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证券分析师分析的头头是道,既然看得这么准,为什么他们不辞职自己炒股?

古草一郎


证券分析师能不能帮你赚钱?显然是不能的,即使有人跟着证券分析师赚钱了,那也不是分析师的功劳。

分析师靠分析股票是可以赚钱的,尤其是自媒体大开之后,证券分析成了圈粉、赚钱很好的职业,在信息普遍免费的时代收费信息也越来越有市场,比如有的人来了课堂、有的人开了专栏。

“正如我所预期的那样”,“正如我反复强调的那样”,大部分分析师的分析中都会出现类似的话语,翻来覆去只为证明自己跑在了市场的前面?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分析师必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否则是无法生存的,但90%的分析师在股票分析中会表现一种模糊的态度,分析中你可以看到涨的因素,也可以看到跌的因素。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分析师好像一直都是对的,或者说分析师一直会告诉你他是对的。

2019年股市反弹,人均反弹6万多块钱,很多跟着分析师走的人没有赚这么多,但他们仍然觉得他们的收益是分析师的功劳,这些人觉得如果自己炒股应该是亏的,绝对不会赚,而忽略了大环境的这个老虎。

那么分析师有用吗?存在即合理,分析师自然也有自己的作用。

首先,分析师给予股民最大的好处就是注入自信,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做事执行起来是非常干脆的,但做决策是非常难得。很多股民有选择性困难,最怕做决策,如果有人代劳了这一步,那么他感觉整个炒股过程是轻松的。

其次,分析师会降低亏损的敏感性,一个分析师要想维持自己就要有自己的分丝,也就是炒股小团体,如果你身在这个团体中,你慢慢会对亏钱变得不敏感,因为人一比,标准就直线下降。

你今天亏了一万,感觉天要塌了,突然有人站出来说我亏了3万,然后又有5万,10万的站出来,这时候你会发现天还是那么蓝,论实力、技术我还是很不错的,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总的来说分析本身是和股票趋势无关的,就像“代驾”一样给予了懒人方便,所以即便他不能帮你赚钱,但并不反对他的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分析师出现,很多分析也越来越客观。

但有一点我是反对的,可以剪股民的羊毛,但不能拿股民熬汤。什么是股民的羊毛,靠积聚的股民人气来赚无形的钱,而不是售卖本来就没有多大价值的消息来赚钱,应该是免费的东西才能客观的持久。



徐徐成翔


不是有句话说: 说者容易做者难嘛!

证券分析师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可是他为啥不辞职自己炒股呢?下面我站在他们自家人的角度,以及炒股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两个方面来说一下:

证券分析师的老婆说出了真理

我以前有个同事的朋友就是一个股票经纪人,都做了十多年了。自己的客户有赚大钱也有亏大钱的,但是他从来没有用自己的钱买入一分钱的股票,连户都没有开。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佣金不少活的也很滋润。

还有一次聚餐,他老婆说出了真理:你们这些做股票的人,总是有赚有亏,中国股市长年走熊,亏的人自然更多。我家老张虽然只靠微薄的一点佣金收入,但那是无风险的稳赚啊。赚的安安心心,过的踏踏实实。

安心,踏实。我想,这恐怕是很多人在股市面前认识到自己渺小和无助时,多么奢望的一种生活状态啊

分析股票,和交易股票,是两个不同的工种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正规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都有个两个独立的部门:交易部和分析部。

这两个部门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单身男女》中,高圆圆做的就是分析师,负责收集整理很多目标公司的资料。 但是她不涉及资金账户的管理。古天乐负责的就是交易。正常情况下,公司会有一个股票池,分析部负责把里面的股票都调查分析清楚,但是具体投资哪只股票就是有基金经理或者资金管理人决定,然后交到交易部,执行交易计划。

所以,你看到了吧,对股票进行分析,和对股票进行交易,是两个工种,不是一会事。

但是我们普通人做股票,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既自己分析,又自己交易,很容易就把这两个工种混为一体。

做股票很难,没有深入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人都把交易当做一生的事业,你说难不难?

要赚钱,就一定要有一个交易系统,单单就一个交易系统就足以难道很大一部分人。尤其中国的股民散户占据绝大部分,多数人都自己交易。反倒是一些大资金源头把资金交给基金公司管理。毕竟,基金公司里面至少有一少部分还是有赚钱能力的。


话又说回来,要是中国股市如房价一样,长期走牛的话,大家很少亏钱【至少账面上是这样】,大多数人都赚钱了,我要说难,估计也没有人信,你说对不?


