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類的精神與動物的本能區別在於, 我們在繁衍後代的同時,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對於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今天看我不罵死你!你這個小混蛋,非要逼我展示我的博學!",幾乎每天晚上10點鐘,當我關燈休息的時候,總是能聽到對面鄰居家傳出類似的話。聽聲音是一位30歲左右的女人,態度惡劣,語言偏激,幾乎各種髒話都會脫口而出。在整個30分鐘之內,只能聽到女人的叫罵聲。不多時,我聽到物業保安在敲門詢問情況,具體原因倒是沒有聽清楚,之後鄰居便安靜了下來。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第二天晚上,鄰居家又傳出不堪入耳的髒話,就連我家孩子都隱約聽得到。孩子天真地問我那些話是什麼意思,我打發她回屋看電視。難道鄰居是話劇演員?可話劇也不可能寫這麼多髒話呀?那種火冒三丈的怒罵,加上難堪的詞彙,使我產生了好奇心。我整理下服裝,敲開了鄰居家的門,打開門的一瞬間我才知道原因。原來鄰居正在訓斥孩子,孩子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不停地擦著眼淚。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鄰居告訴我說孩子今年7歲了,去年被奶奶帶了一年,今年夫妻兩人都在家附近上班,就決定親自照顧孩子。可沒曾想,原本乖巧懂事的孩子,竟然變得調皮搗蛋。在學校不認真聽講,上課和老師頂嘴,和同學打鬧。老師訓斥幾句之後,在課間拆了老師坐的椅子。同學責怪了幾句之後,孩子和同學大打出手,說同學多管閒事。老師懲罰孩子站著聽講,孩子直接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鄰居知道此事之後,孩子回到家中後,便問孩子事情的緣由,孩子卻說"不關你事"。接著便回到房間玩手機,作業都不寫。鄰居原本就是個急性子,看到孩子的叛逆,就決定使用強硬手段。她揪著孩子的耳朵,將孩子"拖"出了房間,命令孩子坐下,質問孩子事情的經過。孩子卻不耐煩都說:"黃臉婆,我在學校怎麼樣,關你什麼事啊。"怒火中燒的鄰居扇了孩子一巴掌,孩子依舊無動於衷。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知道孩子是個倔脾氣,打他沒有任何的效果,鄰居便決定採用"心理攻擊"。開始訓斥孩子,故意是各種難聽的話,"你怎麼像個畜生一樣!爹媽白養你這麼多年!你是狗改不了吃那個嗎!說話啊!你是啞巴嗎?老孃生你的時候可不是聾啞人醫生負責的!今天非要罵死你這個白眼狼!"幾句"惡毒話的說出,孩子竟然留下了委屈的淚水。但孩子始終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說自己做了該做的事情。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你做個屁的正確事情啊你!拆老師椅子,和同學打架,你以後就算去要飯也會和人家搶!小小孩子不學好,學會耍流氓,就你這樣,當流氓都沒人要你!"鄰居難得找機會宣洩自己心中的不滿,老公在一旁相勸,卻也是無能為力。孩子聽到媽媽的這番話,情緒愈加激動,然後起身哭喊道:"好,我錯了,我錯了還不行嗎!"說完孩子哭著跑進了房間,今後的一個星期,孩子沒有和父母說過一句話。


其實,孩子經常被責罵,心理會產生變化,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被責罵之後,出現這兩種反應,家長就要注意了。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一:孩子下意識道歉

孩子被父母嚴厲責罵之後,如果他們不停地道歉,表情委屈或是驚恐,說明孩子對家長產生了恐懼。這樣的孩子,每天生活在父母的責罵之中,回變得焦慮不安,感到恐慌。他們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懷,只能通過道歉安撫自己的心情。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二:孩子一言不發

家長罵完孩子後,孩子一言不發並不代表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決定改正。其實這是孩子一種無聲的"冷暴力"。他們用這種方式反抗父母,將心中的悲傷和怨恨都埋在心裡,今後有了獨自生活的能力後,孩子很有可能會離開父母,對父母變得冷漠。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內心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性格會變得喜怒無常。可能孩子剛剛還是笑臉迎人,如果接下來遇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情,立刻變得情緒暴躁,髒話連篇。而且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變得自卑敏感,父母經常責備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對父母的各種行為言語都非常敏感,生怕自己做錯事,被父母責罵。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孩子犯了錯之後,家長要這樣做,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

一: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

孩子犯了錯之後,家長不要急著訓斥孩子,要心平氣和問孩子到底為什會犯錯,然後根據犯錯的原因相處相應的對策。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尊重,自然也就願意將犯錯的原因告訴父母。家長了解到原因之後,也要耐心的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犯錯誤之後需要承擔都後果和責任,培養孩子的錯誤意識。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二:多和孩子溝通

平常父母在家中有負面情緒時,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大發雷霆甚至摔東西。發生家庭爭執時要坐下來交流溝通。孩子犯了錯也是一樣,家長不要打罵,要和孩子坐下來一同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和情緒的變化,孩子才能夠聽話懂事。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孩子的內心都像弱不禁風的林黛玉,家長要耐心細膩地引導,孩子的心理才能夠健康地成長,將來才能變得陽光開朗。

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可以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家長責罵孩子後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要警惕,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作為父母也應該明白孩子的良苦用心,用更好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讓父母和孩子能夠在這些錯誤中彼此成長,這才是家庭教育最為重要的地方

所以做父母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