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这段时间以来,意大利疫情较为严重。欧盟各国的表现犹如同林鸟,灾难临头各自飞。意大利向欧盟邻国求助,没得到实际回声;反而是中国给予意大利力所能及的支援,让意大利人感受到来自东方的温暖。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那么意大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今天这篇文章就用最简单的方式解析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现实思维处于一个怎样的模式状态。我把它叫做,意大利的家底。


01历史进程


说起意大利,自然绕不开西方文明。

谈西方文明与意大利之前,为了方便理解,我做了一张图,让大家对意大利有一个直观的概念: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地缘上的意大利:地处南欧,主要由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加上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和北部的波河平原构成;三面环地中海;北面顶住欧洲脊梁阿尔卑斯山。

从历史大趋势看,西方文明的历史趋势分两段。

工业文明之前,西方古文明中心在地中海。

地中海文明起源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壮大于罗马。

整个欧洲历史上,只有起源于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帝国完成过大一统。

两千多年前,统一西方的罗马和统一东方的大汉帝国闪耀文明史;亚平宁半岛中部的罗马城和关中平原中部的长安城代表了那个时代文明的最高水平。

君士坦丁大帝在西方发“米兰赦令”宣布“独尊基督”四百年前,汉武帝在东方宣布“独尊儒术”。东西方历史,由此按照不同的轨道运行。

某种意义上说,意大利的拉丁人贯穿欧洲古文明和现代文明,意大利算是罗马帝国的余脉,在欧洲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工业文明到来之后,西方文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工业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而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源头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02 精神底蕴


文艺复兴为什么在意大利爆发?

原因之一,意大利是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者,没有像希腊那样被其他文明征服。

原因之二,罗马帝国之后,整个意大利陷入一种散乱的城邦状态,亚平宁半岛和波河平原上耸立着琳琅满目的王国,有些被外来势力如西班牙和法国操控。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这种纷乱的秩序,适合思想家怀古思索,如文艺复兴人杰;也很适合商人纵横捭阖,如威尼斯商人。

文艺复兴的源头为什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在中世纪的佛罗伦萨,商人(美第奇家族)和思想家(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结合,给予艺术创作前所未有的支持。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罗马城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南方较穷,北方较富。南北双方因贫富差异较大,互相鄙视,北部骂南部是懒汉,南部则骂北部是吸血鬼。

佛罗伦萨大致位于罗马和米兰的中间位置。

罗马代表亚平宁半岛的政治文化中心,米兰代表波河平原的经济中心。

佛罗伦萨向南不远处就是罗马,便于吸收那里的古文明气息;向北翻过亚平宁山脉就是波河平原,离钱袋子很近。注意,艺术思想从来不是空中楼阁,既需要文化养分,也需要经济支撑。

文艺复兴的天才们如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们,都是从佛罗伦萨出发,要么向南去首都罗马;要么向北去波河平原上的米兰、都灵、威尼斯,再从那里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把文艺复兴之风带到西欧的法国(催生出蒙田等人)、西班牙(催生出塞万提斯等人)、英国(催生出莎士比亚等人)、德国(催生出席勒、歌德等人)。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以举世闻名的天才达芬奇为例,他就是佛罗伦萨人,为米兰王国的宫廷服务,画了《蒙娜丽莎》;他也曾去过罗马,试图干一番事业,但并不开心;晚年去了法国,客死他乡。

好好的意大利人,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晚年要离家出走、前往阿尔卑斯山脉另一侧的国度?因为大航海大幕开启,欧洲航运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

达芬奇和哥伦布都出生于1452年。哥伦布也是意大利(热那亚)人,去了西班牙才找到用武之地,最终发现新大陆,名垂青史。

大航海时代到来,名义上是航运中心转移到大西洋,实际上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向大西洋转移。因此文艺复兴之风,也随着大航海向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法国、西班牙吹去。

所以从精神文明层面上讲,意大利的家底非常之厚重。

当然谈到一个国家的家底,精神只是一方面,物质同样重要。没有物质,精神就是空中楼阁。那么意大利的经济基石如何呢?


03 福地命脉


从大历史周期看,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相当于承担了欧洲古文明向近现代文明过渡的角色。现代意义上的意大利,家底集中在波河平原;此次疫情严重地区也在波河平原,以时尚之都米兰为首府的伦巴第大区和以水城威尼斯为首府的威尼托大区。

要知道欧洲的平原主要集中在阿尔卑斯山以北。这也是为什么南欧诸国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意大利落后于北欧的原因之一。在阿尔卑斯山南麓,波河平原是南欧为数不多的沃土。

如果没有这块平原,意大利不会成为欧盟四大经济体之一。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波河平原大约4.6万平方公里,占意大利国土面积(大约30万平方公里)的不到六分之,却承载了意大利总人口(大约6千万)的三分之一。

波河平原土地肥沃,是意大利农业最发达之地;经济发达,人均GDP远高于落后的南部地区,和法国比较接近。因此意大利北部地区有声音要求独立,要建立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意大利南方人经常骂北方吸血鬼与白眼狼。

意大利的主要城市和工业都集中在波河平原,时尚之都米兰、汽车之城都灵、水城威尼斯、港口城市热那亚都在那里,堪称意大利的长三角

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意大利经济明显疲软。有很多文章分析其中原因,但都没有触及到实质。意大利经济问题的本质是“城邦经济”这个模式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该如何理解?答案很简单,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取决于其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如果思维模式没有经过剧烈变革,就一直会延续传统。


