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名师胡红梅因为学术抄袭在网上很火,网友们怎么看她的成名之路呢?

山安说教育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的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王爱玲,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文称:“深圳市如意小学的副校长胡红梅涉嫌抄袭了自己和他人出版的书籍内容。在文章中,王爱玲老师指出,胡红梅抄袭自己的作品已经有两年之久,但由于无法投诉也就一直不了了之,但最近看到朋友圈信息,看到了更多的作者受到了抄袭,于是决定不再选择沉默”。



此事一在网上曝光后,立即引来了网友们的围观和热议。网友们纷纷指责胡红梅的过错,当然,更多的是呼吁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查此事。当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龙岗区教育局也迅速介入调查,并表明将会公布结果。

时隔几日,当网友们逐渐淡忘此事时,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胡红梅涉嫌抄袭他人作品的处分来了!


由于抄袭行为恶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月6日,有记者从龙岗区教育局了解到,龙岗区教育局对胡红梅的抄袭行为做出了以下处罚:

2、撤销其如意小学副校长职务,调离教学岗位

3、撤销“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撤销其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4、责成所在学校在本学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中将其定为“不合格”等次


昔日的“名师”,如今却因抄袭变得身败名裂。胡红梅的遭遇也给予了那些所谓“名师”们敲响了警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1、名师该如何炼成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炼成名师,靠的不是走捷径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名师的炼成,靠的是自己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多年的探研、磨练,是通过自身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使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让人羡慕、敬佩。而非靠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来出名。


说句不好听的话,国人的版权意识问题太过于薄弱,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在这自媒体时代,抄袭现象成风,很多不劳而获者经常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小到一篇作文,大到权威学术论文等。而自己辛辛苦苦被创作出来的作品被抄袭,却不会第一时间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有一些“侵权”者不把抄袭当回事,抄袭成风这和我们的监督管理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啊!

3、名师评选水分大

一般名师评选,有两种渠道和路径,一种是教育主管部门按程序评选,而另一种则是通过民间团体组织推荐评选。前者一般相对要公平一些,而后者则比拼的是“名气”了吧!有的时候,有“名气”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够担当得起“名师”的这一头衔,名不副实者也是有之。

对于名师而言,山村认为:无才不可怕,因为只要努力了,依然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弥补不足。德与才要配位,才能受人尊重,否则一朝跌落,将会摔得鼻青脸肿。

对于龙岗区教育局的处罚,有网友直言:“太轻”你觉得呢?欢迎各位留言交流!

(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


山村老师看教育


这也可以叫做“成名之路”?学术抄袭竟然发生在“年度十大点灯人”,“深圳如意中学副校长”,“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身上,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我想这个人生污点将会伴随胡红梅一生。“胡红梅”事件的背后深刻反映出了现在教育界学术不端的现状。

一是侥幸心理。胡红梅的抄袭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一字不差的全部照抄,作为一名高级教师,为什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很明显,故意为之。她又为何不怕东窗事发呢?试问如果此次若不是抄袭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而是抄袭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呢?胡红梅老师是否会被网络挖出来?

二是处罚力度轻。在胡红梅事件酝酿爆发后,深圳龙岗区教育局的处理决定是:撤销副校长职务,撤销荣誉称号,责令停止侵权。仅此而已,这也意味着她依然保留着编制,依然可以每月领着高额工资,对于影响如此恶劣的学术事件,教育局就是这样回应公众的,真是让人失望。

最后,教育是育人之本,如果教育界的那些蝇营狗苟不能清除出去,还怎样教书育人?教孩子们窃取她人劳动成果?教孩子们剽窃抄袭?


专业公考解答


深圳名师,胡红梅因多篇文章和书籍被多位作家扒出抄袭,最近在教育界和文学圈持续发酵,人们纷纷谴责这位红极一时的当地”名师“连篇累牍,连序言都不改一字的抄的方式”吃相太难看“。

最先发现胡红梅抄袭作品的是青年女作家陈迅喆,因自己的《大猫老师的作文课》被胡抄袭,经读者发现举报给陈老师,陈迅喆老师才发现这位”名师“已抄袭自己作品两年之久。

之后,陈老师顺藤摸瓜却发现,胡红梅不仅抄自己的书和公益讲座等,还抄了山东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副校长王爱玲(笔名冰湛玲)老师的书单,台湾林枚女士08年创作的《假如要有学习单》,加拿大老师设计的作业单等等。

