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耆——汪精卫的贵人 使其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没被杀头

汪精卫的本名其实是叫汪兆铭,精卫只是他的笔名而已,但他跟鲁迅一样,因为文章写得好,笔名实在是太出名了,常让人忘了他们的本名。汪精卫此人文笔非常的好,他参与筹备同盟会后,就担任了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编辑。后来也因为他的才华,被孙中山所赏识,孙中山就把他招到身边当秘书了。

善耆——汪精卫的贵人 使其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没被杀头


汪精卫不仅文笔好,口才也极佳。他跟着孙中山去南洋一带鼓吹革命的时候,俘获陈璧君的芳心,最后成功抱得美人归。那么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是为什么呢?

汪精卫刺杀摄政王的起因


汪精卫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跟梁启超有很大的关系。

善耆——汪精卫的贵人 使其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没被杀头

同盟会成立后,先后发起了六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大量的革命青年也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此时,保皇派领袖梁启超就趁机批评同盟会的暴力革命,特别是同盟会领袖,自己躲在海外,却唆使别人在国内搞革命,白白送死。梁启超的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孙中山的言论。同盟会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作为孙中山的忠实跟随者,汪精卫决定站出来,以事实反击梁启超的说法,证明同盟会党人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并以此挽回社会各界对同盟会的信心和支持。于是在1910年3月,汪精卫与黄复生、喻培伦等同盟会员一起来到了北京,伺机刺杀摄政王载沣。

为什么是摄政王载沣呢?

很简单。他当时是清廷的实际统治者,掌控实权。杀了他,能够产生最大的影响。


善耆——汪精卫的贵人 使其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没被杀头

当然,刺杀难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载沣每天上下班的路线都很固定,而且都会经过鼓楼大街。汪精卫们开始想在鼓楼大街旁边的一堵矮墙上扔炸弹,炸死载沣。没料到那几天鼓楼大街在修路,载沣改道了。于是又改计划。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就成为最佳的爆破地点。那地方三面环水,人烟稀少,是作案胜地。4月2日凌晨,汪精卫与黄复生、喻培伦等来到甘水桥,在桥下挖坑埋起了炸弹。几个人正在埋炸弹的时候,突然来了几个警察和宪兵。他们赶紧跑,但因为炸弹太重了,就没来得及搬走。事情也就这样败露了。没过几天,汪精卫和黄复生就在出租屋被军警抓获。

吊诡的是,最先发现埋炸弹的人并不是警察,而是一位完全不相干的局外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此人是附近居民,凌晨起来出去小便,见桥下影影绰绰,以为是埋赃的小偷。一说是一位赶大车的,妻子三天三夜未归,丫出门散心,见到汪精卫他们鬼鬼祟祟,以为是奸夫淫妇正在办好事,就报警准备捉奸。谋杀摄政王,当然是死罪一条。可是在审讯的时候,汪精卫和黄复生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他们都争当主谋,希望牺牲自己,保存队友。汪精卫在狱中无事,每日作诗。

风骨文采打动了肃亲王

当时的主审官员是肃亲王善耆,他看到了汪精卫的手稿《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后,内心十分感慨。

善耆——汪精卫的贵人 使其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没被杀头

肃亲王善耆


善耆是个爱才的人,他首先被汪精卫的文名、仪表、供词和风采慑服。当他把汪精卫、黄复生两人“隔离审讯”时,两人皆坚称是“个人谋反 累及无辜朋友”,叩请庭上将本犯千刀万剐而将无辜者释放。

善耆大为感动,放下朱笔,再三叹息,口称“义士、义士”不绝。他说服摄政王载沣,把这两个罪至凌迟处死、九族同诛的“大逆犯”,轻判为“永远监禁”。

善耆——汪精卫的贵人 使其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没被杀头


载沣、善耆这些“鞑虏”贵族,颟顸误国,可是相比后来有些铲除异己,残害无辜者之熊狠毒辣,实有足多者。

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虽然没成功,但他和黄复生的这种英勇举动感动了无数的百姓。后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为了能挽回民心,释放了很多的政治犯,其中就包括汪精卫和黄复生。汪精卫和黄复生被释放后,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场面非常轰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