫克的硫化砷。第二天這兩人仍健康地出現在人群面前,而尿液檢查也顯示他們確實服用了大量的砷。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不過這個實驗的說服力還不夠,現普遍認為施蒂利亞人對砷的耐藥性和上癮性,依然無法得到證實。


而當時的食砷者之所以沒有被毒死,很可能是採用了整塊吞服的攝入方式或是砷塊純度太低等原因。這些砷塊中的有效成分,只有極少部分能進入血液循環,更多是直接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而食砷者就是在這陰差陽錯下逃過一劫的。


至於他們對砷的依賴性,則認為是某種心理障礙如異食癖等,又或是一種純粹的習慣。到目前為止,發生在食砷者身上的種種謎題仍未徹底解開。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但無論事情的真相如何,這群食砷者確實在19世紀掀起了熱潮。各大媒體的熱烈報道後,很快就出現了一系列的模仿行為,而施蒂利亞的俊男靚女便是最好的廣告。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針對女性的砷產品廣告


而維多利亞時期也出現了各種含砷健品和美容產品,商家還會在廣告中以施蒂利亞的食砷傳奇為噱頭,鼓勵消費者外敷內用各種含砷產品。


其實當時的歐洲,還流行著另一種主動服砷的形式,那就大名鼎鼎的福勒氏溶液(Fowler's Solution)。這一配方是由英國醫生Thomas Fowler獨創,主要成為亞砷酸甲,號稱能治百病。而在食砷風潮的推波助瀾下,這種富勒氏溶液更加受歡迎了。


幻想著自己也能通過食砷變強壯或變漂亮,這些人彷彿忘記了砷的毒性。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福勒氏溶液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事實上,長期服用砷確實會讓人面色紅潤。但這當然和健康沒半毛錢的關係。原來是砷能在肌肉組織中滯留引起水腫,並能使毛細血管舒張使皮膚泛紅。而這也正好解釋了施蒂利亞女性潮紅浮腫的面部以及增加的體重。


但如果長期服用砷塊,他們很快就會出現各種慢性砷中毒的症狀,如皮膚變黃並逐漸發展成鱗片狀的棕黃色老繭,也被稱為砷角化病。此外,慢性砷中毒者的頭髮也會大片脫落,指甲出現白線。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砷角化病的特徵,砷劑進入體內後與含硫基的蛋白質結合,表皮角蛋白因含有較多巰基,故含砷量高,同時由於砷劑抑制了巰基的活性而使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加,因而可產生較多的黑素。此外,人體中的酶也含硫,所以砷也破壞酶的功能讓人中毒。


再加上砒霜特殊的防腐作用,食砷者死後也是一個奇觀。施蒂利亞的傳統喪葬儀式就包括這麼項內容——在入土12年後再將屍體從墳墓裡挖出。因為那裡的墓園用地十分緊缺,所以要將死者的屍骨轉移到別的地方,如地窖等埋葬,這樣騰出來的墓地就可以為他人所用了。


然而因為食砷者的屍體通常都會保存完好,即便是12年後再起墓,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依然能看清他們的模樣,將他們辨認出來。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詹姆斯·馬什(James Marsh)在19世紀30年代才發明了用於檢測砷的馬什測試法


其實,在這股食砷風潮之前,人們是知道砒霜的毒性的。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毒藥,砷被用來殺人的歷史的比用作保健品要長得多。而在砷的化學檢測手段還未出現之前,砷甚至稱得上是一種“完美毒藥”。

首先,砒霜是沒有味道的,其溶於水後也只會讓水變得稍微有一點點甜,因此受害者並不容易發現自己被下了毒。


其次,砷中毒的症狀很容易被忽略以及與其他病症混淆,如腹瀉、嘔吐等。但最重要的,還是砷的無處不在,就算是平民百姓也非常容易獲得。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劇情中的實驗,一鍋糖水和一斤砒霜比芝麻糊還要糊。砷可溶,但不算易溶,在冷飲中容易產生沉澱,所以一般需要投毒於熱飲。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各類金屬的需求就大幅上漲,而副產品三氧化二砷的產量也水漲船高。為了變廢為寶,實業家也將這些有毒的白色固定制成老鼠藥、臭蟲藥等產品獲利。


價格低廉的砒霜,因而也走進了千家萬戶。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投毒案子的急速攀升。愛丁堡大學的毒理學教授就將砷描述為“最常用於謀殺的毒藥”


然而諷刺的是,另一方面,民眾卻又將這些毒物大量地用在了美容和保健上。也就是說,他們明知這玩意的毒性,但依然前赴後繼地主動服毒,簡直匪夷所思。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1861年的插畫,砷的死亡華爾茲,當年的綠色舞會衣服往往也含砷。圖源:Wellcome Library, London/Courtesy Bloomsbury


而在投毒和食砷的並駕齊驅下,那個年代還誕生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專有名詞——“施蒂利亞辯護”。如果受害者有食砷的習慣,那麼辯方就可以利用這一漏洞作為開脫罪責的論據。再加上檢測手段的不發達,人們也很難說清楚這死者是主動服毒,還是被投毒的。


例如,阿加莎·克里斯蒂在《陽光下的罪惡》中,就設計了寡婦一角。正因為有個喜食砷的丈夫,她才在謀殺審判中因“施蒂利亞辯護”被無罪釋放。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The Arsenic Eaters of Styria.Scientific American.1869.10.02

約翰·埃姆斯利.致命元素:毒藥的歷史[M]畢小青,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凱瑟琳·哈卡普.阿加莎的毒藥[M]姜嚮明,譯.灕江出版社.2017

Derek Doyle.Notoriety to respectability: a short history of arsenic prior to its present day use in haematology[J].BJH.2009,145(3):309-317

W. Martin Wallau.The Phenomenon of the Styrian Arsenic Ea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Chemistry, Toxicology, and History of Science-"Strong Poison" or "Simple-Minded Reasoning"? [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4,54(52):15622-15631

https://www.tsu.tw/edu/2024.html

把砒霜當補品,這個民族還掀起了19世紀最荒誕的“服毒”風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