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1287年“保安觀碑”上的澄城元朝进士权纲

陕西通志九卷上记载:权纲,金,明经科进士,澄城人。据1287年张志隆写的“保安觀記 ”记载,权纲为1296年去世的重阳宫主李道谦写了墓誌,元军占领金国所属的三秦之地是1230年,据此判断,1230年的权纲未必出生,所以,陕西通志上记载的权纲考取进士的时间“金”朝,应该是“元”朝。

一、原文

保安觀記

至元二十四年六月建,在安里村觀內。

東蜀張志隆撰文,竇邦傑正書篆額。

嘗聞道一也,而有異焉。杳冥恍惚,無像無形。斂之不盈握,舒之滿六合,此天道也。濟人利物,拯急扶危,審六氣之盛衰,察三部之遲速,此人道也。天道根於鴻濛未判之前,道祖闡開,以示修真之法,涉於虛無。人道起於嗜欲交興之後,岐黃答問,以著衛生之書,該乎實用。天人二道,趨向不同,虛實殊塗,識見各別。巢由志在虛無,視人道若談河也。盧扁志在實用,視天道猶畫餅也。憶前乎二者,冰炭不入,安得而可兼行哉?雖然,余於孫韋二公若有得焉。披簪冠,封真人,是樂天道、慕虛無而得名也。業砭劑,號藥王,是樂人道、施實學而得志也。孫韋之後,寥寥千百載之下,古澄海容子李先生其殆庶幾乎!先生諱道謙,字受之,世業詩書,以醫藥為生。自經厄運,捨俗出家,

禮寂照通元王真人為師。累功積行,出處語默,生平梗概,進士權綱所撰《白雲觀記》及《墓誌》詳之,茲不復贅。白雲觀在陰北社之南,山深地僻,水潔泉香,花木交映,宛若蓬萊。實遁跡棲真、養浩頤神之佳趣也。掌教清和真人特書保安,以易其名。未遑揭示,而海容仙蛻,所度弟子而不得詳。知其名者,蘇志和順卿、白志真元卿,親炙日久,精傳其業,一方老稚有屙恙而獲安者,均拜二公而荷更生之賜,所謂青出於藍而青於藍者也。由是大得衛公子荊苟美之譽,復有季康子所患之憂,乃相謂曰:易不云乎,君子思患而預防之。昔聞葛老移居,慮有岩頹之禍,果如其言。方獲保安之福,吾二人當踵前人之志,以述保安之名。於是別議興建,以為白雲下院。擇處仁之地,而未有決。適有里人白順來獻其地,以為福田,然險隘不足尋。買張氏之地,連接荒田,就為園圃耕桑之便。既有成緒,迺購財木,陶瓦壞磚,營修大殿,設像儼然,東西廊廡,藥圃賓館,齋廚廥庫,台榭三門,悉皆壯麗。則以保安顏之,可為巨觀矣。旦夕之間,仰祝聖人之壽,中心願也。興是役於中統之庚申,迄今廿餘年,能事斯畢。方欲刻石以紀始末,無何,蘇志和以厭世,主是觀者,惟志真爾。圖恢故業,好結良緣。解驂求憩者,祇接不厭。因患告治者,散施有餘。談經論道者,時時見訪。寬衣博帶,煮茗抨棋,熙熙然如登春台之樂,則無負保安之名焉。丁亥仲夏,謁記於余,謹錄其實而繫之銘曰:大道芽蘖,胚胎自天。孰闡其妙,始於元元。道寓於術,醫藥是先。孰開其端,肇自軒轅。難疑答問,著書立言。設方示訣,亙古流傳。相沿相襲,寧無人焉。參透機元,孫韋二仙。出入是門,二者得兼。烏兔飛馳,幾經變遷。守道遵業,海容之賢。興起白雲,爐飛篆煙。藥寮丹灶,榱甍相連。繼有生徒,輝映後先。曰蘇曰白,踐跡綿聯。改建新觀,善鄰捐田。功德巍巍,越後冠前。保安之名,敘復故緣。清和墨蹟,筆力如椽。永鎮觀門,望之儼然。仰祝皇圖,億萬斯年。

(咸豐《澄城縣誌》)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3頁。)

