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啍啍,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國風·王風·大車》)

情到深處,身不由己,為愛私奔也就綿綿不絕地迴響在歷史的長河中。

民國的女孩子們,有了時代的自由空氣,私奔也就成了“煙水尋常事”。

這些遠走的女孩,有的百年偕老伉儷深情,成就一番千古佳話;有的分道揚鑣反目成仇,徒留兩處心傷。


01

1915 宋慶齡、孫中山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愛情心語

孫中山:“如能與她結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後悔。”

宋慶齡:“儘管我非常可憐我的父母——我也傷心地哭了——我拒絕離開我的丈夫。”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民國第一樁私奔,要數宋慶齡與孫中山。

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是國民革命的支持者與追隨者。他倆的第一次見面時1894年,宋慶齡一歲多,孫中山28歲。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日本,宋慶齡的姐姐宋靄齡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1913年宋慶齡畢業於美國威斯理女子學院,前往日本,開始協助姐姐。1914年宋藹齡與孔祥熙結婚後,宋慶齡正式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他們情愫漸生。

1915年宋慶齡就婚事徵求父母意見,父母反對,並將宋慶齡軟禁在家。10月,宋慶齡爬窗逃走,私奔到日本。10月25日他們辦理結婚手續。


那一年,宋慶齡22歲,孫中山49歲。

宋慶齡的父母追趕到日本,木已成舟,婚禮已經完成。宋嘉樹“甚至跑去請日本政府為他們做主,說我還未成年,是被迫成親的!當然,日本政府不能干預。”(《宋慶齡書信集》下冊)

1918年宋嘉樹去世。1925年孫中山去世,那一年,宋慶齡32歲。


1981年,宋慶齡在北京病逝。臨終前她提出:“我死後還是回到上海安息;我有些儲蓄,辦個福利基金。”


她被安葬在上海的宋氏墓地,長眠於父母的膝下。


02

1917 蔣碧薇、徐悲鴻

愛情心語

徐悲鴻:“假如現在有一個人帶你到國外去,你去不去?”

蔣碧薇:“我去。”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蔣碧薇原本叫蔣棠珍。她出生於宜興一個大戶人家,13歲父母為她定下親事,對方是門當戶對的蘇州望族查家的公子查紫含。

1916年,蔣棠珍隨全家來上海定居。同在上海的宜興老鄉到蔣家拜訪,徐悲鴻和蔣碧薇就此認識。年輕的男女好感漸生。

徐悲鴻追求熱誠,蔣碧薇性格爽利,她對包辦婚姻本就不滿,再加上聽聞查紫含考試作弊,索性拋下一切和徐悲鴻東渡日本。

蔣家父母只能對外宣稱女兒得了急病去世,辦了一場假喪禮。

此後,蔣棠珍便成了蔣碧薇,只為“初見時,碧水藍天,微風輕拂”。

他們從日本到巴黎到國內,從籍籍無名一貧如洗到名聲鵲起衣錦還鄉。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家女學會了節衣縮食,敏感多情的藝術家除了藝術心裡只有她。

他們有過最美的愛情,可惜也有最不堪最決絕的分手。

回國後,明明有“恢弘的新屋,美麗的庭院,得力的傭人和舒適的環境”,兩人卻漸行漸遠。

桀驁不馴與順應時勢,遠方的理想與安逸的現實,青春洋溢的女學生和溫柔體貼的暗戀者。曾經的恩愛情侶各種吵架、撒潑、請求原諒等種種聽起來就狗血的家庭倫理劇。

1937年,徐悲鴻在《廣西日報》上登報聲明:“鄙人與蔣碧薇女士久已脫離同居關係,彼在社會上的一切事業概由其個人負責。”

1945年,徐悲鴻在《貴陽日報》上登報發表聲明:“悲鴻與蔣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合斷絕同居關係,已歷八年,中經親友調解,蔣女士堅持己見,破鏡已難重圓,此後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無干涉。”

不過民國法庭還是按離婚判決了這對男女的分手。徐悲鴻同意了蔣碧薇索要的補償:一百幅畫,四十幅古畫,還有一百萬元錢,還多送了一幅在法國為蔣作的肖像畫:《琴課》。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 琴課)

1946年徐悲鴻娶妻廖靜文。

1949年,蔣碧薇隨情人張道藩去了臺灣,她在自傳中對徐悲鴻猶有怨言。

1953年徐悲鴻去世,彼時不過58歲。

他後來的妻子廖靜文說:“正是為了還清她(蔣碧薇)索要的畫債,悲鴻當時日夜作畫,他習慣站著作畫,不久就高血壓與腎炎併發,病危住院了......”