而正是这一路欺世盗名,竟然成就了她的”殊功茂绩“”名师“光环(如下图所示),每一项都是普通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教一辈子书也不可能企及的荣誉。

随着此事的公开,引发了业界内众人的声讨,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胡女士,2月24日在朋友圈发布了《致歉信》,虽然称自己已删除了公众号上的所有文章,并向相关人士道歉,但其道歉并不诚恳,也没有得到人们的原谅,反而让她陷入更深的漩涡中。

我们从下图的道歉信中就能看出,这名所谓的“名师“竟然作小儿女状,满怀委屈,妄图以“做公益推广”之名推卸自己的责任。还称若得不到原谅,“我也将遗书奉上》。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尽显无知蠢态,令众人更加质疑她的修养何在,法律意识何在,底线何在?

今天,这场沸沸扬扬的声讨终于迎来了官方回应:3月6日,深圳市龙山区教育局给出前如意小学教师胡红梅如下处分:

2.撤销其如意小学副校长职务,调离教学岗位。

3.撤销“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撤销其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4.责成所在学校在本学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中将其定为“不合格”等次。

从这处分来看,美女”名师“胡红梅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不仅各种光环不在,连老师都做不成了,其所在学校也跟着遭到处分。这结果可谓大快人心。然而这还不算完,这些年来,胡红梅工作室出版了大量被署以胡的名字的抄袭来的作品,并获得巨额利润,这种严重侵权行为已经触犯法律,等待她的一定是法律的严惩。

那么,一个因抄袭成名的胡红梅倒下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教育界从此干干净净了呢?

其实并非如此,小徐老师身在一线多年,深知名师选拔,论文出版上的各种作秀,各种做假,抄袭行为早已是公开的私密。

拿地方名师来说,一节公开课,说是公开课,还不如说是”表演课“,每一节公开课都是老师们借鉴了多个老师的讲课风格,把别的老师的教学亮点运用到自己的课上来,再经过全校老师和各级领导的反复提意见,修改,最后成为一堂”表演课“,而且有的”名师“一堂课就演多次,很难代表个人真正的教学水平。

论文更是滑稽,中小学老师为了评职称,每人手里都有20多篇论文,而这些论文多数都是东拼西凑来的,并且需要交巨额版面费才能出版,甚至有些人只要交够版面费,不用自己写,照样可以有自己的论文,甚至论著都可以获得。

去年”翟天临事件“引发了教育部对论文查重的重视,希望”胡红梅事件“也能引发相关部门重新定义”名师“概念,让那些基层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将一辈子心血全部无私奉献给教书事业,甘为人梯,学生爱戴的一线教师们真正实至名归。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名师“表演大戏,该收场了!


指尖教育帝国


近日,一则美女名师副校长涉嫌抄袭他人书籍的新闻刷爆了网络,本来对这件事不是很感兴趣,抄袭者自古有之,没什么好说的,自有犀利的作者来抨击,且轮不到我这个吃瓜小网民呢。可是今天偶然了解到事件的始末之后,就忍不住想发声评论一番了。爆料的人名字叫王爱玲,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名普通小学语文老师,被推下神坛的人叫胡红梅,是深圳一所小学的副校长,而且有众多名誉头衔,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名师,再加上人长得很是漂亮,所以就更加惹人注目。


这两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竟因为抄袭事件被扯上了关系!王爱玲在其个人公众号“冰淇玲童诗”上发文指出,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胡红梅涉嫌抄袭自己和他人出版的书籍内容。有图有真相,看来这是事实无疑了。


这一招挺绝的,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满天飞,大家纷纷谴责胡红梅治学不尊,没有底线,拿着他人的成果为自己沽名钓誉。其实,我们很早就有一句俗语“天下文章一大抄”,比如从古至今就有一些响当当的人物在做文章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会模仿一些文学名著的风格甚至是语言,这也大多会得到读者的认可,模仿不同于抄袭,会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会加入自己的东西。那么,胡红梅的抄袭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


主要是因为她为了名利,肆无忌惮的赤裸裸的抄袭行为,惹怒了众人。查阅一下资料不难知道,胡红梅的头上顶着太多的光环:


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主要荣誉:2016“阅读改变中国”年度十大阅读点灯人”称号、深圳市“十大阅读推广人”、广东省最年轻的“青年岗位能手”、市“十佳深圳最受学生喜爱教师”、市“十大感动深圳教育人物”、龙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第一名、省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五项全能一等奖……



