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2月20日,根據河仁慈善基金會創始人、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先生的建議,河仁慈善基金會研究決定,向福州市捐贈人民幣4000萬元(其中福清市2000萬元),用於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加上此前已經捐贈的1億人民幣,曹德旺已在一個月內捐出1.4億人民幣及價值超千萬元的防疫物資。但曹德旺捐款在如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甚至在社交媒體上也掀不起什麼太大的浪花。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據統計,“玻璃大王”曹德旺自1983年涉足慈善公益以來,已累計捐款超110億元。但誰又能想到,如今的“中國首善”曾在幼年時家道中落,過著食不果腹的艱難生活。

早期遭遇:悽慘幼年,嚐盡世間冷暖

曹德旺的曾祖父曾是福清的首富,到曹德旺父親手裡時依然十分富足,曾是上海永安百貨的股東之一。母親也是出自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秀外慧中很是能幹。日本侵略中國之前,曹家在上海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1946年,曹德旺在上海出生。當時八年抗戰剛剛結束,國共第二次內戰全面爆發,風雨飄搖的國民政府岌岌可危,許多富商豪紳紛紛逃往國外,但曹德旺的父母卻決定舉家搬回福建老家。只是戰亂中負責運輸家中一應財產的貨船遲遲未到,後來探聽得知已沉沒江中,曹家一夜之間淪落到一貧如洗。山窮水盡的曹父只能留下妻子和6個孩子,隻身折返上海再次淘金。

曹德旺回憶那段時光:每天只能吃兩餐飯,看見什麼都想吃。最艱苦的時候,曹母甚至拿花生殼磨成麵粉蒸饅頭充飢。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母親雖是富家千金,從小未曾品嚐過生活的苦楚,但她卻有著異於常人的清高氣節和堅挺脊樑。無論生活多苦,她從未向外人訴說,對幾個孩子她也嚴加管教,告誡孩子們不能壞了本分。曹德旺一生的乾淨坦蕩,也多受母親從小的影響。

曹德旺沒有接受過完整的學校教育,15歲那年因與老師之間的矛盾輟學回家,和父親一起承擔起養家的重擔。之後的幾年,曹德旺放過牛,倒過菸絲,十七八歲的時候,便跟著父親上縣城倒賣水果賺錢。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從曹家所在的高山鎮到福清縣城距離40多公里,他們每天凌晨2點起床,花兩個多小時騎自行車到縣城採購,然後拉著300斤的水果再騎行6個多小時回到鎮上,批發給當地的商戶,忙到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

不是長子,曹德旺卻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托起一個家庭的希望,回憶起那段時光,曹德旺並不覺得辛苦,他說自己家庭責任心很強,家裡兄弟姐妹多,哥哥還在讀書,他不出來做,大家都要餓死。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從一出生,曹德旺就沒有享受過富貴人家的生活,他的童年乃至整個青年時期都充滿了艱辛,都在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但他是感激那段時光的,在艱苦的歲月裡,他學會了母親身上的正義和執著,也學會了父親的經營之道。

中年發家:自強不息,做中國人自己的玻璃

曹德旺二十多歲的時候,母親生病了,大哥還在唸書,為了找一個人回家照顧母親,年紀尚幼的曹德旺花500元娶回陳鳳英。隨後又變賣了老婆的嫁妝,一頭扎進創業的艱苦浪潮中。

起初他靠著收購本地白木耳,再運到江西出售,賺取差價,賺了筆小錢。嚐到甜頭的曹德旺決定幹票大的,在村裡又收了3000元的貨,卻在江西火車站被民兵查封,血本無歸。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直到1973年,曹德旺的人生才迎來了轉機。這一年,機緣巧合之下曹德旺結識了山兜農場的場長王以昂,因賞識曹德旺的為人,王以昂將曹德旺調到自己的農場從事銷售工作。在農場的三年時間,曹德旺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萬元。之後,曹德旺因不認可農場的管理方式,選擇了離職,但在農場的經歷卻為他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

回到老家,曹德旺說服鎮裡的幹部新辦鄉鎮企業,“建個玻璃廠,生產水錶玻璃,很賺錢。”經過兩年的籌備,高山異性玻璃廠終於在1979年投產。但整個廠裡,除了銷售員曹德旺,其他員工大都是幹部家屬,做起事來極不上心,生產效率低下,玻璃廠開了四年,也就虧了四年。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領導找到曹德旺,想將工廠承包給他,而曹德旺也早有此意,於是他聯合其他四人,一起承包了玻璃廠。掌舵後的曹德旺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當年玻璃廠便扭虧為盈淨賺22萬元。

1984年,曹德旺陪同母親前往武夷山遊玩,返程時為母親買了一根柺杖。坐車時,售票員大聲提醒曹德旺:“小心你的柺杖,不要把我的玻璃碰破了,不好買,一片幾千塊。”這讓同樣是做玻璃的曹德旺有些費解,自己也是做玻璃的,這麼一塊玻璃值幾千塊,我怎麼不知道?