书卷万里


这个问题可太好答了,我就是你说的这种嘴巴玩家。

我曾经还就真这么干了,然后呢?我就又干回嘴巴玩家的老本行了。

跟你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我是14年毕业的,毕业进了家野鸡投资公司就赶上了牛头,我还清晰的记得那会我还是个菜鸡,跟我那个同期进来同样是个小辣鸡的同事共同商议出来的生涯第一个策略就是11月份回踩2445的时候,推荐了60085同仁堂,用我们曾经学的不太熟练的波浪理论推论出同仁堂当时处于的横盘空间很有可能是上升浪的二浪(具体理论体系就不细说了),且当时很有可能在下轨有一个入场机会,于是我们提交了这个方案,然后被领导以你们懂个屁的波浪理论驳回了。

然而同仁堂用时两个月演示了什么叫做标准教材版走势,突破横盘区间、突破回踩、二次回踩、一飞冲天。

于是我膨胀了,3月份我们两个辣鸡还在讨论说哦应该4900左右可能有个大回调,所以4月初自己开始搞的时候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立了个目标,4900点走人,但是4月份那会钱实在太好赚了,4月末5月初虽然把我吓出来了,但随之而来地行情还是没按捺住自己的手,甚至5月末的时候周线级别再次出现的高位十字星我当时还以为又是个假动作,居然没有发现月线级别已经是在4900承压下行,反而心里还祈祷行情接着涨,因为那会还有两只票是亏损的,后来就不用多说了,破5000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剑指5400,6000大关指日可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中间经过了很多事,17年把这份活重新捡起来的时候自己反思了下,正好家人是学医的,这份经历教会我一个道理:医者不自医,对象置换一下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一点放在股市也是一样的,我回顾我的经历,除了第一次把我吓出来的假动作是能力不到位,第二次市场释放的信号完全应该能反应过来的,但只因为手里有两只还在亏损的票,祈祷回本就出,回本后想着再赚点再出,就是这样骗自己到头来真把自己骗进去了。

当然我的观点不能代表所有人,我也确实见识过能完全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策略、几乎不带主观情绪分析的理财师大佬,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怀抱这种自信的最终都像我一样交了学费挨一顿教训。

然后到现在也当了三年嘴巴玩家了,感觉相当良好,不掺杂主观情绪在分析判断市场走向及点位控制时效果非常显著,该持有只要不跌破支撑就持有,该割肉认怂就割肉认怂。尤其是有投资组合理念加持,分散风险后更加没有后顾之忧,至少这三年给出的组合策略还没亏过钱。

也正是因为成绩摆在面上,现在碰到有些客户问我“你说的这么有道理你自己投了吗?”这种问题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投了。

不知道我这回答你满不满意?


MoneyPlan理财师


分析师也很可怜,他们赚的是文章点击率的小钱。曾经中金在线有一个名博,他晒出自己的交易单,买了贵州茅台,也赚了钱,记得应该赚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他还不卖,说好股只要一个就可以了,结果反腐风暴来了,茅台天天跌,他继续死守。记得跌到他亏损百分之三十左右就没有晒交易单了。过了几个月,他又晒出了两个账号,一个一百万做长线,一个二十万做短钱。其实而个账户都赚了钱,他没有卖,结果贸易战来了,股市天天跌,他还在坚守,后来也是各亏损百分之二三十出局,现在好像连博客都删了,我几乎天天看他的博客。他的文章写得很好,文字功底很厚,最可贵的是无论输赢都敢于晒交割单,其他的所谓名博我没看到有敢晒交割单的,吹牛皮的倒是个个在行,某只股票涨了,涨停了,他就说是他要大家买的,甚至几乎所有的名博都这样说,除了我上面所讲的这一位。所以那些所谓的分析师都是江湖术士,要真有本事,把交割单晒出来呀!


老石公公


其实你想的是对的。作为一名曾经的公募基金经理,我在2011年从公募离职。但凡能组建自己的投研团队,有能力的基金经理都会离开。远离排名压力,不需要做自己不情愿的决定,没有一堆条条框框,能专注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至于热衷于写股评的,我还是呼吁大家看看就好,比如刚刚我看了一则头条,某券商策略首席推荐2019年投资军工股,我就觉得可笑,军工保密性行业,从前我们在公募都很难获取具体经营的信息,往往预测和实际情况差十万八千里,散户更加无从下手,只能靠蒙。我给大家建议,希望大家从身边下手,比如菜篮子股票池,这种大家身边看得见的企业,比如留意下海天味业在超市的货架有没扩大?双汇发展的火腿肠有没涨价?恒顺醋业的醋上个月涨价了。伊利有没出新产品?卖得怎样?多留意你能搞懂得行业,多留意你看得见的东西。那些你很难明白的东西,不要去碰,坑实在是太多。


投机的投资者


证券分析师是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股票,这是证券法中所规定的。所以就算是看得再准,在职分析师对于市场而言也是禁入。但为什么看得真没准却不自己辞职炒股呢?

