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穷的时候吃过什么?

一叶南栀


小时候家里很穷,平时家里做饭几乎不会炒菜什么的,经常都是吃面条或者早上做饭热点馒头和酱豆。一年也就过年和八月十五能吃几天带肉的炒菜。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年过年家里杀了一头猪,把猪部位好的肉卖掉之后还剩下一些肥肉和大骨头,然后妈妈就煮了一锅大骨头棒子,也就是放点大葱和姜八角而已,但却是我感觉吃的最好吃的一次肉,因为能可劲吃啊!时隔多年现在生活好了,想吃肉也不用等到过年过节了。但是却再也没有那个感觉了。


三商味道


说起最穷的时候吃过什么,我还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辛酸史。

那是上初中二年级,因为家里弟兄多,而且都在上学,生活费和学费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上初中因为离家比较远所以不得不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尔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只有两元钱,一元钱是用来早晨买稀饭,另外一元钱是用来买咸菜就馒头吃。然而那个星期因为临时买试卷每个同学要交一块五毛钱,当时我的成绩在我们兄弟里是最好的,也是它们的榜样,当然父母对我的期望最大,所以当别的同学都交钱的时候,我也毫不犹豫交了。因为我这个人自尊心比较强,其他的同学当时拿的钱也不多,所以我就没有再向其他同学借钱,我必须用这五毛钱当作我一星期的生活费,四毛钱买了两碗稀饭,剩下的一毛钱在学校小卖部买了一毛钱的咸菜,而这一毛钱的咸菜让我整整吃了五天,每当我看到别的同学吃各种各样的炒菜,喝各种各样汤或者稀饭,有时中午,饿了的时候还可以临时买一包方便面泡着吃。闻着别人的饭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自己手里只有吃了几顿还舍不得吃完的咸菜,我好几次,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但是我硬是没有让它掉下来。心里在不停地安慰自己,他们吃得比我好有什么了不起,他们有我学习好吗,我们来上学不是比吃穿的,是比学习的,将来我考上了大学,有了好的工作岗位,挣了更多的钱,一定比他们吃的更好。虽然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也比较单纯,甚至幼稚可笑,但是就是那种简单的想法,变成了我生活和学习中的动力和勇气。



虽然现在我已成家立业,生活条件也算基本可以,但是每当想起当时的境遇和心情我的心里还是有种酸酸的味道,现在我的儿女也已经上了初中和高中,每当想起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家庭的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是大大不同的,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拥有了上亿资产和父母的精心呵护,有的孩子一出生一贫如洗,甚至父母都不在身边,真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这样的孩子将来即使再努力,不分黑天白夜的努力工作一辈子,也不会达到别人万分之一。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我们以后的生活,给我们的儿女,最好的爱和呵护。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每个人也都有最困难的时候,其实困难的生活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和回忆,没有苦涩,你体会不到甘甜的滋味,不经过风雨,怎能见到彩虹的绚丽。酸甜苦辣都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只有那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浩林891


当我最穷的时候,我只是看着李子解渴,看着黑白电视上美味的食物,然后喝凉水。我真的受不了。我去买了一个可以吃一天的杂粮馒头。我不敢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动,也不能经常走路。主要的活动是躺在家里,什么也不做,也不去想它。我害怕消耗卡路里。

说起最穷的时候,我当时还在上中专,每月靠200到300元生活。“因为我们一个月回家一次”是这个月初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时间。我们六个人在一个宿舍里。我们关系很好。我们经常一起出去,在出去很长一段时间后学习上网。半个月来,一月份的生活费用基本上是不好的。今天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不得不折断手指。你可以想象我们一天的生活费只有70美分。这并不太难。最困难的部分是最后两天,因为我们还得保留票价。资金更加紧张。六个人向西北方向张开了嘴巴。回想起来,这张照片充满了泪水。

我记得那是2011年。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生活在地狱里。1元一包的方便面干嚼。然后第一个方便面里的辣椒油被用来拌米饭。那种生活在我的生活中永远不会被忘记。

据我记忆所及,在19世纪80年代,当甘薯被收获时,我母亲会将甘薯去皮,然后(399,000)用轮子将其切成薄片,然后研磨成薄煎饼,持续几天。妈妈还会把红薯拉成土豆丝,放在锅里蒸。这是我们的“米”。大多数红薯都是晒干的,一年来它们几乎成了我们所有的口粮!