後來曹德旺深入瞭解才發現,原來當時國內沒有製造汽車玻璃的能力,全憑從日本進口,一塊玻璃居然要花費數千元。這讓同樣做玻璃的曹德旺非常痛心,卻也讓他嗅到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1985年,曹德旺迅速將主業從水錶玻璃轉向汽車玻璃。這一次,他賭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花費巨資從國外引進一整套汽車玻璃生產工藝流程,成功研製出了中國人自己的玻璃。由此,中國汽車玻璃市場100%依賴進口的歷史徹底改變。曹德旺生產的玻璃,成本僅需200元,卻能賣出2000元的高價,而這個價格僅僅是進口玻璃的1/3。

大獲成功的曹德旺並沒有被金錢衝昏頭腦,1987年,福耀集團前身閩融上海耀華玻璃工業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福耀集團股票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中國同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福耀玻璃靠著品質過硬迅速佔領了國內70%的份額,截止2019年,福耀玻璃已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玻璃生產商。2009年,曹德旺獲得有著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企業家獎”,成為該獎項創辦以來,首位華人獲獎企業家。

慈善之路:從“玻璃大王”到“中國首善”

1995年,自覺賺夠了錢的曹德旺和很多商人一樣,舉家遷往美國,準備在哪裡享受自己的後半生。可是,十年後他反悔了,因為他意識到“福耀”將會是中國玻璃的代名詞。如果曹家移民,中國人就沒有玻璃了。

於是,曹德旺又放棄綠卡,回到中國。一開始,三個子女並不理解父親的做法,但曹德旺沒有給他們選擇的機會:“誰要是不退美國綠卡,誰就不能繼承我的財產。”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曹德旺說,賺了錢就移民的不是企業家,是小老闆; 企業家是有抱負的,是必須向歷史負責的,必須堅守中國的底線。

他說,企業家若沒有責任感,充其量只是個富豪。那之後,曹德旺的名字開始頻頻與慈善聯繫在一起。據胡潤慈善榜統計, 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110億元。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2011年,曹德旺投資創建河仁慈善基金會,其是全國第一也是唯一經由國務院審批、以金融資產(股票)創辦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其登記管理機關為民政部,業務主管單位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在河仁慈善基金會成立大會上,曹德旺與妻子陳鳳英,宣佈向河仁慈善基金會捐贈個人所持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3億股股票,過戶當日市值35.49億元人民幣。

對於慈善,曹德旺有著自己的堅持和獨特理解。在自傳《心若菩提》中,曹德旺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商道:所謂商道,就是義利兼濟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慈善不是捐錢,慈善是做人。慈善的終極目的是構建一種和諧穩定的環境,讓人都有發展。錢不是萬能的,捐錢是一種方式,沒錢也有很多種方式做慈善。

和一些捐錢後大肆宣傳的企業不一樣,曹德旺很少談論自己所做的慈善,他認為,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來說,隱功才能積德,慈善首先是教你怎麼做人。施有三分施:財施,法施,如意施。財施是功德最小的,對有錢人來說沒有意義。困難的人不一定是缺錢,捐錢的人如果不學會謙虛、低調的話,那麼你這個錢白捐。

結尾

“真正的首善”,釋放的訊息就非常豐富。首富已不再時髦,首善才是當下和未來時代的調性。和曹德旺這些年在慈善事業上的作為相比,那些媒體上的善人,思想境界和價值觀,或者高下立判,或者相形見絀。—《南方人物週刊》

曹德旺:曾窮到沒飯吃,40歲找準方向,如今70多歲依然為疫情奔波

面對生活的苦難,很多人倒下了,也有很多人艱難的站了起來。對於曹德旺來說,從一個沒有名字的山野小子,一步步成長為讓全世界震動的“玻璃大王”,他的一生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恰是因為出生貧苦,飽受生活的磨難,才讓他更加明白一個企業家和做慈善的真諦。

他說,他一直認為,企業家的責任有三條:國家因為有你而強大,社會因為有你而進步,人民因為有你而富足。做到這三點,才能無愧於企業家的稱號。而如今已近74歲的曹德旺,依然在用他的言行影響和改變著這個社會。


吳曉波頻道:《十年二十人》之曹德旺

《名人堂》之曹德旺的第一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