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贫民窟"

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

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

啾啾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在电脑上看岩井俊二的电影《燕尾蝶》。

他一看到我,例牌很夸张地拥抱,并且要行法式贴脸礼,说是最近他们时尚圈的流行。

一进屋就很夸张地惊呼,天呐,你们是住在贫民窟里的公主吗!那天上午刚下完一场雨,他刚好看到我们打扫战场后的狼狈样儿。

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

我打了他的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隔壁屋的央视姐们儿刚睡下,别吵醒人家。”

"贫民窟"?我想了想,这个说法,倒是蛮贴切的呢。

住在这屋里的我们仨——央视节目编导、传统纸媒记者、科技公司工程师,也算有学历有层次有见识,but,够不着中产。

作为东三环最靠近CBD的南城(国贸在长安街延长线上呀,当然是中轴),这里的写字楼几乎是全城最贵的,住宅房价是惊人的,房租也是相当高的,消费也是相当不便宜的,然而也有许多在国贸区域上班的小白领们,一个月拿着几千或者一万多,生活在此间。

工资几k的时候,合租的房租是一间1k,1w的时候,房租已经涨到一间2k了;1.5w的时候,房租已经飙升到一间3k4k了……

房租自然是年年都要涨的,但是工资却不是。

当年,媒体人、工程师以及各种出入高级写字楼的白领,在双井有很多。住不起苹果社区,甚至住不起四环边上的后现代城,这些小区的房价,都闪耀着“昂贵”的光芒。

我们租得起的房子,是双井北里小区、百环家园、杨柳树劲松各种里……这些房子大多是房龄在20年以上的老房,高层会有电梯,多层连电梯都没有。

顶楼的如我们当年那套,窗子漏风,冬天要用胶带黏上,不然屋里不暖和,实际上也不太暖,我的电脑桌旁,放着一个取暖用的油汀;窄小的客厅只能用来放洗衣机和冰箱,且长年漏水;卫生间很小,每次洗衣服要两个人抬着那台双缸洗衣机进去,一台洗衣机+勉强能挤进去如厕,便是卫生间的全部。别以为我们不舍得买好的洗衣机,实在是买了也放不进去。

厨房窄小,小强肆虐。

我们每年请保洁阿姨来打扫,那些陈年的油污,把身经百战的阿姨给打败了。

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

楼道里更是一副最最日常百姓过日子的样貌——每个城市都有老破小,每个老破小的房价自有不同,但楼道都相似。

发灰的墙壁上、电梯里、楼梯上,甚至是房门上,全是狗皮膏药一样的小广告,撕了又有人来贴上,除之不绝。

楼道里堆满了杂物,有一年上海高楼大火,我们投诉到物业,因为这些杂物全是隐患,然而并没有用。

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

别看啾啾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他住的百环家园也好不到哪儿去,他租的房子是小两居,据说有70个平方,实际上他那间卧室,也就10平不到,那一对儿住的房间,也就是12、3平,算是主卧了。客厅也是巴掌这么大。放了一个在宜家买的双人沙发,一张小茶几,就没什么地方了。

那一片,打隔断的租屋非常多,那阵子北京市还没开始打击群租,房东们中介们都想着方儿来打隔断,一套6、70的房子,生生能隔出5、6间来。

奇怪的是,我们那会儿,都住得很开心。

至少租得起房子,还能消费得起自己微薄的爱好。可以每年都出去旅游;可以时常与好友吃吃北京城里各种美食;可以在深夜里写稿时抬头看窗外稀疏的星光;可以抬起疲倦的双眼,迎着朝阳对城市说一声,你早。

我们是夹在高端写字楼与高端住宅里的人,也是大多数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的其中一员。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后来:我们仨早都离开了,工程师随中科院的老公工派去了扬州常住,央视编导也早在广东变成了人民教师,而我,离开了传统纸媒,正在奋力跻身所谓中产,努力

晚年挣体面的养老钱,只有啾啾带着不不还住那儿,他说,我们时尚圈人士是不会去村儿里住的。

至于我朋友圈里一直沉寂的叶子,我想,也许还住在苹果社区吧,她的儿子也该上学了,是在乐成的国际学校吗?还是也搬去顺义做了牛叉的顺义妈妈?

ps:某中介报价——双井北里小区二手房房价59000左右,二室一厅房租8000左右;百环家园二手房53000左右,二室一厅房租9000左右;苹果社区二手房78000左右,二室二厅房租13000左右。

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

见字1Q81

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北京国贸的金丝雀钙以及贫民窟回忆(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