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再遇“倒春寒”,一项站在购房者立场的制度,正期待全国推行

2020年的楼市,注定会在房地产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开年“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楼市先是在一片“哭喊声”中赢得了60多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房地产的利好消息。

这几天,最令人震惊的就是海南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升级房地产调控政策。

3月7日晚间,海南发布了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其中有三大重要政策内容,即发展安居型商品住房,实行本地居民多套住房限购政策和推行商品住房现房销售制度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是近期落实中央“房住不炒”这一中心思想最明确的一次。


房企再遇“倒春寒”,一项站在购房者立场的制度,正期待全国推行


围绕房地产预售制度是否取消的讨论由来而久

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购房者,由购房者预先支付定金或房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房地产开发的门槛。

这一制度,源于香港的“卖楼花”,港人将正在兴建或没有动工的楼宇单元,形象称之为“楼花”。在楼宇建设周期内提前卖房,正是“卖楼花”,或者说预售制。

1994年,商品房预售制在内地落地。


房企再遇“倒春寒”,一项站在购房者立场的制度,正期待全国推行


在期房预售下,开发商能够在楼盘没有封顶的情况下,可以从购房者手里收取部分定金或者房款。这样就放大了资金杠杆,使开发商的财务成本大大下降,这也是开发商能够“高负债”“高周转”的信心来源之一。

然而,预售制的弊端同样很明显:所见不能所得,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现象经常发生,问题楼盘屡见不鲜,至于“烂尾楼”的出现,更非孤立事件。

所以有很多购房者,宁可被迫接受市面上没几个的现房项目,也不愿意去选择期房,自己看不见摸不着不放心。


房企再遇“倒春寒”,一项站在购房者立场的制度,正期待全国推行


取消预售制,是谁在颤抖

首先,显而易见的当然是开发商了。

作为一个重资产的行业,房地产公司普遍有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取消预售制,房企周转速度变慢,高周转模式就此终结,这必然带来房地产行业的全面洗牌。中小房地产商摇摇欲坠,大开发商也将失去高周转的利器。

因为开发商的资金有近一半都来自买房人回款,一旦期房预售改为现房销售,房企拆借的资金就不能够再被“挪用”开发其他楼盘,这就对房企的高速发展提出了挑战,更为严重的是,开发商只能坐守愁城,一个项目未完工,根本就不能再开发另一个楼盘!

疫情之下,开发商外有超过五百亿的融资借债要归还,内有售楼部停售的回款压力山大。就连某头部房企的七五折或者是刘三者售房,也都是想从买房人手里拆迁资金自保。

其次,地方的财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地方来说,高周转的好处,是提高了土地出让的效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如果高周转不复,一宗土地两年才能变现,开发商必然减缓拿地速度,土地财政又将如何维系?

所以,这几年,虽然包括深圳、苏州等地都推出了现售地块,但取消预售制的范围并不大,而且在疫情冲击之下,某些城市转而取消现房销售,重回预售老路。


房企再遇“倒春寒”,一项站在购房者立场的制度,正期待全国推行


虽然从现实角度而言,由于利益上的错综复杂,取消预售制的推行从目前来看难度很大,但是能看出地方在贯彻落实“房住不炒”的决心。

时代不同,经济周期不同,楼市所处的风险阈点不同,楼市调控的松绑红线同样会大相径庭。

从驻马店到广州政策的撤回就可以看出,调控的成果来之不易,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不会改变,不能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