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失業了,好開心!”emmmm,這是什麼情況?

“要失業了!要失業了!”寶應魯垛鎮賈林村一個小院子內,今年78歲的刁人貴老人,守著10年前和其他四位老人成立的“三和”調解室,感慨稱“生意”冷清,由原來的擠滿了人到現在半個月也沒人上門,快失業了,但他們很開心,主要是村民間的糾紛少了。

“要失業了,好開心!”emmmm,這是什麼情況?

糾紛太多——

五老漢成立“三和調解室”

刁人貴原來是賈林村黨支部書記,還兼任過魯垛鎮文化中心站長,1999年從崗位上退下來後,就回到了村裡居住。

上世紀90年代,農田承包到戶的村民們,經常為一點小利益吵個不休,外面鬧了一肚子火,回到家裡又衝著家人撒火,婆媳矛盾等也是不斷。

今天張家吵,明天李家鬧,看在眼裡的刁人貴和村民夷連華、高萬餘、程立志、馮艮秋聊起此事,他們也深有同感。“我們成立個調解室,從中調解勸和,他們也有個訴說的去處。”刁人貴說,五人一合計,乾脆成立了一個“三和調解室”。當年五位老漢的平均年齡68歲,按他們的話說,吃完了就溜達,平時閒時間比較多。

2010年3月,“三和調解室”在刁人貴的私人四合小院掛牌“營業”。刁人貴任組長,成員是夷連華、高萬餘、程立志、馮艮秋。

擠滿了人——

為調解個糾紛上門十多次

“三和調解室”開業後,頭幾年“生意”很火爆,每年要調解各種矛盾600多起,有時五位老漢一天忙得茶都喝不上幾口。

經濟不富裕,收入來源單一,村民家中的矛盾容易多起來,尤其是婆媳之間,經常“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2010年,村民張某某就是其中一家。

為了緩解婆媳間的關係,刁人貴和夷連華一聽到吵鬧聲就登門勸阻,經過一個多月裡十多次的上門勸說,婆媳之間敞開了心扉,家裡的一些矛盾瑣事也得以解決,當年張某某還被村裡評為了“好婆婆”。

“三和調解室”調解的糾紛多了,名號也響亮了,不僅賈林村的瑣事來找刁人貴他們,連隔壁的小官莊鎮、廣洋鎮的村民遇到了矛盾,都趕來調解室調解。

在刁人貴看來,他們不僅要勸說矛盾,還要奔著解決問題去調解,如賈南組村民徐兆龍,家境十分貧困,母親雙眼失明,和其他村民有矛盾後找到刁人貴,幫調解完後,瞭解到徐兆龍的難處,刁人貴又跑多個部門,為徐兆龍辦理了享受低保待遇;還爭取到幾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

“不務正業”——

糾紛少了他們幫村民發展

矛盾只是一時的,調解完了,好鄰居仍賽金寶。漸漸地,村裡的小糾紛開始少了很多,這一明顯的變化,5年前刁人貴就感受到了。

“大家忙著致富,生活好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村民間也不再計較。”刁人貴說,糾紛少了,他們卻不閒著,也想著法幫一些困難的居民致富和解決實際困難。

橋東組村民錢某,全家4口人,只有一個勞力,靠種幾畝農田。五位老人走訪調查中發現其家庭房屋失修,主動對接部門,幫其危房改造,在建房期間,調解室幾位老人湊錢買了20斤菜籽油送給錢某。新學期開學後,幾位老人又發現錢某女兒交學費以及在校生活費有困難,他們又跑多個部門,最終爭取到了免除學費和生活費。

2014年,四川人趙廣發夫妻倆,隨嫁過來的女兒來賈林村安家落戶,沒過多久,其女兒不幸病逝,趙廣發夫妻倆整日以淚洗面,為了安頓好這夫妻倆生活,調解室立即和村組、鎮政府聯繫,從政策、資金上幫他們爭取幫助,貸來三萬多元,幫助趙廣發種兔養殖,通過幾年發展,趙廣發種兔養殖場越做越大。

即將失業——

冷清了他們反倒是很開心

今年初,90多歲的高萬餘去世,加上原來“調解室”的人員年齡偏大,從去年開始,成員由過去的六人,減為4人。目前,只有刁人貴、範錦龍、王香平、刁人志四個人在堅守。

“冷清下來後,平時也就我一個人,有事了他們會過來。”刁人貴說,10多年前,吵架、鬧矛盾,村民認為是很平常的事,現在覺得這不是什麼好事。

從擠滿了院子到現在的冷清,賈林村黨支部書記朱成奇說,這源於幾位老人的調解“成果”,10年間,賈林村評選出700多名好公婆、好兒女、好媳婦、好鄰里、好少年。

“家家以和諧謙讓為榮,糾紛可不就少了嗎?”朱成奇說, 通過“三和調解室”,賈林村也先後評為“江蘇省三星級康居鄉村”、“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和諧社區創建示範村”等稱號,還有14位村民被評為“寶應好人”,一個帶動一個,生活也富裕了,法律意識也增強了,村民之間的糾紛越來越少。

現在,“三和調解室”還在,雖仍有4位高齡和事佬,但基本是瀕臨“失業”的狀態,調解室的功能也在轉變,他們成立了老年協會、紅白理事會,組織老年人健身、幫助維護村裡治安。

刁人貴家曾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他自己被評為“江蘇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新人新事”,談及這些年獲得的榮譽,他稱,反倒是即將“失業”令他更開心。

通訊員 梁永富

記者 孟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