​03

1927 許廣平、魯迅

愛情心語

許廣平:“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這都於我們不相干,於你們無關係 ”。

魯迅 :“我對於名聲、地位,什麼都不要,只要梟蛇鬼怪(指許廣平)夠了 ”。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許廣平與魯迅嚴格說起來不算私奔,因為早在與魯迅相愛之前,許廣平就已經逃離家庭了。但他們也不是合法婚姻,所以民國私奔史通常也將這一對算上。

許廣平出生於近代廣州第一家族許家,祖父許應騤是道光庚戌(1850)年進士,深受慈禧信任,是戊戌變法的堅決反對者,曾擔任過禮部尚書、閩浙總督等,位極人臣。

許廣平的父親許炳枟是庶出,未有功名,屬於大家族受排擠的邊緣人物。舊家大族,規矩可想而知,包辦婚姻、纏足、私塾裡男女教育的差別,許廣平都一一遭遇過。不過在她激烈的反抗之下,她得以和男孩子一樣學官話、上學堂。

1917年許廣平父親病故,那年她19歲。在二哥的幫助下,許廣平解除了婚約,前往天津直隸第一女師求學。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1923年,25歲的許廣平考入北京女師大。她和魯迅的師生緣即由此而來。《兩地書》收錄的第一封信是1925年3月許廣平寫給魯迅的信,隨著鴻雁往來,他們的感情逐漸升溫。

1926年6月,魯迅在寫給許廣平的信中,第一次用“迅”作為簽名,想必他們已經確定了戀愛關係。

雖說兩情相悅,可現實的壓力也擺在眼前。魯迅的妻子朱安是一個“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舊式女人。出於方方面面的考慮,他們有過“合則聚不合則散”的約定,一旦不和,不必爭吵,也不走司法程序,結束同居而已。

1927年10月,許廣平與魯迅正式在上海同居。

“魯迅起先對林語堂、郁達夫等文朋舊友,也謊稱許廣平只是幫他校對文稿的助手。為此,他特意將自己的臥室設在二樓,而將許廣平安排在三樓居住。”(《許廣平,一個偉大的“第三者”》)

順便補充一句,二樓三樓的床都是單人床。

1928年7月,章川島、許欽文邀請魯迅、許廣平兩人遊杭州。魯迅定了一個有三張床的房間,讓許欽文睡中間的那張床,他和許廣平分睡兩邊的床上。

這種情形一直到他們的兒子周海嬰1929年出生後才徹底結束。他們之間甚至連張愛玲和胡蘭成那樣私下寫成的一紙婚約也沒有。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1932年8月魯迅整理了他和許廣平之間的書信來往,編輯出書。原稿特意謄抄了兩份,一份用於排版付印,一份給他們的兒子周海嬰,“給將來知道我們所經歷的真相”。

1933年4月魯迅與許廣平的書信合集《兩地書》由上海青光書局初版。

1936年魯迅去世,1947年朱安去世。

04

1929趙一荻、張學良

愛情心語

趙一荻:“我累了,我想我要休息了。”

張學良:“我這一生虧欠趙四小姐太多。”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趙一荻,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副部長)趙慶華的女兒,在姐妹中排行第四,人稱趙四小姐。

她和張學良的愛情開端很老套。

1927年,15歲的閨閣少女與26歲的權貴闊少在天津舞會上郎情妾意墜入愛河。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1929年,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在天津《大公報》上發佈聲明:“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說是私奔,其實還是表演居多。

