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人面桃花》里的江南往事



江南是个什么样子,古镇深巷亦或流水人家?沿着大江走到尽头,我们眼中究竟会浮现怎样的光景?“江南”里充斥着神秘的隐喻,隐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格非先生在《人面桃花》的封面提了这样两句诗。

咫尺桃花事悠悠,风生帐底一片愁。

新月不知心底事,偏送幽容到床头。

我好像懂了,江南种种不过是我的一段少女心事,也是历史的一段少女心事,敏感多变,充满了新奇与蜕变,怕是只有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才会有所体会。

今天,我想推荐的书,便是这本《人面桃花》。


荐书:《人面桃花》里的江南往事


《人面桃花》选自“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先生的“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他本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但不可否认,从从构思到成品,经历了数十载的光阴岁月。

书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取材于江南腹地,对格非先生来说,“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也是历史和文化的概念,他全部的童年生活都在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那里是他记忆的枢纽与栖息地。

“江南三部曲”读罢,好似重回当年江南,文辞间满溢长江的水汽和青草的芳香。先生自己讲,每每回忆起家乡的话音语调,那份喜悦与清新,令人魂牵梦萦。

我最喜爱的是“江南三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

第一次读,是在我高中的时候。我至今记得那个下午,天气阴沉,我开了一盏台灯,读得废寝忘食。

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文字?怎么会有这样触动人心的故事?怎么会到如今我依然心心念念其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因为,太真实;因为,有共鸣。

故事发生在清末的江南,伴随着江南突破建治走向改革的大潮流,女主角陆秀米个人也渐渐成熟。视角大多集中在陆秀米身上,全书在小人物中看大格局,好似裹挟着重重迷雾,却也令人无比期待疑云大破。

开头的秀米,是无忧无虑的地主之女,家财丰厚,心思单纯;结尾的秀米,是村庄的异类,是前进的斗士,在孤独中卒于晚清的大牢。从少女一步步的前进,一点点的改变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时代与经历不同,但是这份信念与精神是永恒的。

追求更好的未来,不惧将临的风雨。

当然了,我与秀米相比还差了很多,我没有她的勇气和毅力,但冥冥中,我好像看到了她在给我带路。

格非先生的文笔真得令我心向往之,清隽美丽,充满了古典色彩,我很难描述完全,概括清晰,在此处放一段原文,希望能够带领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体会一二。

“那瓦釜竟然发出当当的金石之声,有若峻谷古寺的钟磬之声,一圈一圈,像水面的涟漪,慢慢地漾开去,经久不息;又如山风入林,花树摇曳,青竹喧鸣,流水不息。她仿佛看见寺院旷寂,浮云相逐,一时间,竟然百虑偕忘,不知今夕何年。

她用手指轻轻地叩击着釜壁,那声音让她觉得伤心。那声音令她仿佛置身于一处寂寞的禅寺之中。禅寺人迹罕至,寺外流水潺潺,陌上纤纤柳丝,山坳中的桃树都开了花,像映入落日的雪窗。游枫野蝶,嘤嘤嗡嗡,花开似欲语,花落有所思。有什么东西正在一寸一寸地消逝,像水退沙岸,又像是香尽成灰。再想想人世喧嚣嘈杂,竟全然无趣。”

从格非先生绝佳的叙事和表达中,我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不是曾经也不是当下,是一种能够指引未来的力量。

书海苍生,浩浩茫茫,这一生怕是也只能窥其皮毛。但是青年人更应该不惧浩瀚之孤独,向前走,脚步不停。书中自有黄金屋,愿你我能在寻寻觅觅中把握真心;在变革事境下,保持真我,不负韶华,不负当下。

昨日的秀米是今日的你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树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