王宗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硕士。

考证1287年“保安觀碑”上的澄城元朝进士权纲

澄城县尧头古镇


二、分解

保安觀碑 作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尝闻道一也,而有异焉。。。

巢由(尧 时隐士)志在虚無,視人道若談河也。。。

雖然,余于(药王)孙(思邈)、韦(慈藏)二公若有得焉。披簪冠,封真人,是樂天道,慕虚無而得名也。业砭剂,号药王,是乐人道,施实學而得志也。孙、韦之后,寥寥千百載之下,古澄 海容 (弟)子 李先生(道謙),其殆庶几乎(学的大概差不多了吧)!先生諱道謙,字受之,世業詩書,以医药爲生。自經厄运,舍俗出家,礼寂照通元王真人爲師。累功積行,出处语默,生平梗概,進士權綱所撰《白雲觀記》及《墓誌》詳之,兹不復赘。

白雲觀在阴北社之南,山深地僻,水洁泉香,花木交映,宛若蓬萊,實遁跡棲真、養浩頤神之佳趣也。(全真教第六代)掌教清和真人(尹志平1169----1251)特書「保安」,以易其名。未遑揭示,而海容仙蜕,所度弟子而不得詳。知其名者,蘇志和順卿、白志真(姬志真?)元卿,親炙日久,精傅其業,一方老稚有疴恙而獲安者,均拜二公而荷更生之賜,所謂青出于藍而青于藍者也。

由是大得衛子荆苟美之譽,復有季康子所患之憂,乃相謂曰:「《易》不云乎?君子思患而預防之。昔聞葛老移居,慮有岩頹之禍,果如其言。方獲保安之福,吾二人當踵前人之志,以述保安之名。」于是别議興建,以爲白雲下院。擇處仁之地,而未有决。适有里人白順來獻其地,以爲福田,然狹隘不足尋。

考证1287年“保安觀碑”上的澄城元朝进士权纲

尹志平1169----1251


买張氏之地,連接荒田,就爲园圃耕桑之便。既有成緒,迺購材木,陶瓦坏砖,營修大殿,設像儼然,東西廊廳,药圃賓館,齋廚庫,台榭三門,悉皆壯麗。則以保安顔之,可爲巨觀矣。旦夕之間,仰祝聖人之壽,中心願也。興是役于中統之庚申(1260年),迄今廿餘年,能事斯畢。方欲刻石以紀始末,無何,蘇志和以厭世,主是觀者,惟志真尔。圖恢故業,好結良緣,解胗求憩者,袛接不厭。

因患告治者,散施有餘;談經論道者,時時見訪。寬衣博帶,煮茗抨棋,熙煕然如登春台之乐,則無負保安之名焉。丁亥仲夏(1226年),謁記于余,謹錄其实而系之銘。曰:大道芽药,胚胎自天。孰阐其妙,始于元元。道寓于术,医药是先。孰开其端,笔自軒轅。杂疑答問,著书立言。設方示訣,亘古流傳。相沿相袭,宁无人焉。參透機元,孫韋二仙。出入是門,二者得兼。烏兔飛馳,几经变迁。守道遵業,海容之賢。兴起白雲,爐飛篆煙。药寮丹宠,榱甍(椽瓦)相連。繼有生徒,輝映後先。日蘇日白,踐跡(踩着前人的足迹)綿聯。改建新觀,善鄰捐田。功德巍巍,越後冠前。保安之名,叙復故緣。清和(掌门人尹志平)墨跡,筆力如椽。永鎮觀門,望之俨然,仰祝皇图,亿万斯年。

考证1287年“保安觀碑”上的澄城元朝进士权纲


文中人物的年代分析 :

王重阳,全真教创始人,(1128---1170年),传马钰(1123年-1183年),马钰传尹志平(1169---1251),尹志平传李道谦(1219—1296)

百度李道谦,(1219—1296) ,77岁,字和甫,开封人,金末元初全真教道士。父李诗孟,母游氏。天兴二年(1233)出家为道,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元年 (1242) 西游到陕西,拜全真道祖庭重阳宫住持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志道 ( 善庆 ) 为师。于志道(马钰弟子)以其为道门贤才而器重,倾自己所学传授李道谦。四年后李道谦随于志道在陕甘弘扬全真道。蒙古海迷失皇后称制二年 (1250) 于志道羽化,李道谦不负师教,依旧十分勤勉地弘道。师承关系是:王重阳——马钰——于志道——李道谦。比较清晰。再看【保安觀記】中:“古澄海容子李先生其殆庶幾乎!先生諱道謙,字受之,世業詩書,以醫藥為生。自經厄運,捨俗出家,禮寂照通元王真人為師。” 此中的李道谦,王重阳徒孙,但是:“海容子李先生,先生諱道謙,字受之”,与百度上的“字和甫,开封人,金末元初全真教道士。父

