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堯舜時的活動,如今只能在村裡自娛自樂,因為太老土?


村口的鑼鼓敲得正酣,一位紅衣舞者在鑼鼓聲中跳得十分惹眼。他是個60多歲的老頭,一直孤身一人。大約五六年前,他突然喜歡上了穿女裝,從此他以女裝面對世人。如此一來,他成了在方圓幾十裡內的名人。村裡人見久了也不以為怪,每次鑼鼓聲響起,他總會到場,旁若無人地跳著有點像秧歌的舞蹈。

這是河南南部的一個普通村莊,正月初一的傍晚時分,村邊的小賣部旁邊開始響起“咚咚”的鼓聲。激昂的鼓聲迅速傳遍了整個村莊,鼓聲如同招集令。很快便有人從村子各處向此處聚集。不一會兒,一支鑼鼓隊的人便湊齊了。這裡的人管這種活動叫“打銅器”,除了大鼓,其它的樂器都是銅製的,這種叫法真是貼切沒毛病。

這支臨時搭起來的“打銅器”班子都是本村人,平時散落在各地,因為過年,大家才能回來聚在一起。由於水平良莠不齊,這位敲鑼的大叔便主動擔任指揮和教練的的職責,有了他的指導,鑼鼓聲整齊了許多。許多年前,本村的“打銅器”在附近十里八鄉是很有名的。


那時,“打銅器”還帶有舞獅項目,經常被請去表演。到一個村子裡,在第一家表演的時候,村裡人其它人家想請他們來表演,就在院子裡放鞭炮,表示預約。等表演完這一家,隊伍就開到剛才放鞭炮的那家繼續表演一下場。然後再去下一個放鞭炮的人家。這樣流動表演,收入還不錯。圖中的老太太今年81歲了,扭起秧歌依然身手矯健。

這位年經人是大貨車司機,常年往返於河南和四川之間,一年只有春節能休息幾天。他的大鑔相當熟練,和大鼓配合得天衣無縫,還能做出各種花式動作。兩隻大鑔將近4公斤,在他手裡像青蘿小扇、又似蝴蝶翻飛,掀出陣陣輕風。

傳承“打銅器”的技藝全靠自發和自願。如今年輕人幾乎都外出打工,平時留在村裡的都是老人,很難組織起人來再玩這個,”打銅器”變成了一年一次的活動。“上年紀的人走了,年輕人不管這個了。”老人們感嘆,“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現在沒有領事的人,要失傳了。”中場休息的片刻,有好奇的人想試一下,便有熟手出來手把手教。


人去院空的大門上,無聲地記錄著曾經的喧鬧。白色粉筆書寫的鼓譜,隨著鐵皮大門的生鏽慢慢地發黃變淡。過來人再次審視這些符號,腦海中迴響起當年的鼓聲。

現在村裡用的鼓、鑔、鑼等打擊樂器,是前幾年用縣上給村裡撥的文化活動資金購置的。有了行頭,碩果僅存的幾位懂行的人便成了“打銅器”的主力。正月裡的這幾天,只要不下雨雪,“打銅器”的聲音便從傍晚一直響到天黑。

路燈下,無論是“打銅器”還是扭秧歌的,都看不到年輕人的影子,參與活動的人平均年齡在五十左右,即使在上了年齡的人中間,也有多數人選擇看電視或者碼牌。村莊裡“打銅器“的聲音,正漸漸消失在夜色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