如此看来,胡红梅是个不折不扣的名师,别的不说。单单这些荣誉“十大感动深圳教育人物”、“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省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五项全能一等奖”等光环就够吃瓜群众好好吃一阵子了。


一开始大家还不相信,觉得如此爆炸性新闻会不会是造假的?随着时间推移,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发出了情况通报,坐实了传闻的真实性。学校同时对胡红梅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总之抄袭如偷盗,一旦证实就会像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胡红梅本人也在社交平台上承认了问题属实,并进行道歉。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大家一致认为,这种行为不可容忍,抄袭如偷盗,欺世盗名为自己谋取名利,是没有底线没有廉耻之心的一种行为。胡红梅在道歉时说到,自己单纯考虑到将优秀作品、教学方法公益推广,忽视了需遵循他人著作权原则。轻飘飘一句话意思就是无知者无罪,但是侵权就是侵权,别人的东西不能说拿就拿来为自己所用,连个招呼都不打的,太不拿自己当回事儿了吧?



说得再严肃一点,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是一种犯法行为。

我们有句古话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任何的不劳而获都是不光彩的行为。尤其是用别人的成果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更是虚荣卑鄙的行为,不可助长。

当然,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这个污点就全盘否定胡红梅的成就,她之所以能在引领儿童读书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她自身的优秀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能遇到问题就一棍子打死,错误需要纠正,先进经验还是值得提倡,一分为二看问题才客观公平。


小Z老师扎马尾


毫无疑问,胡红梅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名师”,与她的“学术”成果“丰硕”不无关系。谁成想,她的很大一部分成果竟然建立在“疯狂”抄袭的基础上,“靠抄成名”,这就暴露出其师德存在很大缺陷了。名师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是实干出来的,而令人遗憾的是,胡红梅竟然走抄袭的“成名”之路,这就让人所不齿了。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师不甘平庸,想成为名师、名家,这未尝不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想成为名师、名家,不仅要“学高”,而且还要“身正”,真正体现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素养和风骨。近些年来,师德滑坡是一个显性社会问题,饱受社会诟病,而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表现,那就是学术不端,不仅有高校教师,也有中小学教师,折射出浮躁和功利。

胡红梅被撤销其如意小学副校长职务,调离教学岗位;撤销“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撤销其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责成所在学校在本学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中将其定为“不合格”等次。这样的处理是相当重的,胡红梅多年来“营造”的人生“金字塔”瞬间崩塌,美好的教育人生发生惊天大逆转。可以讲,学术抄袭导致了人生“逆袭”,这恐怕是胡红梅始料未及的。

想成为名师可以,但学术不端不可以;想让人生逆袭可以,但抄袭别人成果不可以。胡红梅一事再次表明,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出现在社会中,踏踏实实为师,用辛勤的汗水铺就自己的名师之路。


昼夜颠


我是房者天下,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最近网上一个很火的事件就是深圳名师胡红梅涉嫌全盘抄袭他人作品,被山东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副校长王爱玲实名举报。

胡红梅何许人也?深圳市龙山区如意小学副校长,多个光环加身,比如儿童阅读工作室主持人,2018全人教育奖,2017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6年度十大点灯人,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等荣誉称号。为了追逐更大的名和利,长年多次抄袭王爱玲的作品,甚至还有陈迅喆老师的作品。

成功没有捷径,试图通过抄袭来追逐名和利注定站不住脚,之前所积累下来的荣誉和地位都会瞬间付诸东流,前功尽弃。总有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可曾想到人在做天在看。名师是需要更高的品行和修为才能够支撑起这个称号。她显然在背道而行。

2月24日,胡红梅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发表了致歉信,并明确表示会删除公众号上涉嫌抄袭的文章,但是很多网友并不买账。

此次胡红梅事件也得到了深圳市龙山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官方回应如下,责令立即停止所有侵权行为。撤销副校长职务,调离工作岗位。撤销胡红梅老师工作室,撤销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校长称号。

面对着抄袭风盛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管理管控力度,还人民教师和作家一个公证公平的平台,能者上,庸者下。不给投机取巧者可乘之机。







房者天下


这两天看大家的说法很多。有针对抄袭的,也有反思小学老师就应该扎扎实实教学的。当然抄袭是犯罪要惩罚,但做研究就一定教书不好吗?没有,最近不断有学生站出来证实了胡老师的一线教学效果。那小学老师们为何不是天使却非要离地飞行?可能要从教师的评选体制说起。