李诗孟”不符?那边出错了呢,笔者觉得还是百度上的关系更清晰。(李)海荣无考,字 受之应是字和甫。有异议的可以提出参考。

保安觀記】中:“(李道谦的)累功積行,出處語默,生平梗概,進士權綱所撰《白雲觀記》及《墓誌》詳之,茲不復贅。”,按照原文的意思,进士权纲为李道谦撰写了墓志,那么权纲迟于李道谦去世的1296年,这里记载的进士权纲,与陕西通志上澄城权纲是同一个人,陕西通志上记载权纲是金国明经科进士,澄城人。金国西安是什么时候被元朝夺取了呢?1222年11月,蒙古将领木华黎率军先后占领金国的同州(今陕西大荔县)、蒲城。1230年6月,蒙古军破金京兆(今西安市);10月占领同(今大荔县)、华(今华县)等陕西东部;次年4月占领凤翔,8月破凤州(今宝鸡西南),占兴元(今汉中)、洋州(今洋县)。假设权纲在金国丢失西安的前一年1229年中进士,那也是1209年之前出生了,等李道歉去世,权纲也差不多100岁了,所以,权纲不可能是金国的进士,应该是元朝初期的进士,陕西通志第九卷上写错了朝代。假设权纲生于1240年,那么撰《白雲觀記》时候,就早于東蜀張志隆撰【

保安觀記】的1287年,或许是1280年,则40岁,正是盛年。撰写李道谦《墓誌》时候是1296年,则56岁。约1240——1310年。

考证1287年“保安觀碑”上的澄城元朝进士权纲

权家河村权雷刚保存的族谱


那么,权纲和段庄始祖权恩的关系呢?

前面有文章,通过明初南乐知县权仕安的记载年代,推算他的五代祖权恩的关系。澄城县志记载:

权仕安,字惟甯(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由人材授大名府南乐知县。此属他新进仕途,计算约30岁,则他生年在1360年。当时医疗条件差,战乱多,为了保证人口最大化,结婚比较早,一般男的在17岁前,我们按照平均22岁算,上推5代是110年,1360—110=1250年,权恩出生于约1250年。在历经五代的基础上来推算,误差不会大。所以,权恩绝对不会是1125年从山西迁到澄城药铺头的始祖。权纲会比权恩年纪要大,辈分比权恩高一辈,或者平辈。权纲居住在药铺头,不是段庄,所以,在段庄西二分谱里面,虽然前面12代历200多年的先祖都记载的很清楚,但就是没去记录权纲,非不知也,权纲实在不属于西二分世系。也不属于权家河或者南河系。金元时期,崇尚科举,但是他们本族的人科举有照顾,录用的汉人并不多,从元史和各地县志、府志可以看到金元进士中汉人的录取情况。

考证1287年“保安觀碑”上的澄城元朝进士权纲

药铺头位置,在澄城县城西北方向25公里


道士,与丹药和治病救人有关。而澄城药铺头先祖,从山西一来就是开药铺,治病救人,而后一直传承下来,是谓“医户”,在同州府地区颇有声望,家族中因医积累了财富、积累了官家人脉,因而入学入仕的族人颇多。渭南地区在金元时期,庙宇道观非常多,元朝僧人与道士的地位较高,受皇家器重。所以,当地权纲这支权氏家族与终南山王重阳的道教系历代后人的关系,都是非常交好,属于世交。元初的进士稀有,权纲必然是做官的,只是在哪里任职目前还没不清楚,至少是知州一类至少六品以上官员。那么,权氏家族的进士权纲于1296年为终南山上重阳宫的宫主李道谦写墓志也就不足为奇了。

考证1287年“保安觀碑”上的澄城元朝进士权纲

位于户县的重阳宫中留存了元朝碑林,或许能找到权纲的印记


说明:考证家史,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如果家史详明,人物世系严整,自然少了麻烦。但是,往往很多家史都是零星的信息,需要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还要排除掉家谱里面不实之处的干扰,所以,需要史料、碑铭、地志,等等各方面的资料信息高度吻合,互相印证。因为资料的获取是个长期过程,笔者在搜寻新资料的时候,也要初步整理一下现有手上的资料,做出一个初期的假设方向,而后再根据新的资料不断完善。所以,每次发布的论证文章,都是讨论稿,是一种思路。每次发布的内容,与前期有任何冲突的地方,都是以最新发布的信息为准。有些人可能会疑为改来改去的没有定数。这个定数不是笔者来确定的,而是分支自己的族群们来确定的。分支可以认错误的,也可以认正确的。错误和正确在于分支的族群们一念之间。考证文章都是个人观点,并非出书修谱,而是为了推动寻根溯源。一切修改,都是为了更准确,离实事更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