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射程對比:美國是12500公里,俄羅斯16000公里,我們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戰略導彈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水平的重要武器,它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現在世界上也只有5個國家真正意義上擁有了洲際導彈,這五個國家就是我們常說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雖然說近年來印度也在加快步伐打造本國的洲際導彈,但讓印度人沒想到的是這種技術並不能通過金錢購買,因此現在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進行研製。

二戰後美國在軍事和經濟領域一直保持在多其他國家絕對領先的優勢,並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世界大國。而在洲際導彈方面,美國人的武器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去。美軍現役的民兵3雖然說是上個世紀的產物,但隨著美軍對其不斷升級改造,這款導彈仍然是寶刀未老。

導彈射程對比:美國是12500公里,俄羅斯16000公里,我們是多少?

據瞭解,美國民兵3洲際導彈在在服役之前的兩年時間中,共進行了25次的試射工作,其中與17次發射均成功命中目標,而根據此前美國軍方所披露的消息顯示,美國的民兵3導彈是一款陸基洲際導彈,該導彈採用的發射平臺是地下發射井,其最大射程可達到12500公里。

導彈射程對比:美國是12500公里,俄羅斯16000公里,我們是多少?

跟美國洲際導彈發射方式不同的是,法國的M-51導彈是一款海基遠程彈道導彈,是當初專門為海軍潛艇部隊專門量身打造的!與美國幅員遼闊的疆土相比,法國的戰略縱深是非常的狹小,因此這也是法國選擇海基發射的一個重要原因。據瞭解法國M-51洲際導彈的最大射程可達到13000公里。

導彈射程對比:美國是12500公里,俄羅斯16000公里,我們是多少?

而作為島國的英國,其現役的洲際彈道導彈同樣也是採用海基發射,其原因相比跟法國相似。而三叉戟卻並非是英國人自主研製的,而是當時美國送給英國的。雖然說三叉戟在射程上略低於民兵3,但其射程仍然達到了10000公里左右。

導彈射程對比:美國是12500公里,俄羅斯16000公里,我們是多少?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俄羅斯,俄羅斯在軍事力量方面是僅次於美國的存在,其現役的R36M導彈從服役到現在共進行了150多次試射,其中有146次都精準命中了目標,其性能可以說是相當的穩定;同時這款導彈也做到了對世界上所有目標都能進行全部覆蓋,其射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6000公里。

最後我們在來看一下我國的戰略洲際導彈,在我國現在現役的洲際導彈有有兩款東風31與東風41,其中東風31射程可以達到11270公里,而東風41射程更是可以達到14000公里,其威懾能力大家也可想而知。但我們都知道,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奉行和平崛起的戰略方針,而和平崛起的背後是需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做後盾,只有實力強大才能夠維護更大的和平!

導彈射程對比:美國是12500公里,俄羅斯16000公里,我們是多少?

說到這裡,不由得慶幸生活在一個和平、不用擔心外敵入侵的國家是多麼重要。遙想過去,我們國家的土地上,也有強盜橫行,他們瓜分一切能瓜分的,肆意殺害我國軍民。然而,現在這種悽慘的情景,卻已經不會再發生。

因此,有一個強大且正在強大道路上越走越遠的祖國是多麼的幸運,生活在當今中國的人們,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戰火,能過上安穩平靜的日子。而這背後,是有很多人的付出,特別是軍工人員們,他們以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殫精竭慮研發出一款款先進的武器,保衛著祖國的安寧。

而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軍工領域貢獻突出的科學家們,無一例外擁有著紮實的數學功底,因為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理工科尤其如此。只有數學根基打得牢,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遠。這一點,從以兩彈元勳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們身上,就可以看出來。

當初研製原子彈、氫彈的時候,沒有計算機之類的工具,他們只能用紙筆手動計算龐大而複雜的數據,而就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項重要的任務,創下了世人眼中的奇蹟。如果沒有紮實的數學功底,能做到這樣嗎?或許有人會說,時代不同了,中國已經有了計算機等先進工具,可數學並不僅僅是計算那麼簡單,我國物理諾貝爾獎得主就曾說過,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只有以數學思維進行嚴密的邏輯驗證,才能將一些猜想變為現實,做到“科學”。

導彈射程對比:美國是12500公里,俄羅斯16000公里,我們是多少?

所以,數學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來了,在如今的和平時期,都有很多能夠安心學習的孩子苦惱該怎樣學好數學,那麼在民國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為什麼會湧現出如此多的數學大師以及數學功底紮實的其他各領域的科學家呢?

這和民國時期對數學教育的重視有很大關係。前面提到過,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在民國這個戰亂的年代,見識過太多生離死別的人們,都想造出先進武器趕走侵略者,想著“科技報國”,自然而然的,在這樣一批有識之士的推動下,民國數學之風盛行,也就出現了很多數學教育名家,其中有一個十分出名的,叫劉薰宇。

劉薰宇是著名的數學教育家,長期的數學教育生涯,讓他明白了興趣才是學習最好的方法,於是就發揮自己講故事的天賦,結合豐富的數學知識儲備,打造了一個個充滿趣味性、知識性的短故事,讀者通過層層深入、脈絡清楚的故事,就能一步步瞭解故事中蘊含的數學知識,不知不覺中,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主動了解為什麼會這樣。

這種獨特的“故事教學法”,讓他深受歡迎,也讓他成為很多大師的“引路人”。因為他的作品,就是能讓人對數學這種枯燥的知識產生濃厚興趣,而其中所講的知識,也足以讓讀者找到開啟數學大門的鑰匙。讓很多孩子看後不僅感慨,“原來數學還能這樣學”。這套書非常適合五六年級的學生和中學生閱讀,它能幫助學生輕鬆學會課堂上聽不懂的知識,也能一步步教會學生數學的解題思路和學習方法,這不僅是能在當前提升學生成績,還能給孩子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