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央廣網


-紋面-


沒有任何麻醉和止痛

用藤刺等工具在臉上紋型


在曾經沿襲傳承的時間裡,每一位雲南獨龍河流域的獨龍族女性在12、13歲都要經歷一次「刻骨銘心」的痛。

一根帶刺的荊棘、小木棍和裝水的碗便是她們難以承受的疼痛的元兇。

而這段她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經歷,就被稱之為紋面。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茸芭莘那

整個紋面過程,沒有任何麻醉和止痛,女孩們依靠著自己的意志或者他人的按壓止疼。

當紋面結束之後,她們的臉上便留下了一生都抹不掉的花紋印記。

已經90多歲高齡的獨龍族人龍遠可亮在15歲時就紋面了,即便已經過去了70多個年頭,每當問及這段經歷時,她也難以言說。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她們從未想過,這種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傳統,異於常人的審美方式,因何而起,為何流傳。

於是,一切都隨著悠悠歲月成為日常......


//////////

不可拒絕的要求


獨龍族部落位於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內的獨龍河流域,雲南西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

奔騰不息的獨龍江滾滾流淌,滋養著生活於此的獨龍族人。溫暖靈魂深處的淳樸笑容、似童話一般的迷幻森林,共同造出了這一處“雲南最後的秘境”。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茸芭莘那

然而,大山帶來了美麗原始的風景,也帶來了他們無法戰勝的「隔閡」。

自原始社會末期時起,巍巍的高黎貢山就阻隔了獨龍族人與外界的聯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刀耕火種,結繩記事,採集漁獵就是他們每天全部的事情。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茸芭莘那

大山隔絕了獨龍族人與外界的往來,也隔絕了外界的通達。因此,獨龍族人特有的民族傳統在這地處偏遠,地形複雜的獨龍峽谷地區得以保留傳承下來。

紋面便是其中之一。

在不少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族人聚居的村落裡,每當自家女兒到了該紋面的年紀,父母就會去拜託村裡的紋面師給自己女兒紋面。而這些被紋面的女子,大多都是12歲左右。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每一個獨龍族氏族群落裡,都有一位紋面師,由他們將代代相承的紋面記憶傳承下來。

紋面師們用鐵夾從木炭裡夾出幾根木炭放在碗裡,將木炭碾碎,再倒入熱水,黑色的墨水做好放在一邊。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然後,紋面師用竹籤湛好墨汁,在躺好的女孩臉上描好紋型,用異常鋒利的藤刺按照紋型一針一針地刺,持續密集的敲打,直到臉上出現一行行針眼。

紮好之後,紋面師搽去女孩臉上滲透的血水,再敷上一種獨龍族特有的用鍋灰和某種植物拌成的墨汁,用來防止紋後感染。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如此,便是紋面的整個過程。

即便是將要遭受無法忍受的疼痛,父母們也不管自己女兒願意與否,都會帶著女兒去紋面,並且告知必須要這麼做。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風向標戶外旅行體驗站

但每當問到她們為何要送自己女兒去紋面時,或者問到母親當初自己為何要紋面時,她們也具體說不上何種緣由,好看、傳統、宗教信仰等等說法在她們的口中眾說紛紜。


//////////

只是,為了生存


由於獨龍族人沒有文字,以刻木記錄日常生活。因何紋面,為何傳承的緣由一直未有確切說法。

但獨龍族人的發展歷史和生存環境,又能找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只是,為了生存。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茸芭莘那

和其他交通通達的「隱世之村」相比,受地形所困的獨龍族部落根本沒辦法像祖先設想的那樣安寧生活。

由於獨龍江峽谷位於大山之間,東邊是高黎貢山,西邊和南邊是緬甸的擔當力卡山,溝壑縱橫,山巒疊嶂,封閉的狀態更好的使獨龍江峽谷成了獨龍族人長此依賴的家鄉。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茸芭莘那

除此之外,高山半高山地帶也有著他們生活的痕跡。

他們的房子多數為木楞房或竹篾房,將木頭圍在房子四壁,頂蓋放上茅草,冬瓜木鋪設樓板,再蓋上竹篾笆。

他們在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讓生活過得更好。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這樣在獨龍族人看來知足的生活一直到解放前,當週邊的兩股強大勢力威脅著生活,他們的日子也苦到了極點。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一股勢力來自西邊的藏族土司,另一股勢力來自周邊的傈僳族奴隸主勢力,兩股勢力搶奪財富,殘酷的剝削和壓榨自然而然落到了獨龍族人的身上。

每年,他們都要向一位叫作察瓦龍的藏族土司交貢賦,對於那些沒有錢的家庭,土司派人把獨龍族的女人強行抓走,賣到藏區當奴隸。

因此,年輕漂亮的獨龍族婦女常年面臨著一朝被虜往他鄉的危險。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於是,獨龍族的女人們想出了這種無可奈何的自救辦法,自殘紋面。

此後,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所有人都開始紋面,久而久之,便成為了獨龍族人一種特有的文化習俗。


//////////

繼承還是消失不見?


深居大山深處,大山卻沒有將他們永遠隔絕。

1964年,在人民解放軍和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劈山修路,自此,在獨龍江的山間,多出了一條一米多寬的人馬驛道。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告別了以往的封閉,縣政府還組織了一支國營馬幫。

幾十年來,在每年大雪封山和連綿的雨季之前,六百多噸糧食和其他生產生活的物資,都通過這支國營馬幫運進獨龍江。

他們的生活在慢慢變好。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1996年,國家交通運輸部投資修建獨龍江公路1999年9月建成土路通車。2014年4月,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全線貫通。

當交通不再成為獨龍族人頭疼的事情,曾經為了生存的壓力也不再存在,如今生活在獨龍江流域的獨龍族人也在面臨著一個抉擇:紋面是拋棄還是繼承?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審美方式的不斷變化,獨龍族紋面人也在慢慢減少,時至今日,整個獨龍江流域剩下的紋面人也剩下不多了。

以前,龍遠可亮對自己臉上的紋飾並不會感到不自在,但當一次去過昆明回來後,能不見外人就不見外人,在世人的眼光中,她察覺到了自己的不同。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by 網絡

如今,絕大部分的獨龍族女性身上再也看不見紋面的痕跡。

或許,在以後,紋面這項古老的習俗,紋面師的古老手藝也都將隨著時代發展,慢慢消失不見。


-END-

部分素材來源丨網絡


參考:

茸芭莘那《中國最後的紋面部落》等。

雲南貢山縣:她們用藤條刺臉紋型,花一生時間變醜,至死不掉色

新縣誌,

優晟文化與羊晚集團生活傳媒公司戰略合作的內容平臺

用全新視角帶你領略中國各個縣的風土人情,

帶你探索中國未現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