(一)小学名师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以湖北省为例,教师荣誉称号的评一般分为区、市、省三个级别,针对不同的年龄对象又分为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前者主要考察个人能力、后者考察个人能力的同时也注重示范引领作用。名师一般都是后一个通道里区、市、省一级级评上去的学科带头人,也就我们俗称的特级,千里挑一。这样的比例下和盛名下,名师的培养、评选和经营,已远超个人和教学,成为了一种个人、学校、各级教育部门集体的经济行为。

学带和特级层层推选和大概比例

评选一般以打分制为基础,综合考虑突出的重量级奖项和平时个人的影响力和口碑。在能查找到的官方资料中,以某区的学带量化评分表为例,全面的考量了资格条件、职业道德、教学实绩、教研科研、示范指导和继续教育六个方面,非常全面周到。虽然不在一个省份,但从她的那么多荣誉和资质看,按照这样的体系评出来,应该是合理合章的。

武汉市某区学科带头人评选量化评分表

(二)为什么胡老师能包揽这么多荣誉?

先来分析一下量化评分表里的前两项——资格条件和职业道德。

对比一下可以发现,个人综合荣誉是所有加分项中唯一不受5年时间限制,且无上限的项目。这会促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对的,能评上去的名师都是高大上的荣誉一排排。经济市场上,一个项目只要能从大众中崭露头角,就能引起聚集诸多资本的集体抢投,帮助它做大做强,做成行业领头,名师的打造也一样。个人荣誉指什么呢?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随便说一个都能让人刮目相看,全部集齐岂不光宗耀祖?是的,能评上去的名师基本上都可以光宗耀祖,年轻的,没点修为积淀的,还真hold不住这样的高光彩带,飘,矫情,是经常的。

(三)为什么胡老师会选择抄袭?

接着往下看,教学实绩、教研科研、示范指导和继续教育,这是评选时拉开差距的主要方面。

首先看教学实绩,不太好发力。特别是教学竞赛,以武汉市为例,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晋级名额非常少,区一等奖第一名代表全区参加市级比拼,市一等奖第一名代表全市参加省级比拼,能脱颖而出的除了自身强大,背后都是硬核团队。所以,实际评审时评委们在打分制之外非常看重参评教师在行政部门组织的重量级竞赛中的成绩,提高荣誉称号在教学实践中的含金量。

再看指导示范,在教师培训遍地开花的今天,基本都能满分,彼此差距不大。这里面有一个亮点,为了避免光说不练,制度限制了讲学报告的最高分20,促进名师上现场示范课,点赞。

继续教育这一项如上,教师培训遍地开花,满分不难。很多市级评选已经拿掉了这一项的加分。

剩下的就只有教研科研了。看看这出版一本书10分,发表一篇论文6分的设置,有没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老师白天忙教学,晚上挑灯教研了吧!也明白为啥小学教育界出了那么多写论文、做课题甚至出专著的名师了吧!能拼一拼拉开差距的只有这一项啦!而且相比其他荣誉挤破头也只有两分、4分,这一本10分,太有诱惑了!都能写吗?不知道。为了加强监督,评委们在打分之外会特别注重参评者在知名期刊公开发表作品的数量,敢公开、能发表,毕竟比捂着的论文评比要强嘛。

您可能要问了,评委们都知道公开发表易于监督,胡老师是傻了吗?其实我一直怀疑胡老师也是被骗了,毕竟一般就算毕业论文无法交差的时候,情愿出钱找人代笔也不会全文抄袭交上去,那可是要上网挂名一辈子跟着自己的啊!个人猜测没有依据,玩笑,玩笑哈~


制度有问题吗?好像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在能预见的范围内做了很多值得点赞的预防,但就跟美国的民主制度一样,巨大的利益面前,为公平公正而制定的选举,变成了对制度的极端利用,而且夹裹着各大政治集团的博弈,个人变得极其渺小。胡老师的成名之路,是制度推动下小学老师普遍的尴尬。

说实在话,我对胡老师是非常恼火的,在小学老师不断提高自己展示新面貌的今天,公然做假研究,给大家摸了黑,而且在教育界之外,触犯了法律,应该严惩。说实在话,我对行业内很多身边的名师也非常失望,特别是很多年轻的中干力量,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荣誉,需要静下来多读读书,坐坐冷板凳。说实在话,我对很多因为担任了领导职务后荒废了业务的名师们非常可惜,行政路线上不去,业务路线又下不来。希望胡老师这次的事件,能引起相关的重视和反思,让小学教育能少一些浮夸。


