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听到几个妈妈在培训班门口聊天,一个妈妈感叹,孩子学习兴趣似乎越来越弱了。另一个妈妈也感叹,孩子对学习这件事一点都不热衷,所以成绩也总是平淡无奇。这时,一个妈妈表示,学习哪有那么多的兴趣,我们当年也不是一样,认真学习哪是因为感兴趣,只是知道必须这么做而已,要求一个孩子对那么多科目都感兴趣,也实在是难为他们。

话听起来确实也是有道理的,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也确实是少,更多时候,孩子们只是知道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像是非道德,深化在心中而已。

但其实不然,兴趣始终还是指导学习最重要的方式.

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在我们尤其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始终重视兴趣的培养。

首先,兴趣是可培养的。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便会认为自己对此无能为力,于是便想着用强压的方式来促进孩子的学习。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长大了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且把工作中的不如意归结为没有兴趣。而实则孩子并非是没有兴趣,只是他没能力发现蕴藏在学习中的乐趣,如果此时父母做了正确的引导便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不要打压孩子的兴趣。

在孩子两三岁开始就已经萌发出探究精神,他们极爱向父母提问,而问题也是千奇百怪。此时父母对于孩子的问题草率敷衍的话,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探究精神,从而阻断孩子的兴趣发展。

在电视剧《小惊喜》中,我们就看到英子的妈妈因为高考对英子搭乐高和探究航天的兴趣进行打压,最终让英子对学习甚至人生失去兴趣。

再次,坚持平等对待孩子的兴趣。

父母容易以成人世界里的规则要求孩子改变或培养兴趣,比如现在流行编程,就带着孩子学编程,认为这个以后能够让孩子不会落后于人。但实则如果不顾孩子自己的兴趣,肆意去修正干涉孩子的兴趣点,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对于兴趣的研究,目前科学家们认为

多巴胺奖赏是兴趣产生的重要前提

多巴胺奖赏指的是,我们一个叫杏仁核的大脑部位,它会产生、识别并调节情绪,还会控制学习和记忆。当遇到兴奋的物体或事情时,杏仁核就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化合物,多巴胺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让人产生兴奋快乐的感觉,这也便是多巴胺奖赏。

因此在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过程中,父母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尽量在轻松愉快地情境中学习。

1.不给孩子压力,创造兴趣培养的土壤;

朋友的女儿刚上一年级,朋友觉得心很累。因为孩子的作业总不能达到朋友的要求。比如老师要求的抄写,朋友看到孩子不合格的字便挑出来直接擦掉重写。刚开始孩子也认为应该改正,但久而久之,孩子写作业变得很有压力,她试着努力去适应妈妈的要求。但在这过程中,孩子也逐渐变得不耐烦,甚至不想写作业了。

这就是典型的压力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的例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有好的情感体验与刺激,原本不排斥学习的孩子也逐渐失去兴趣,即使偶尔因为完成出色得到的嘉奖也无法激发出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2.寓教于乐,创造情境,激发兴趣的产生;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根据兴趣产生的条件、持续时间和对个体的影响的不同,兴趣可分为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

情境兴趣被认为是由环境中某些条件或刺激所引发,是一个相对被动的、短暂的情绪状态。情境兴趣的产生会引起个体反应倾向的变化。在情境兴趣被激发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会指向某些环境中引发了情境兴趣的刺激,同时,他还会表现出一些相关的探索行为。

卡尔博士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描述过自己引导儿子读书做过的一些小技巧。他在讲故事的时候,总是绘声绘色,运用夸张的表请,形象生动的语言,各种丰富的手势,甚至有时候站起来模仿故事人物以此来推动情节发展。他儿子听得入了神,常常经不住跟他手舞足蹈起来。但是卡尔博士总是讲到最有趣的地方就打住,并告诉儿子这个故事在哪本书中,鼓励他在阅读中寻找乐趣。

卡尔博士运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寓教于乐,在他营造的这种有趣欢快的情境中,孩子的兴趣被刺激,继而引发了学习的兴趣。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3.带孩子观察事物,让孩子善于提问,刺激兴趣的发展;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最重要一点是引导孩子学会提问。有了问题,便会激发出孩子的好奇心,继而有了兴趣去探索结果。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卡尔博士就讲过他非常重视儿子的提问。只要在散步时儿子对某种事物比较关注或有疑问,他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但他从不对儿子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从不事先告诉他哪些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些是动物学上的问题。

我们的父母比较习惯向孩子提问,孩子回答的好便觉得孩子学得好,有进步;学得不好,便用语言或物质来激励。总之不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这就让孩子的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4.不打扰孩子独自探索的乐趣,培养专注力,延长兴趣时间;

兴趣的另一种类型便是个体兴趣。它指的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不断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持久且与某一特定主体或领域有关的动机取向或个人倾向,它与个体自身的特点有关,以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经历体验等资源为基础,当环境中的刺激与个体拥有的这些资源有联系时,个体兴趣产生。

这也提示我们,当孩子兴致勃勃独立玩耍的时候,父母不应打扰。很多时候,父母看到孩子玩尤其一个人玩得时候,不是赶孩子去找小伙伴就是激励他去书桌前学习,这实际是阻碍孩子形成个体兴趣的行为。当孩子能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那正是他专注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兴趣培养的时机。此时父母应当退却一边,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等孩子向父母求助时,再提供适度帮助。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是父母给错了压力还是天生如此?

总之,兴趣的培养,无论是学校或者家庭教育,并不是几节课,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它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由内而外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坚持、去重复、去一而再再而三的引导。而兴趣的发展,是一种肆意生长的过程,父母只有灌溉好泥土,细心呵护,不随意干扰,最后才有机会收获参天大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