趙父此舉,既是為了避嫌,也是為了讓張學良給女兒一個位置。

張學良為人風流,位高權重。晚年他回顧人生時自雲“平生無缺憾,唯一好女人”。他回憶錄裡固然有趙一荻,也懷念了賢妻良母于鳳至,梁九小姐還有許多女朋友。對於趙四小姐,他是喜歡的,可也僅此而已。

張學良的第一任妻子于鳳至在寫給趙一荻的信中是這樣描述當年的事情的。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于鳳至)

“為了家庭和睦, 你深明大義, 甚至同意漢卿所提出的苛刻條件:不給你以夫人名義 , 對外以秘書稱謂。從那時開始,你在你父親和公眾輿論的壓力下,表現出超人的堅貞和顧全大局的心胸,這都成為我們日後真誠相處的基礎與紐帶! ”

再後來,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時代的動盪,戰爭的殘酷,權力的更迭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改變了他們的愛情。

1936年張學良開始軟禁生涯,於他而言,“我的事情只到三十六歲,以後就沒有了。”

最初,于鳳至和趙四小姐一人一月前來陪同。

1940年,于鳳至因乳癌到美國醫治。漫長歲月裡拋下幼子陪伴在張學良身畔的便是趙一荻。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1964年經于鳳至同意,趙一荻和張學良舉行婚禮。

張學良回憶說:“我後來跟她結婚,差不多就是蔣夫人的力量。我們結婚的時候,蔣公沒去,蔣夫人去了,我可以這樣說:我和四小姐能夠結婚,有蔣夫人一半的力量。因為蔣夫人非常喜歡她,當年不喜歡她,後來非常喜歡。”

2001年張學良去世,與趙一荻合葬。

05

1934 文樹新、楊晦

愛情心語

文樹新: 不要掛念我,有你愛我,別的我什麼也不怕呢,什麼也打不動我的心。

楊晦:--------

文樹新的私奔,也曾是20世紀30年代一時轟動的新聞。不過如果沒有她的五妹文潔若促成《一個民國少女的日記》在2010年的出版,這段往事也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這是一個出生於滿是書香氣息的官宦之家的少女。她的祖父文明欽進士及第,後來做了縣官。她的父親文宗淑通過文官考試,成為常駐日本的外交官。

文樹新是家裡的老二,15歲那年她與姐妹們到孔德學校求學,在那裡她認識了楊晦。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楊晦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國文老師,文樹新則文筆靈動,常在學校的《孔德月刊》上發表一些文章。少女情懷總是詩,兩人書信往來,由師生轉變為情侶。

十五六歲熱戀中的少女掩藏不住戀愛的喜悅,母親發現了他們的來往書信。

後面的事情可想而知,文樹新父母固然激烈反對,楊晦也對妻子郝蔭潭表示回心轉意。兩人承諾不再往來。

很快文樹新被轉入聖心學院,不過藉助仍在孔德學校的三妹,他們依然尺素傳情。

1934年,文樹新與楊晦從北京私奔至上海。那一年,她18歲,楊晦36歲。

她的父親文宗淑很快從日本很快回國,多方託人打聽女兒的下落。此時的文樹新從上海寫信回來表明了自己的愛情決心。

這位性格威嚴的父親登報斷絕了父女關係,並嚴令全家不得和文樹新私下聯繫,甚至將全家遷到日本。

1935年,文樹新生下一個女兒,取名“綿綿”。產後她由風寒發展成肺炎,很快離世。

未滿20歲的她以一個少女的姿態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宋慶齡、蔣碧薇、許廣平、趙一荻:那些年,為愛走天涯的女孩兒

( 晚年的楊晦和學生)

1983年楊晦去世。

06

“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這些本該在父母兄弟的祝福下開啟人生新階段的女孩們,卻只能在謊言和淚水中逃離親人。

有人看到了愛情的傳奇與美麗,有人看到了那背面的痛苦與創傷。

也許沒那麼勇敢,也許沒那麼不堪。

人生足夠漫長,沒有人能預測它的每一個路口;人生如此短暫,青春和歲月總是輕易被辜負。

只有時光知道,每一種自由都揹負著責任,每一種虧欠都會暗暗索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