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故事,六種人生(之六)「沒有然後」

都說人生如戲,人生的故事有很多。我要講的六個故事,代表著六種不同的人生。過程各異,結局都可以歸納為一個字:輸。

如果,我們的人生像這六個故事裡的某一種,我們真的需要停下來,思考,感受,再思考,也許是時候改寫一下了。


六個故事,六種人生(之六)「沒有然後」

吳果很憂鬱。從他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天起,憂鬱就不期而至,並且隨著時間推移,一天比一天憂鬱,以至於開學以後,吳果不想上課,不想看書,不想做專業方面的研究,甚至不想吃飯,不想玩,不想想。

吳果的憂鬱沒人能懂,或者說吳果的憂鬱他身邊沒人能懂。

在老師和同學的眼裡,吳果應該很幸福。吳果的父母都是公司高管,有錢,有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很關心吳果。從開學到現在剛過去兩個月,吳果的父母已經來過大學宿舍探望吳果五六次。而且吳果的父母對每個同學都彬彬有禮,雖然並不是十分地親近,但也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同學們覺得,這也是和他們的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同學們還會看到吳果和他的父母漫步在校園裡,很溫馨的感覺,這讓諸多外鄉同學很是羨慕和嫉妒。

所以吳果的憂鬱沒有人能懂。甚至吳果自己都不太懂。

吳果憂鬱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對於吳果的憂鬱,不少人覺得這就是典型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吳果有時候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這種認為,並不能讓吳果感覺好一點,反而讓吳果更加痛苦。

有一個事實是,吳果的憂鬱是真實的存在,吳果才是親身經歷者,食不知味,寢不能安。

吳果在憂鬱中度過每一天,數著綿羊碾過黑夜,掰著手指頭熬過白晝,今夕是何夕,有何意義?

吳果的生命意義似乎從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戛然而止了。然後呢?沒有了然後。

吳果小時候是在爺爺奶奶身邊度過的。在吳果的記憶裡,吳果的爺爺是這麼告訴他的:你爸爸和你媽媽都很愛你,但是他們需要打拼,為了讓你有一個好的生活,所以他們在你滿月後就不得不忍著痛離開你,去求學,去工作。

吳果的爺爺能文會寫,是解放初期的大學生,但是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後來經歷了各種動盪和苦難,屈居在某個鄉鎮教書,他一生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兒女也可以進入大學學府,堂堂正正做一回有知識並且是有建樹的人,也因此,吳果的父母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在生下吳果一個月後,雙雙進入大學學府……

吳果從三歲開始就跟著爺爺算數寫字畫圖背詩,吳果也是聰慧,學得很快。爺爺很是欣慰,跟吳果說:你比你爸媽都要聰明,你爸媽上到了大學本科,你呢,只要比他們強一點就行,好好學習,將來超越他們,考個研究生!

所以吳果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好好學習,將來考研究生。雖然那時候他並不懂什麼是超越,什麼是大學本科,什麼是研究生!

吳果上了小學。吳果的學習成績很好。

吳果的爺爺去世了。吳果很傷心。年幼的吳果堅定了好好學習的決心,他要實現爺爺對他的期許,這是他和爺爺之間可以繼續維繫下去的情感紐帶。

吳果的父母把吳果接到了大城市,繼續上學。吳果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吳果上了初中。吳果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吳果的老師都覺得吳果將來肯定能考上大學。那時候,吳果對大學有了概念。

吳果上了高中。吳果的學習成績一路領先。吳果的老師相信吳果肯定能考上名牌大學。那時候,吳果的目標很清晰,超越父母,考取名牌大學的研究生。

吳果不負眾望地考取了名牌大學。吳果沒有像周圍的同學那樣流連於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而是繼續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吳果的目標十分清晰,研究生。

吳果甚至放棄了保研的機會,雖然那對他來說並不難,但吳果更想憑藉著自己的實力考取研究生。吳果學習生涯很充實,目標清晰,鬥志昂揚。

吳果很順利地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在同學的眼裡,吳果就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學霸,就是一個可以碾壓眾生的妖孽一般的存在。

但是這樣的一個妖孽卻抑鬱了,實在是令人不解。


六個故事,六種人生(之六)「沒有然後」


吳果完成了爺爺的期許。吳果和爺爺之間的情感紐帶因此斷裂,吳果感到傷心。但是這種斷裂,處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並不明確,也並不強烈,畢竟在真實裡爺爺離開吳果已經十多年,吳果從理性層面也早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這種斷裂是心靈層面的,爺爺從吳果的內心世界悄然而去,所以吳果的傷心也是瀰漫式的,就像棉被在梅雨季節洇出的潮溼,逐漸地變得黏膩。

吳果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也是如此,處於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已經長大成人的吳果,其實是知道自己的未來有很多可以選擇的方向,也有很多可以發展的空間,只要吳果願意,應該會有不少的單位機構和公司企業向他拋出橄欖枝,再不濟,吳果的父母也能給他一個無憂的未來。

所以,吳果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更準確地說,是吳果有一個“兒童的自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那個小孩也許才只有三歲,在爺爺教他算數寫字畫圖背詩的那個時候那麼大,那個三歲的吳果從爺爺那裡得到的“指令”就是超越父母考個研究生,至於再以後,爺爺沒有任何的指令。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三歲的吳果”在完成了爺爺的指令後,變得茫然不知所措,接下來不知道該做什麼。

吳果抑鬱也許比這更嚴重。很可能,在他的身體裡還住著一個“剛滿月的吳果”,這個吳果懵懵懂懂地來到這個世界,還沒有能夠區分母親和自己是否是一體的時候,母親就不見了,所以那樣一個“剛滿月的吳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殘缺不全的存在,甚至於其存在的意義都不確定。但是誰知道呢,畢竟誰都不是吳果,更加不知道“剛滿月的吳果”真實的感覺。包括吳果自己也不知道。

吳果的憂鬱越來越嚴重,不得不在讀研的第二個學期休學。吳果休學在家,終日無所事事,活死人一般活著……

有誰能告訴吳果,吳果的未來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