一、自己不能炒股,但是不代表不炒股。

其实很多的证券分析师受到行业规定不能自己炒股,但是却借用了家人表弟、表妹、表姑妈的身份证进行交易。虽然不算是违规但却类似违规。从侧面的角度评价,可以说其实他们基本都是炒股的,只是方式与自己直接炒股不同。

二、其实,绝大多数分析师炒股是亏钱的,需要工作来支撑。

证券分析师讲的头头是道,感觉很好、很准,但实际能够在股市中保持长久盈利的很少很少。为什么?讲和做是两个概念,大道理谁都会讲,但有几个人能够做好呢?股市也是如此,就算是较有理解的散户,股市道理讲出来也很行,但是做法呢?还会受到即时的投资者情绪干扰,所以不能很好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只能是做不到位,进而亏损。

所以,面对更多机会时的亏损,也只能通过源源不断的收入来弥补。再就是我国股市的特点,并不是长久的牛市或者熊市,而是长久的震荡市,也就是没有什么行情。没有什么行情,在股市中也就赚不到什么钱,没有更多的额外收入。所以工作能够使自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就算股市没有行情,工作也能够很好的拥有着基本收入。

还有就是体面程度,如果对外说就是一专职炒股的,可能亲戚朋友都会认为是游手好闲类的,没正经。但是要说自己是证券分析师呢?就感觉高大上了。所以,说出来也很体面。


厚金说


我以前在证券公司从业多年,现身说法,之所以一些证券分析师不辞职自己炒股,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很多分析师只停留在“看图说话”的水平: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有一定的技术分析功底,只要你懂一些基本的财经知识,别人给你一张K线图,让你来分析的话,你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出来,而至于后市该如何走,可以说,除了一些非常典型的技术形态容易判断之外,很多形态其实是上下都有可能的这种状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分析师也不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如果是让他自己来操作,也是不好操作。

二、理论知识丰富不表示实战经验厉害:

很多证券分析师因为是学这个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尤其是那些行业分析师,对某一个行业的研究非常深、也非常透彻,你要问他这个行业的股票,他会把这个行业的现状及某些公司的发展情况都给你讲一遍,让你觉得非常厉害,但是,如果要他真正操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如果他们辞职炒股的话,也未必就能赚钱!

三、局外人和局中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心态:

炒股除了技术要过硬之外,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做短线更是如此,那些股评家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分析股票,自然是闲庭信步、张口就来,但是,如果是让他们下场操作两把,每天面对股价的起起伏伏,他未必能做到处事泰然、游刃有余!

四、职业平台很重要:

作为一个证券分析师,你会接触到很多财经数据和资料,这会为你的分析提供强大的支撑,但是,如果你辞职了的话,你就没有了这些资源,你的分析也会大打折扣,长期下去估计跟一般散户没有多大区别了。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K涛资本


证券分析师是一个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资源和信息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和建议的职业。这种职业必需要引用宏观的和微观的数据,让人感觉证券分析师讲的头头是道 ,有条有理。至于结果是否能得到验证,那就不是证券分析师们所能掌控的。2018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公募基金都是亏损的,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专业的投资者。其实大部分证券从业者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已,说的和做的是两码事,有些时候操作起来还不如一般散户,这也就很好地答疑关于某些乌龙指的问题。所以证券从业者在股票中也不一定能挣钱,而散户也不一定会比他们少一些机会,实践出真知,证券分析师也只是一个工作符号而已。




梁安樵夫


因为他们只做分析,分析又不会亏钱,就像大学里的教授讲经商,却没有一个人辞职去经商的一样。理论与实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社会需要做学问的人去总结经验,教育后来者,而真正从事的人往往很多时候具体的事情是没有章法可言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像教科书上会告诉你如何去寻找客户,开发客户,却不会告诉你如何去陪好客户。而老板告诉你的都是如何去陪好客户,让客户签单。一个是搞形而上学的,一个是搞形而下学的,一个是钻研宏观的,一个是具体搞微观的。所以那些经济学家,分析师讲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肯定头头是道了,这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可具体行情不是靠分析就能百分百预测的,所以,具体的投资他们未必就比散户做的好。这种实际操作的技能不是靠读书就能成功的。要是可以,散户都是考证就可以了,哪还有亏损的人。


理性投资与生活


作为一位二十几年的老股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股市遵从二八法则,赚钱的永远是少数。而这些人是从来不看股票分析师的分析或荐股的,他们之所以能赚钱,一定有适合自己而且异于大多数人的操盘法则和铁律。

大道至简,赚钱的方法一定不复杂,而复杂的分析一定是会赔钱的。如果你时时陷入分析师的思路而认为头头是道,付出的将是真金白银。

如果是新手,在模拟操盘阶段可以看看分析师的文章,一方面学习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识,同时对标他们的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旦开始实盘操作,就要毫不犹豫的从浩如烟海的各种分析中走出来,坚定执行自己的策略。假以时日,才会有所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