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人生最怕一下子太富貴


南懷瑾先生:人生最怕一下子太富貴


富與錢掛鉤,貴與權牽涉,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與這四者有著不同程度的交集。但權錢往來,富貴求取,總有個方法和原則的規束才行。正如孔子在《論語·里仁》裡說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事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事之,不去也。"

富與貴是每個人都希求富貴的,貧與賤,是人人討厭的,但儒家認為如果不是通過正規的渠道得來的錢財,白給也不要。走歪路脫離的貧賤,還不如安於貧賤。如果脫離了這個規束,就會陷入南懷瑾先生所說的"反貴"狀態。

南懷瑾先生:人生最怕一下子太富貴

所謂"反貴"就是亡德而貴,反而不如不貴。有些人貧窮著卻富有著,有些人富貴著卻貧窮著,此中的差別之處,在南懷瑾先生看來就在一個"仁"字的有無,失去了仁的富貴就是"反貴"。

南懷瑾先生解釋說:"有人到了尊貴的時候,本來應愛護別人,愛護朋友,但是他反而不愛護別人,也不愛護朋友,而且做事不照義理,個性反而驕傲起來,脾氣也暴躁起來,這是反貴。"也就是說,身價和胸懷成反比,雖然財富有了,地位有了,但是心仍是狹隘的,貧瘠的。

一個人有了錢財權勢,應該幫助他人,需要幫助的貧人,這是儒家主張的仁道。孔聖人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善於在貧富之間自處是儒家的修養,一個在此處修身的人要在"仁"上下功夫。

南懷瑾先生:人生最怕一下子太富貴


南懷瑾先生把"仁"比作人生的中心思想。著文沒有中心,文章就會散亂枯槁,做人沒有仁心,就算富貴再多,也不過一個皮囊。所以做人富貴與否都要靠仁,貧窮有仁心支撐,不頹喪,不壓抑,安然處之;富貴之後有仁心護航,不驕奢,不狹隘,慈悲經營。

中國有句老話:"小富由勤,大富由命。"能節省、肯去做,生活不至於捉襟見肘,雖然是小富小財,但卻是長期的營生。能動腦、敢作為、平步青雲,是大富大貴,是註定的命運。但無論富大富小,都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一下子太富貴或反貴,大都是突變的結果,就像正道之外有捷徑、小道一樣,在方法總歸是不當的。

南懷瑾先生:人生最怕一下子太富貴

南懷瑾先生認為富貴之於儒家,可求而不可亂求。他引用孔子的話,"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解釋說,可求的是自己應得的,亂求的是不屬於自己的,即使求了也多是適得其反,所以孔子指引求富要"從吾所好",意思是說,求取富貴的過程要合情合理,不違道德圭臬,得到的富貴最好是個人努力、辛勞應得的酬勞。

而一下子的富貴是速成的富貴,也是無根的富貴。它或以亡德為代價,或以損他為橋樑,但這些都像空中建城、荒漠植樹般缺乏永遠的條件、生長的空間。所以南懷瑾先生說,"人生最怕一輩子太享福、太順利了,像吃了毒藥一樣,把自己毒死了。"

求財之富,求權之貴,沒有錯,但富貴只是生活的形態,不是人生的目的,靠物質催化的財富,虛名誇大的權貴,皆是脫離規束的"反貴"。既然反貴如服毒般不幸,不如如儒聖那樣"從吾所好",建立自己的品德行為,不求速成,合理地求富求貴,並心懷慈悲地散財救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