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这个老建筑“换新颜”

位于城区德胜街南侧的阳泉市邮电大楼,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是我市现存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物的代表,是我市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它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但六十多年的风雨洗礼,却让这座老建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去年我市住建部门对其进行了整体改造修缮,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阳泉这个老建筑“换新颜”

  提前这座老建筑,我市的一些邮电老人不由地将自己的思绪拉回到了上个世纪。今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张海林介绍,自己刚上班的时候,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德胜街附近,邮电大楼是这条繁华商业街中的一颗明珠,让经过此处的人不由得想要多驻足欣赏一番。


  翻阅相关资料得知,阳泉市邮电大楼的大楼呈“山”字形,外观为仿苏式建筑,门柱和开间都很高大,柱头用水泥雕饰成花瓣,外墙为水涮石罩面,正面大门两侧的墙上写有“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具有时代印记的口号和标语,其结构完整、时代特征鲜明,具有很好的保存价值。

旧貌:外墙斑驳 广告林立

  阳泉市邮电大楼虽然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置身于商业繁华街区,也就免不了被浓浓的商业气息所包围,建筑顶部各种大型广告牌占得满满当当,正门上方的建筑外墙被花花绿绿的广告遮了个严严实实。几十年的风吹日晒让原本散发着异域风情的建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外墙更是斑斑驳驳,已经看不到原有的颜色,墙体上悬挂着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的空调外挂设备。


阳泉这个老建筑“换新颜”

  

在德胜街一居民小区居住了三十多年的魏大民对阳泉市邮电大楼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告诉记者,以前人们通讯方式单一,想要联系远在外地的哥哥,就常常需要到邮电大楼办理业务。那个时候这座建筑可是周围最亮眼的一座,建筑风格迥异,备受过往市民关注。看到这座特色建筑风采尽失,自己的心里五味杂陈,感到很是心痛。


  和魏大民一样,很多见证邮电大楼兴衰的市民纷纷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投入资金和力量,对这座有着历史性记忆的建筑进行修复。在德胜街百货大楼上班的王晓华说,虽然邮电大楼有些破损,但依稀能看到它原有的华丽。如果能重新修缮,这座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勾起很多阳泉市民的满满回忆和感动,也能重新成为大家眼中的一处美景。


阳泉这个老建筑“换新颜”


施工: 修旧如旧 丰富内涵

  去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启动以后,我市住建部门积极响应民心,本着“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对阳泉市邮电大楼的整体改造修缮工程。


  施工方于2019年的8月底开始进驻施工现场。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这座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原有风貌,施工方在市住建局的指导下,翻阅了大量资料,想要尽可能勾勒出当初建筑的本来样貌,揣测到当时建设者的建筑构想。


阳泉这个老建筑“换新颜”


  按照对文物保护工程修缮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建筑的特点,施工方还特别加强了施工前的详细勘察工作。施工方的负责人介绍,他们以保护文物建筑为原则,在反映历史现状特征的同时,坚持“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工作思路,尽可能恢复建筑物的原有风格,突出建筑物的历史精华部分,保留具有历史特点的特色装饰,例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具有时代印记的特色标语。


  对已经遗失、缺损的特色建筑细部,施工方用同样风格、相似材料及工艺尽可能恢复原有风貌。同时,不断挖掘建筑内在的文物内涵,精选了邮政类的雕塑作品,丰富并完善了建筑的文物风格。另外,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降低施工对周围商业街区的影响,他们在拆除广告牌等外墙杂物时,提前布置了绿色纱网,设置了施工围栏,张贴了警示标志。


新颜: 增光添彩 更具特色

  经过2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备受市民关注的邮电大楼整体改造修缮工程终于在去年的11月正式完工,再次向大家展示出了它独具特色的最美容颜。


  修缮后的阳泉市邮电大楼更加有韵味,过往行人忍不住要多看一眼。经过整饰后的外墙棱角分明,统一喷涂后与暗红色的门框互相映衬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阳泉这个老建筑“换新颜”


  大楼东侧,铜制雕塑组合和周围建筑的风格相得益彰,刻有“邮政信筒”几个大字的立柱式信筒很有年代感,向人们诉说着它曾有的辉煌。一旁的人物雕塑是一位肩挎邮包,身穿工作服的邮递员,他手里紧紧握着信件,急匆匆地向前行走。旁边还非常人性化地摆放了极具欧式风格的长椅可供市民歇脚。西侧的铜制雕塑展示的是一个孩童正在抬手投递信件的场景。


  正在长椅上休息的王焕小老人高兴地说:“邮电大楼整修后,变得更大气了,成了德胜街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