小师柳沐


当名利就摆在我们面前,诱惑着我们的时候,又有几个老师能不心动呢?当我们看到胡红梅这样的老师凭借着抄袭手段,便能够获得这么多荣誉,身为同行的我们又是否会动了歪心思呢?成功的路上并没有捷径可走,所谓的捷径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可能很多学者涉嫌抄袭,但并没有被曝光,凭借着抄袭获得了荣誉,但荣誉只是附加于我们身上的外在的东西,唯有知识才是我们自己掌握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尽管付出了大量时间,非常辛苦,每天可能只能睡几个小时,但是当研究成果获得他人的认可之后,我们会觉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国不止一个胡红梅,哪怕今天她因为抄袭付出了代价,但其他抄袭者并不会引以为戒,总是抱着侥幸心理。我国关于抄袭的检查力度并不大,这也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不过随着大量抄袭事件的披露,我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打击力度。比如加大对论文的审核力度,取消大学的清考制度。也都是在进一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质量培养。


10分钟剪影


深圳名师胡红梅最近火得不行,虽然她之前就是名师,可惜,作为同行,我竟然不知道其鼎鼎大名。只是因为抄袭一事,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又知性、又优雅,还会抄袭的名师,也算开了眼界。

胡红梅有多名,咱就不提了。大家这几天津津乐道,估计她的简历大家都背会了,烂熟于心。至于网友们怎么看?想必大家也都清楚。

不过,网友对胡红梅批评、指责,其实并不是针对她个人,而是对所谓的“名师”名不副实、沽名钓誉这种现象的不满,对这种做法的痛恨。要知道多少一线老师,踏踏实实教书,认认真真工作,可是想得到一个市级模范都难上加难,而胡红梅获奖无数,名利双收,却是因为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给自己脸上贴了金。而现实中,像胡红梅这样的名师大有人在,怎能不让大家气愤难平?

红梅花儿开,美丽已不在。昨天深圳龙岗市教育局对胡红梅的处理结果已公布。胡红梅的副校长职务被撤,荣誉称号被撤,被调离教学岗位,同时年度师德师风不合格。

其实,对这样的处理结果,不少网友表示不满。在他们看来,胡红梅的行为不仅仅是违法了师德师风,而是涉嫌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犯下这样严重的错误,至少应该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永远不得从事教育工作。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胡红梅抄袭行为虽然不对,但是其教学能力不能否认。应该给她改过自新的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落井下石,把人一棒子打死!

话是这么说,但是,胡红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已成事实,如果原作品作者要诉诸法律,胡红梅肯定还会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麦麦铁粉


还是去做一个“好老师”吧,做“名师”风险大。

1.学校里的“名师”都是如何包装起来的?

“名师”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名师”就相当于产品广告。

现在生源竞争激烈,学校为了吸引优秀生源,必须要打造几个“名师”。

那么哪些人能够进入领导的法眼呢?

当然,首先要忠诚于学校的但不一定教学能力最好的。如果一个学校刚把一个“名师”包装好,被对家学校挖去了呢,那不是哑巴吃黄莲!

其次就是创造条件让老师去获奖、受表彰。

“名师”就是一大堆“硬件”累积的结果。

所以学校会把省内、市里、县内的所有表彰都给他,然后再想方设法让他出去露,上公开课,发表演讲,送教下乡等等一系列运作,然后再讲官方认证一下,一个名师就诞生了。

2.胡红梅的“名师”成名之路是否还有人会争相效仿?

胡红梅通过抄袭别人的著作达到名利双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创作之艰,没有这种体会的老师不会去恨那些抄袭者。

就像一个母亲辛苦把儿子养大成人了,忽然儿子丈母娘说:“这个孩子以后是我儿子了,他不再顾你生老病死了。”

估计被抄袭者的感受就像这位母亲,委屈,伤心,愤怒。

胡红梅这个“名师”成功之路还会有仿效者的,这是由人性决定的。

3.胡红梅抄袭事件为什么在网络上这么火呢?

这是由胡红梅身份决定的。

胡红梅是一名老师。与老师有关的事件,尤其是负面的,大家一般都会特别关注,从而引发热议。

二是,许多同行的鄙视,里面还有一些嫉妒。

郭德纲说:同行之间就是赤裸裸的仇恨。

这不仅是相声界,其实各行各业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由人性的弱点决定的。

第三,就是胡红梅老师比较漂亮。

漂亮的女人遭嫉妒,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您是不是也这样认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