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這個老建築“換新顏”

位於城區德勝街南側的陽泉市郵電大樓,坐南朝北,佔地面積1580平方米,是我市現存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築物的代表,是我市具有標誌性的建築,它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但六十多年的風雨洗禮,卻讓這座老建築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去年我市住建部門對其進行了整體改造修繕,贏得了市民的廣泛好評。


陽泉這個老建築“換新顏”

  提前這座老建築,我市的一些郵電老人不由地將自己的思緒拉回到了上個世紀。今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張海林介紹,自己剛上班的時候,每天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德勝街附近,郵電大樓是這條繁華商業街中的一顆明珠,讓經過此處的人不由得想要多駐足欣賞一番。


  翻閱相關資料得知,陽泉市郵電大樓的大樓呈“山”字形,外觀為仿蘇式建築,門柱和開間都很高大,柱頭用水泥雕飾成花瓣,外牆為水涮石罩面,正面大門兩側的牆上寫有“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等具有時代印記的口號和標語,其結構完整、時代特徵鮮明,具有很好的保存價值。

舊貌:外牆斑駁 廣告林立

  陽泉市郵電大樓雖然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因置身於商業繁華街區,也就免不了被濃濃的商業氣息所包圍,建築頂部各種大型廣告牌佔得滿滿當當,正門上方的建築外牆被花花綠綠的廣告遮了個嚴嚴實實。幾十年的風吹日曬讓原本散發著異域風情的建築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外牆更是斑斑駁駁,已經看不到原有的顏色,牆體上懸掛著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的空調外掛設備。


陽泉這個老建築“換新顏”

  

在德勝街一居民小區居住了三十多年的魏大民對陽泉市郵電大樓有著特殊的情感。他告訴記者,以前人們通訊方式單一,想要聯繫遠在外地的哥哥,就常常需要到郵電大樓辦理業務。那個時候這座建築可是周圍最亮眼的一座,建築風格迥異,備受過往市民關注。看到這座特色建築風采盡失,自己的心裡五味雜陳,感到很是心痛。


  和魏大民一樣,很多見證郵電大樓興衰的市民紛紛表示,希望政府部門能夠投入資金和力量,對這座有著歷史性記憶的建築進行修復。在德勝街百貨大樓上班的王曉華說,雖然郵電大樓有些破損,但依稀能看到它原有的華麗。如果能重新修繕,這座標誌性建築一定能勾起很多陽泉市民的滿滿回憶和感動,也能重新成為大家眼中的一處美景。


陽泉這個老建築“換新顏”


施工: 修舊如舊 豐富內涵

  去年,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啟動以後,我市住建部門積極響應民心,本著“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指導思想,開展了對陽泉市郵電大樓的整體改造修繕工程。


  施工方於2019年的8月底開始進駐施工現場。為了最大限度保護這座具有歷史價值建築的原有風貌,施工方在市住建局的指導下,翻閱了大量資料,想要儘可能勾勒出當初建築的本來樣貌,揣測到當時建設者的建築構想。


陽泉這個老建築“換新顏”


  按照對文物保護工程修繕的相關規定,結合本建築的特點,施工方還特別加強了施工前的詳細勘察工作。施工方的負責人介紹,他們以保護文物建築為原則,在反映歷史現狀特徵的同時,堅持“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工作思路,儘可能恢復建築物的原有風格,突出建築物的歷史精華部分,保留具有歷史特點的特色裝飾,例如“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等具有時代印記的特色標語。


  對已經遺失、缺損的特色建築細部,施工方用同樣風格、相似材料及工藝儘可能恢復原有風貌。同時,不斷挖掘建築內在的文物內涵,精選了郵政類的雕塑作品,豐富並完善了建築的文物風格。另外,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和降低施工對周圍商業街區的影響,他們在拆除廣告牌等外牆雜物時,提前佈置了綠色紗網,設置了施工圍欄,張貼了警示標誌。


新顏: 增光添彩 更具特色

  經過2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備受市民關注的郵電大樓整體改造修繕工程終於在去年的11月正式完工,再次向大家展示出了它獨具特色的最美容顏。


  修繕後的陽泉市郵電大樓更加有韻味,過往行人忍不住要多看一眼。經過整飾後的外牆稜角分明,統一噴塗後與暗紅色的門框互相映襯著,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賞心悅目。


陽泉這個老建築“換新顏”


  大樓東側,銅製雕塑組合和周圍建築的風格相得益彰,刻有“郵政信筒”幾個大字的立柱式信筒很有年代感,向人們訴說著它曾有的輝煌。一旁的人物雕塑是一位肩挎郵包,身穿工作服的郵遞員,他手裡緊緊握著信件,急匆匆地向前行走。旁邊還非常人性化地擺放了極具歐式風格的長椅可供市民歇腳。西側的銅製雕塑展示的是一個孩童正在抬手投遞信件的場景。


  正在長椅上休息的王煥小老人高興地說:“郵電大樓整修後,變得更大氣了,成了德勝街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