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学起吗?先有楷书还是先有行书?

不吃豆瓣酱


不要把时间纠结浪费在这些问题上,先从临摹开始吧。从篆隶草楷行哪一体入手都可以,只要你足够热爱,并且有足够的耐心。


钟繇之前,古人多写篆隶草,到了魏晋,行书产生了,最终才形成了五大书体。不要过于解构其内在的规律性,书法是技能、天赋、文化、性情的合体,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普遍认为,楷书隶书是基础,所以古往今来多人强调学楷学隶的重要性,也有的说不学篆难入草。不是没有道理,但也未必是真理。五体之间的规律性,逃不脱笔法字法线条的关联,如何用笔、如何结字永远是最核心的东西,从理论上说,无论从哪一体学起,都没有对错之分。况且,随着书法修为的深入拓展,诸体之间的通融性愈加绵密,结局都是殊途同归。



比如以草书著称的沈鹏,“现代楷书”实在有点拿不出手;以草隶著称的张海,楷书功夫也就那么回事,不是照样叱咤书坛吗?


所以从哪一种体式开始学,并无定数,只有习惯而已。童子学书多始于楷书隶书,通识性高、易于辩认是主要原因,而成人学书不可不必非得如此。真正的学书之人,必然对线条、结体敏感,稍加习练,对哪一种体式都不会太矬,除非,根本就还没有入门,还停留在临摹的阶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书法不同体式,各有千秋,也各自包罗万象,书法家一般都只会选择一体作为终身修习的目标。所谓必先工哪体,再练哪体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本人认为应该从楷书练起,我们方块字讲究的就是横平竖直。楷书也是正式公文、文化课本的主要字体之一。

练习楷书可以更好的了解字的间架结构和笔划穿插是书法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靠的是地基,打牢基础对以后练习隶、篆、行、草、也很有帮助。颜筋柳骨都是我们临摹的很好的帖子。

软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因为现在的快节奏和电脑的出现给荒废了,我们有责任把他发扬光大。

我也是从楷书练起,后来练的隶书,附上本人刚练隶书时的拙作一幅



骁尧


学习书法是一定要先从楷书学起吗?是先有行书还是先有楷书?

书法是中国的高级艺术,中国人历来都重视写字,很多的读书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好的书写表现了书写者的个人修养,还表示了对观看者的尊重。所以,把字写好,从实用的起点上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书法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人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汉字是书法之根源。从书法四体的源流来说,应该是篆、隶、草、真。先产生了篆书(包括甲骨文),由篆书发展到隶书,之后出现草书,最后才出现了楷书。楷书如果写得快一些、连贯一些,就是行书。行书是在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关于书法的学习步骤,如果是专修书法,特别是想尽快练得一笔好字,那么,我的建议是:

一、学习书法可以先从楷书入手,楷书还分为大楷和小楷,一般是先练大楷,再写小楷。因为我们现在通行使用的规范汉字就是用楷书定型的。如果有特殊的爱好,也可以从楷、草、篆、隶、行任何一种书体入手。

二、学习楷书之后,再学行书。行书练习要先写较小的字,然后再练写大些的行书。

三、学习行书之后,再学习草书。草书宜先学章草,练习章草等于是从草书的根源入手,可以了解熟悉草书的来历。

四、如果是想学习隶书,最好是从篆书练起,练完篆书后学习隶书,方能写出隶书的古意。

以上建议,谨作参考!





布衣醉墨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一)学习书法不一定要从楷书学起,从隶书学习也是可以的。这是根据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来说的。



(二)在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楷书早于行书而晚于草书,请各位朋友看一看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吧:

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三)自己喜欢哪种书体就学哪种书体。学书法,没人规定先学哪种书体,后学哪种书体,只要喜欢,先学哪种书体都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从楷书入门也行,从篆书和隶书开始学起亦可,从草书和行书学起也中。章草就很适合初学书法者临习。

(四)学书法,临帖是硬道理!只有坚持临帖,只有深入临帖,才能把书法学好。临帖,主要是学古人的笔法和字法。古人把书法都写到绝顶了,做为今人,只有学习,只有继承。关于创新和发展,先不要妄言之。

(五)学书之人,自己一定要有主见,不要被别人所左右,自己认准的路,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直到成功。

学书法,没那么多清规戒律,更不要畏首畏尾,无论学哪种书体,要敢于大胆写,要敢于大胆练,写不好时就扔掉重写,无非就是浪费点纸和墨,又不是输庄子输地的,怕啥!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有人认为应该先从楷书学起,楷书字形基础打牢了,笔速稍微一快,一带就成行书了,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主张先从篆书学起,因为牵扯到太多笔法的问题,楷书的源头是篆书。人们常说要使楷书充满古意、要有篆籀意,起笔,收笔应有篆隶笔意。了解了用笔,再去解决间架结构的问题――即“结字”。通过楷书临摹,掌握字形。此外,要多看多学古人墨迹,更能揣摩古人用笔的来龙去脉。在学习中参考应该墨迹与碑相互参考。分析透彻“碑刻”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要透过刀锋见笔锋!”就是真知灼见。


梨花丛中看梨花


从文字的诞生,到进化过程,书写即是传承文化的首要标志。

以至形成各种书体,发挥出线条的艺术,留下诸多书情墨韵的千古绝唱。瞻仰历代大师的书艺,可以说从“楷书”的精髓其发挥出彪炳千秋名篇巨著。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正如学走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没有捷经可走。要想提高书写水平,必须以楷书学起。不要八字还未见一撇,就在“书法”上做“文章”实为可笑!


书山卫士岳明堂


1、不见得一定要从楷书学起。但是,要从正书学起。

2、正书包括:篆书、隶书和楷书三种平正的静态书体。

3、行书是出现最晚的书体,一般人认为,先有楷书,然后行书,最后才是草书。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4、书体经过了五大书体的演变,即篆书、隶书、草书(在隶书的基础上出现了“章草”,又称“古草”,就是隶书的快写。我们现在说的草书,一般指“今草”)、楷书(楷书也是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行书。



郭缄墨书法


不一定要先练习楷书,我当时是先练习的隶书,楷书,行书


小刷子


这位朋友问道学书法是不是必须要从楷书学。是先有楷书还是先有行书的问题。

首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题学书法,不一定要从楷书学起,从隶书入手也可以。书法艺术的学习,主要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最喜欢的什么书体开始学习都可以。

但是,书法艺术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也就是学习书法,先从临摹古代的法帖开始。不能说自己喜欢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中国几千年来留下来的古代法帖找一种书体自己最喜欢的深入进去,总会有收获

现在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书法确实是先有楷书,再有行书。但是书法的演变史是从甲骨文开始的。中国当代对于书法艺术各种书体的区分是以秦分界。秦朝的宰相李斯根据秦王的命令书同文。也就是大转移小篆的区分书同文之前的我们统称为大篆。之后的统称为小篆,然后逐步的演变,又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够满意,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原谅。


王兴卫书法艺术


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清楚书法的发展史,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最后是行书。学习书法,现在很多人认为楷书是基础,我持保留意见。每种书体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善长楷书者,草书、篆书不一定出色。当然,用学习楷书来提高自己的主攻书体,也是途径之一。无论哪种书体书法,其基本功是笔法,墨法,章法。三大要素,相辅相成。不必纠结先有何种书体,对于自己所喜好的主攻书体有所思,有所悟,有行动,有坚持,总会有所成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