5車包子铺


最落魄的时候是在镇江,2007年年初,刚从大学毕业半年,来到镇江打工,在一家灯泡厂,计件制,两班倒,这些东西曾经并未接触过,对我这样的生手,在车间跟傻子一样,虽然希望自己能跟上老员工的速度,可是这一双手,怎么也快不起来。

那些老员工一个月可以拿一千多块钱,而我,只能拿几百。

几百快钱能买什么?虽然是十多年前,但江苏的消费并不算低,随便买点什么,这钱就花光了。

上白班的时候,好歹中饭晚饭是在食堂解决,可是上夜班的时候,到晚上十点,必须要吃饭,却只能在自己宿舍解决。老员工平时倒能买一点荤菜,放电饭锅里煮煮,像我这种新来的,是没有钱吃荤菜的,我吃的是面条,光面,加一点点盐,没有一滴油……

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老白唱的: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歌里好歹还有窝窝头和菜,而我,只有一碗真正的清汤面。

每晚就是这么一碗清汤面,一连吃上一个月,哪怕是山珍海味,一连吃上一个月都会吃腻,何况是这一碗不见一滴油不见一点荤连个菜叶子都找不到的清汤面。

那些时候,对我来说最奢侈的是早上八点从车间出来去厂外面的那家面馆吃一碗酱拌面,镇江人喜欢吃面,最出名的是锅盖面,有江南第一面之称,我没吃过,对我来说,还是有点贵,一碗三块五的酱拌面已经足够好了。

这酱拌面其实很简单,酱油拌面,不过这酱是老板自己配的,在加上葱花,堪称是人间美味,我时常去那里吃面。去多了,不用开口,老板就知道我要什么。

唯有一次,买了一份五块钱的蛋炒饭,那种感觉,真是美妙无比。

回到灯泡厂,轮到夜班的那一个月,注定又是清汤面。

等初夏时,离开了那家灯泡厂,离开了镇江。

七月底,在盐城开始了新的工作。

设计公司的实习设计师。说白了,就是学徒,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却喜欢文艺,写作,唱歌,弹吉他,写歌……突然又想起那段在灯泡厂上夜班的经历,累的时候,需要放松一下的时候,拿起吉他弹唱一首歌,随后再投入工作。

在设计公司的前三个月,是没有工资的,也没有生活费,三个月之后每个月发六百块的生活费,扣除一百块钱一个月的房租,只剩下五百块钱,这些钱刚够吃。

没想过公司会因为客户拖欠设计费而导致财政出状况,年底,公司的帐号上已经没有一分钱,员工的工资自然也是发不出来,等到2008年元旦,老板拿出身上仅有的一张五十欧,让我兑换了人民币,让我给大家发一人一百,能熬几天是几天。

寒冬之后,未必是暖春,至少对于那家公司来说,寒冬之后彻底冰封了。

还记得那一年的大雪,在大雪真一个人艰难前行,跌倒多少次,找到客户,只为了一件事,要设计费,要不到设计费意味着我连饭都吃不起了。

有人会问,平时五百块一个月是怎么过的,在这里汇报一下,早饭两个包子,中午蛋炒饭,或者是一个素菜一碗饭,晚饭是在盐城师范附近的小饭馆,那边饭馆吃饭便宜,几乎每天都是青椒土豆丝,三块五一盘,饭随便加。偶尔会点一份五块钱的番茄炒蛋或者是六块钱的鱼香茄子,若非如此,又如何能撑下去?

这个时候,连青椒土豆丝都吃不起了,但人总不能不吃饭。

饿着肚子,穿着薄薄的棉袄和单皮鞋,顶着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去要账,磨了半天,要到七百多,剩下的几十万设计款,莫说我,就是我们老板去,也是不会给的,事实上,也是因为老板要账几次不成才导致这样的结局,看起来,能给我几百块,算是给我回家过年的路费,已经算是一种恩德……


又见叶飘零的飘零驿站


最穷的时候我吃得还不差,那是十多接近二十年前,刚工作没几年,年轻人存不住钱,每月都拖不到月尾。



有一个月特别惨,月中就剩几十块了,眼巴巴看着快活不到月底了,那几天,晚上回去就小卖部买包袋装方便面,比碗装便宜啊,晚上烧水泡面吃。





早上有几天就不吃,有一天是早上中午都节约了,晚上回去不敢坐车,走路回去的,快饿出低血糖了,赶上路边小摊炒菜,那个香哦,实在没忍住,把仅剩不多的钱点了盘盐煎肉,完全是打算吃完饿死的节奏刨完了。





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记忆最深不是最穷时候吃的啥,而是最饿时候吃的啥。



那是中学时候,有一天约了两个朋友出去爬山玩,上午出去,晚上才滚回来,饿疯了都快,其中一个朋友家在学校旁,我们仨跑去他家里找吃的,家里没人没剩菜,就剩下大半盆贼甜的糯米饭,然后仨起火开灶,用一大勺猪油炒了一盆猪油糯米蛋炒饭……