04 城邦思维


现代意义上的意大利统一时间很晚,罗马帝国崩溃的“邦国时代”一直持续到19世纪。

要统一,首先得摧毁那些邦国。意大利本土又没有强大的邦国完成统一。

正好那个时候拿破仑横空出世,1796年率领法军出奇制胜,仅用两周的时间便征服意大利,后来把自己的儿子封为罗马王。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拿破仑的征服,摧毁了意大利各邦国,相当于间接促成意大利独立。1815年,拿破仑失败之后,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但直到1861年,意大利王国方才建立,并于1870年攻克教皇国(西罗马灭亡之后,一直占据罗马城)首都罗马,完成意大利统一。

同样在1870年,俾斯麦主导的德国赢得普法战争的胜利后,建立德意志帝国。

虽然意大利和德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诞生,但两国发展趋势完全不同。德国在剧烈的战争中已经蜕变,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很快进入大规模军团作战轨道。意大利的思维没有蜕变,还停留在之前的“邦国时代”。

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士兵,或者二战之后的德国企业,甚至是德国足球队,都是典型的铁血战车。意大利士兵喜欢各自为战,一言不合就投降,其实就是“城邦思维”在作怪。

如果对意大利人说,他们的思维模式很传统,他一定不同意。但是分析过他们的特征之后,会发现他们真的很传统,那种传统的“城邦思维”已经深入意大利人的骨髓。

具体到现代经济上,意大利更是赤裸裸的“城邦模式”。这种思维让意大利变成“中小企业王国”。谈起意大利经济,大家能想起很多名牌奢侈品。比如受女性喜爱的普拉达、杰尼亚等等,让男人飚肾上腺素的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等。但意大利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比统一之前的各种城邦还零碎。比如国礼级纯手工瓷艺品牌Morbelli,就坐落在离米兰不远的老房子里,只有十多名工人。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这种“城邦模式”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不仅很符合意大利传统思维,而且和二战之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无缝对接,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可以直接融入美国主导的产业链中。所以二战之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10%以上的份额(12亿美元,作为对比,同时期的苏联给中国的援助总额也就3亿美元),这些钱占当时意大利国民收入的5%。

意大利这种建立在中小企业基础上的“城邦经济”,优缺点都很明显。

城邦经济之优点——

优点之一,有利于增加就业人数。意大利中小企业雇佣员工占全国的81.7%,其中微型企业(1-9人)员工人数占意大利全部员工的48%(意大利将1-49人的企业定义为小企业,49-250人的企业为中型企业)。

优点之二,有利于经济上升通道中发展实体制造业。意大利凭借中小企业群构建的实体制造业优势促成二战之后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城邦经济缺点——

缺点之一,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遇到竞争力瓶颈。意大利缺乏类似韩国三星、日本丰田之类的巨无霸作为拳头去开疆扩土。所以冷战结束之后,全球经济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意大利却一直疲软不振。

缺点之二,随着社会福利的提升与人工成本增加,一旦遭遇经济危机,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日子会愈发难过。这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意大利经济一直没能走出泥潭的原因。过去十多年时间,全球货币宽松;但意大利经济一直疲软,并且在2012年与2018年遭遇衰退,如今意大利的人均GDP还没2007年高!

——“城邦经济”的缺陷完全暴露。

在经济下行压力严重的今天,当竞争对手们都在集团化作战,意大利还沉迷于中小企业世界无法自拔,即使能赢得某些局部优势,但战略上处于劣势。这就好比两千多年前,希腊方阵面对罗马军团时的无能为力一样。

但意大利人貌似不想改变;或者说,即便想,也找不到改变的方式。


05 闹剧


当经济陷入困境而无法解决,必然导致政坛闹剧。

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贝卢斯科尼。冷战之后意大利经济疲软,这位当时AC米兰(荷兰三剑客时代,AC米兰处于历史巅峰)的富豪主席创立了意大利力量党,扮演中右翼政党联盟的领导者角色。

此君堪称20多年前的意大利版特朗普,超级富豪出身,口无遮拦,行事肆无忌惮。

尤其是他的那些花边绯闻,能让其他花花公子黯然失色。


意大利家底有多厚?


他的荒诞言行可以编写一部“拍案惊奇”。2009年,贝卢斯科尼竟然宣称自己在过去20多年间卷入过106起案件,上法庭2500多次,在法律问题上花了两亿欧元,现在仍背负多项未结案的指控。但他仍然在意大利政坛呼风唤雨。

2013年,米兰法院以滥用职权并同未成年女性性交易等罪名,判处贝卢斯科尼7年监禁,同时终身禁止其担任公职。特朗普和他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即便如此,法国《费加罗报》在2019年评论指出,即便无法直接参政,贝卢斯科尼已成为意大利右翼不可或缺的领导者。

为什么意大利人一直纵容贝卢斯科尼那些绯闻与丑闻?因为实在找不到比他更好的选择。贝卢斯科尼之后,总理几乎每年都在更换,官僚派、技术派轮番上场,效果都一样。最后轮到毫无执政经验的孔特,效果还是一样。意大利总理就如同国足教练或韩国总统,谁上都是一个结果。

现在的意大利,作为欧盟主要经济体之一,家底还算厚实,在航空、化工、汽车领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这些传统技能,在传统的“城邦思维”支配下,远不足以扭转意大利经济疲软的局面。

意大利还有很多时尚奢侈品,并且是旅游胜地之一,但这些仍然只是局部优势;无法取得整体优势。疫情爆发,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意大利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纵观历史和现实,意大利需要一场涅槃,从罗马帝国崩溃之后便形成的“城邦思维”中走出来,完成一次升华。

当然,这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