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在什么低温情况下可被冻死,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能传播吗?

实言诚信为本158


新型冠状病毒耐寒不耐热,零下60℃的低温病毒可保存数年。

正常冬季的温度无法冻死病毒,新冠状病毒飞沫传播,存活在空气中的飞沫液体中,零下20℃也无法限制病毒的传播。

零上56℃,30分钟就可以杀死病毒,室内温度高,25左右度能抑制病毒有效传播,因此保持室内温度并通风,能预防抑制病毒。


冬雪听音


低温下病毒可以被冻死?这种说法未必科学,虽说古话说“瑞雪兆丰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毕竟大雪之后很多虫卵都被冻死了,所以来年的时候粮食能够有更好的收成,这是有依据的。


对于细菌和虫卵来说,强降雪或许能够让它们死伤惨重,但是对于病毒来说,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可能有人天真地以为,低温可以冻死病毒、蒸桑拿可以热死病毒、喝酒可以抑制病毒以及抽烟可以熏死病毒等等,这些都是想当然的以为,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病毒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生命体,它既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没有生命的,对待病毒,我们可不能像对待细菌那样。
病毒是一种比细胞还要小的物质,它是由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一般是RNA)组成的,由病毒的结构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不可能完成独立的生命活动,病毒的繁殖依靠的是RNA的功能,首先病毒要侵染其它的生物,比如说细菌,然后通过自身携带的RNA聚合酶或者是宿主细胞的聚合酶依靠宿主细胞的蛋白质为自己提供原料复制自己(先是RNA的逆转录,然后再产生蛋白质外壳),当新的病毒个体不断出现,宿主细胞中的病毒就越来越多,最后病毒通过一种溶解剂将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溶解,随后去侵染下一个细胞。


从病毒的结构来看,病毒以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而蛋白质和遗传物质都是不耐高温的,以蛋白质为例,一般的蛋白质在50-60摄氏度的时候就会变性,而遗传物质在80摄氏度高温的时候,也会变性,所以说,一般在温度50-60摄氏度的时候,病毒是可以被灭活的。以这次的冠状病毒为例,在56摄氏度的时候30分钟就可以被杀死,同样的,酒精也可以消灭病毒,因为酒精也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酒精的浓度需要控制在75%左右消灭病毒的效果才最强,酒精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浓度过高的话,反而会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消毒。


此外,紫外线照射也可以杀毒。不过啊,以上所说的一些方法,对于人体而言也只有酒精消毒可以奏效了,毕竟人体不可能承受得住56摄氏度的高温,也不可能放在紫外线下照射。病毒怕的是高温,当年非典的消失就是因为气温升高导致病毒的活性下降。而病毒却并不怕低温,一般而言,病毒可以在4摄氏度的环境下长久存活,哪怕低至零下100摄氏度,病毒也可以存活,前几天不是有一个消息说由于高温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导致一些新型病毒现身吗?由此可见病毒并不怕低温,在低温下病毒还可以过得更好。所以说下一场雪就能将病毒杀死完全是无稽之谈,试想一下如果真如他们所说,寒冷地区岂不是没有肺炎病例了吗?



镜像科普


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60℃可保存数年,所以一般低温不起作用,病毒在4℃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但必须达到一定温度且超过相应的时间才能灭活病毒。温度要到达56摄氏度,持续加热30分钟才可以使它死亡。

零下十几二十度照样可以传播,

在室温条件下,在不同体液、甚至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10天不等。温度主要影响病毒的生存时间,不会影响其传染能力。因为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



重新创业的老徐


新型冠状病毒🦠比较适宜在低温下活跃成长,因此不受低温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成活率越高,最低适合温度在—60度°以下才可能冻死。

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的时候,这种病毒🦠正是最活跃的时候。而温度稍高一些时候,成活率很低,成活时间很短,只有二三十分钟。其56度°温度能够成活三十分钟。


992舒畅


不怕冷,低温反而更容易保存病毒活性。


但是人会怕冷,这个温度容易免疫力低下。


它主要怕高温,酒精,氯仿等消毒剂。新型冠状病毒在56℃下30min得以灭活,我相信在平常情况下是没有这么高温度的,但说低温也不是很对,病毒一般在低温环境下更易生存,且我国各地之间温差有点有点大,很难让人信服是低温灭活。


国臣幸福一家人


近日,湖北多地迎来雨雪天气。不少“天冷冻死新冠病毒”的说法也开始流传,对此,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郭威表示,新冠病毒喜冷怕热,降温后会存活更久,且降温一定程度会增加患者病情症状,故应该更加注意防护。\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3851413ba8546df9a83a0f2f47228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