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

1、種雞垂直傳播病毒存在


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


(1)H9 AIV:

我國蛋雞種雞H9、H5流感長期持續流行,尤其是H9的流行對我們雛雞威脅最大。H5流感病可以導致種雞長時間雞蛋不能種用,但H9感染種雞後,可以引起產蛋率下降、呼吸道症狀等,而且部分會出現沒有症狀隱性感染,這些發病期、隱性感染期的種蛋,很多雞場都種用了;導致受精率、孵化率、出殼率明顯降低,部分孵化出的雛雞就成為隱性感染的群體。所以,2011-2012年,我國蛋雞流感病多發,商品代雞流感病多發,就是這個原因。因為1日齡的雞很多都已經感染了H9病毒。因此,我們在飼養過程中,尤其是商品肉雞飼養過程中,忽視了垂直傳播的病毒因素,尤其是H9的存在,是很難飼養成功的。H9病毒隱性感染,是潛伏或定殖在氣管黏膜上皮上,在雞群沒有應激因子、致病因子作用時,它不引起發病;如果遇到接種凍幹疫苗或其它應激因子、致病因子作用下,發生疾病。此時,接種NDH120傳支疫苗後則表現出外源病毒入侵作用,所以同時會出現新城疫、傳支病變;如淋巴濾泡腫脹、喉頭氣管噴灑狀出血、氣管堵塞等病變,進而引起接種IB、ND疫苗時發病。10日齡內發病的雞群,氣管堵塞病變多於其它日齡就是這個道理。(氣管堵塞病變:60%是AIV、20%IBV、10-20%是陽性菌)。


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


(2)黴菌毒素垂直汙染

種雞在出現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後(多毒素),像奶牛將毒素儲留在牛奶內一樣,將毒素儲留在雞蛋內。使種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出殼率嚴重下降;出殼的雞有大量次等雞,大部分雞外表看不到什麼症狀,但是,在1日齡後剖檢可以看到肌胃有黑色潰瘍;通過實驗室檢測,發現肌胃腺胃內有大量的黴菌毒素,並且是多毒素混合存在。這些亞健康雞在以後生長過程中,會因管理條件及黴變料的使用表現出不同差異。部分雞群經過養戶育雛期的管理保健結果狀況好轉,但是,免疫力低下不能避免;部分雞群則因管理粗放、以及繼續黴變飼料的使用而出現肌胃炎,免疫器官發育障礙等,導致免疫力差,抗應激能力差,缺乏局部免疫組織,引起接種疫苗失敗或發病。所以,雛雞儘早提升免疫力,排除黴菌毒素是十分關鍵。


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


(3)其它免疫抑制病毒垂直傳播

如白血病病毒、馬立克氏病病毒、傳染性貧血病毒、呼腸孤病毒等等,經過國家多個實驗室檢測,都認為普遍存在,它們存在雖然不直接誘發疾病,但是會加重其它疾病感染髮生的機會,影響其它疾病發病程度。接種疫苗時,同樣會引起或加重雞群應激反應。


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


(4)垂直傳播支原體(MG)、沙門氏桿菌

支原體、沙門氏桿菌是垂直傳播的主要病菌,支原體的存在,會加大育雛期呼吸道病發病機會;沙門氏桿菌存在,會加大5-12日齡的發病機會。接種疫苗,會引起氣管炎性病變增大,導致發病。


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


2、飼養管理問題

雛雞在第一週齡內對環境條件要求甚高,如果溫度、溼度、通風不合理,會導致雞群風寒感冒。如果,密度大易造成支原體感染,支原體損害氣管黏膜。由於感冒、氣管黏膜受損,在接種首免疫苗時候同樣也可引起雞群發病;多是咳嗽等呼吸道異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