饿疯的仨生生把这盆饭给消完了,还觉得美滋滋的哦,尼玛后半夜开始犯腻了,那感觉,无法形容,反正一宿都没安宁。打那之后我就没再吃过糯米饭了,不说虚的,那事隔了一周我去他家玩,看到那盆子我都腻吐了。


厨房老张


最穷的时候、做网管,就是别人来上网给充钱卖饮料泡面之类的。不管饭、一个月900,饿了就吃点魔法士,还有五毛钱一袋的辣条,渴了就喝凉水、对了、网管旁边有个铁桶、负责烧水给人家泡面,就喝这个水、每天差不多能吃6块钱的干脆面和辣条吧一共。都是记到账上月底工资里扣,那时候还抽烟,但是抽烟没怎么花钱,都是来的人熟悉了所以都给你烟抽,什么烟都有、什么人都给你、后来朋友来找我玩,请我去吃米线,因为知道我没钱所以他请的。我俩吃了50块钱的东西,米线加小烧烤加酒。那是我那段时间吃的最饱的一次。我也不好意思不花钱就请他包宿,晚上喝饮料之类的,总之工作没怎么花钱那一个月但是发工资的时候开了531。这个我记得清楚的那是我第一次自己挣钱。后来不干了去上大学去了,后来回来以后那个网吧也不开了。那段时间是我最穷但是最有意思的时候、因为可以接触很多种人、各个年龄段,上学的、上班的、残疾的、大老板、感谢自己那段时间吃的苦、我想未来我会越来越好的


月亮我捏圆的


印象深刻的是读初中、高中和复习班,那5年时间里,在10至17里外学校住校(前后三地),周日下午过去,周五晚上回家,基本步行来去,还得翻山越岭。

吃的是一竹罐头腌菜,最多一公斤重的样子,菜里能加点猪油的时候一共也没几次。带一次吃一周,每餐如此。得计划着吃,否则后半周没菜吃了!吃咸菜是因为能放的时间长,又不能多吃可以管的时间久一些。

饭也是自己背米过去,用饭盒自己淘米去蒸的,高中开始换饭票。

高中时,如果一周能买八分、一毛钱的什锦菜,那会开心很长时间!不过这心愿自己当时没有条件完成,偶尔同学买了尝几根。那时候的酱油也是我们非常羡慕而难得的美味!特别香!咸咸的带劲!有酱油就不需要其他菜了!复习班时,开始接触居民同学,他们都是买菜的,我们可是连3分钱一碗的肉末豆腐也买不起,好羡慕!

现在回想起来,条件艰苦确实对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上大学后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也长高了!),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求上进的意志和信心,更没有什么可抱怨,我们很知足,我们在家劳动的兄弟姐妹比我们还要艰苦!那时候的每个人都在拼搏,生活条件也一天天在改善!


风清神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记得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参加西部山村支教去啦。而我不喜欢教书这职业选择了留在城市打零工,初入行业就是旅游。每月领着400元的工资,还要自己租房子……日子过得艰苦,买一次菜要连续吃几天,没有钱的时候一天就吃一顿(面条+辣椒或者香辣菜拌饭)。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大胡子导游


最穷的时候只有馒头,一个馒头五毛钱,一天买两个馒头,那时候在学校父母亲把钱打过来了,自己没有控制好,有时候到月底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馒头,能买上份榨菜,那老开心了

现在回想起来,不堪回首,有了那段岁月,现在我才会节省,有钱的时候想到没钱的时候,这样过日子才是正经,告诉大家,我现在看到馒头,我都想吐[捂脸]





江西小魏


最穷的时候吃是什么?我穷我说什么都吃,只要能填饱肚子什么都吃得下。比如说,方便面吃过一个星期,锅里煮点白稀饭再买点儿咸菜吃好几天,在那段时间里面觉得自己很彷徨不知道做什么不管做什么都不顺利。从158斤瘦到135斤人瘦一点儿无所谓就当是在减肥,在心理上那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好像整个人在黑暗里面无法自拔。自己还要生活下去到处找活干只要干的了都干,所以我那个时候是最穷的。因为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要你找到方向和目标不管你有多穷哪怕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都不会害怕反正你什么都没有你还怕什么,你拼一把如果你赢了什么都有了如果你输了反正什么都没有你没什么好怕的,怕的不是人穷是心穷所以我贫穷的时候什么都吃是能填饱肚子就行,因为我相信不管是什么人,不可能穷一辈子总有一天我会跟站起来。我不敢再给别人强也不比任何人差,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人跟我一样在逆境中成长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也不枉这世间走一趟。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