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時的蝗蟲能吃麼?

蝗災時的蝗蟲能吃麼?

“中國吃貨解決一切外來入侵物種”這個梗,它流傳得有多廣,它本身就有多蠢。

首先,它是有毒的!

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蝗蟲就會從散居型轉變為群居型。

值得注意的是,群居型飛蝗大量釋放揮發物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飛蝗幾乎不合成苯乙腈。苯乙腈對種群密度變化響應十分靈敏,群居型飛蝗作散居化處理後苯乙腈釋放量大幅下降,而散居型飛蝗作群居化處理後則會急劇產生苯乙腈。

苯乙腈對蝗蟲有聚集作用,過去一直以為是種聚集激素,其實不是這樣。研究發現,這種化合物在散居型蝗蟲中從小一直存在,也不會產生聚集作用。苯乙腈最終合成氫氰酸,可以抵禦天敵。群居型蝗蟲大量釋放苯乙腈,主要是用來抵禦天敵的。

由於苯乙腈的富集,大量食用群居型蝗蟲的人會腹瀉、頭暈甚至死亡。

其次蝗災是不可控的,如果蝗蟲能像大馬哈魚一樣每年幾月到幾月洄游,幾月到幾月產籽,生活在幾個固定的區域,遷徙路徑固定,這世界上就根本不會有蝗災,而且會有一條條蝗蟲食品產業鏈,捕捉處理烹飪分銷。但是現在沒有這種產業鏈,就是因為蝗蟲種群它不是大馬哈魚,什麼時候會出現,出現在什麼地方,沿著什麼路線遷徙,全都不確定,一旦出現了,就是一大片,走到哪都是一片狼藉,往哪遷徙也不知道,臨時建工廠處理蝗蟲等你建好了,蝗蟲轉移了。

大型的蟲群往往綿延數百公里,且活動能力極強,一天可以遷徙150公里左右。所以在蟲群短暫停留的時間裡人們無法捕獲足夠數量的蝗蟲並將其保存到來年開春。

所以蝗蟲是無法代替主糧的

說萬物皆可吃的,來,品鑑一下這批蝗蟲

蝗災時的蝗蟲能吃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