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做到這幾點,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

很多中國家長“談性色變”,認為“性”是罪惡的、骯髒的,避免與孩子談論性話題。這也導致孩子性教育的缺失,對自己生殖器過分好奇敏感,出現錯誤的性觀念。幾乎所有兒童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都會出現自慰行為。當孩子出現自慰行為時,該如何科學有效地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這一行為,是所有家長關注的焦點。

家長做到這幾點,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

什麼是幼兒自慰行為呢?

所謂幼兒自慰行為,是指兒童用手或其他方式刺激自身生殖器以達到性快感的一種行為。(例如:夾腿、夾枕頭、用生殖器蹭桌角、用手撫摸刺激生殖器)這種行為在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都會發生,其中幼兒期和青春期尤為明顯。

引起孩子自慰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1.缺少父母的關愛

父母的關愛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3-6歲的孩子處於特殊的發展階段,我們稱為“性蕾期”,幼兒需要得到來自父母雙方的情感慰藉。如果這一時期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他們就會用撫摸自己的生殖器緩解不安和焦慮,彌補父母幹情感上的缺失。

2.衣服過緊

年幼的孩子應該選擇棉質、寬鬆舒適的衣服,一些家長為了追求時尚流行,給孩子穿緊身的牛仔褲,會讓孩子感到緊繃不適,慢慢地就會產生自慰行為。

家長做到這幾點,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

3.生理因素

一些家長忽視孩子私處的清潔衛生,長時間不給孩子清洗私處,引起孩子私處不適,導致孩子生殖器瘙癢。孩子就會不自覺地用手去抓生殖器,產生自慰行為。

4.好奇心理

一些父母過分的親密行為,或者性行為被孩子偷偷看到,就會讓孩子產生好奇心理。由於父母迴避講性器官和性行為的問題,加重了孩子探索的慾望,促使孩子忍不住要擺弄自己的私處,來探索父母不願講的秘密。

家長做到這幾點,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

父母發現孩子有自慰行為時不必打罵嚇唬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罪惡感、性恐懼感,造成精神上的壓力,甚至導致孩子成年後產生性心理障礙。反過來,父母應該正視孩子的自慰行為,及時巧妙地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自己行為。

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家長不妨這樣做。

1.糾正傳統觀念上的錯誤

家長要改變傳統錯誤的觀念,用科學正確的觀點看待孩子的自慰行為。認識到這是孩子生長髮育過程中自然的現象。認識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十分必要,正確的性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健康的性態度,促進孩子正確的性別角色認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理,形成對性的正確認知。這不僅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態度,更能培養孩子正確處理自身性衝動問題。

家長做到這幾點,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

2.轉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的自慰行為往往發生在孩子無所事事的時候,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想辦法轉移孩子注意力。家長可以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帶領孩子體會到生活中的更多樂趣,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他感興趣的事情上(例如:親子游戲、玩玩具、找到親密的玩伴、讀書、畫畫、樂器等興趣)。從而避免孩子因過分寂寞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生殖器上產生的自慰行為。

3.不給孩子穿過緊的衣服

由於年幼的孩子生性活潑好動,過緊的衣服會摩擦孩子生殖器,造成孩子不舒服引發自慰行為,甚至導致生殖器感染,引發健康問題。為了孩子的健康和自慰行為的矯正,家長不要給孩子穿緊身衣服,儘量給孩子買寬鬆、棉質舒適的運動裝。


家長做到這幾點,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


4.培養孩子注意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父母要注意孩子私處衛生,做到每天給孩子洗屁股,保持私處乾燥清潔。給孩子買柔軟舒服的內褲,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趴著睡覺、早睡早起、入睡時兩手不要放在兩腿中間、兩腿不夾東西等)。

5.父母注意自身行為

小孩子出於對身體的好奇,常喜歡窺視父母的行為。父母應該避免當著孩子的面過分親熱,父母對異性孩子的親熱行為要把握好度。如果孩子發現了父母的性行為,家長切勿擔心、避諱不談,可以藉機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以防孩子因好奇產生不當的行為。

6.避免孩子看不健康的書籍、電視、網絡視頻

信息化的社會,孩子不可額避免的要接觸各種電子產品。有些商家為了謀取暴利發佈一些不雅的照片和視頻,讓孩子浮想聯翩,激發孩子對背後行為的深度剖析。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看的書籍、電視節目、網絡視頻進行審核篩查,發現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內容,禁止孩子接觸,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信息環境。

家長做到這幾點,輕鬆矯正孩子自慰行為

總之,孩子的自慰行為是孩子生理需要、求知慾和好奇心的表現,任何年齡孩子產生自慰行為都是正常現象。只要家長正確認識,按照以上方法對孩子合理引導,相信孩子可以儘快矯正自身自慰問題,形成正確的性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