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人面桃花》裡的江南往事



江南是個什麼樣子,古鎮深巷亦或流水人家?沿著大江走到盡頭,我們眼中究竟會浮現怎樣的光景?“江南”裡充斥著神秘的隱喻,隱藏著數不清的故事。

格非先生在《人面桃花》的封面提了這樣兩句詩。

咫尺桃花事悠悠,風生帳底一片愁。

新月不知心底事,偏送幽容到床頭。

我好像懂了,江南種種不過是我的一段少女心事,也是歷史的一段少女心事,敏感多變,充滿了新奇與蛻變,怕是隻有身處那個時代的人才會有所體會。

今天,我想推薦的書,便是這本《人面桃花》。


薦書:《人面桃花》裡的江南往事


《人面桃花》選自“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先生的“十年磨一劍”的作品,他本人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但不可否認,從從構思到成品,經歷了數十載的光陰歲月。

書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取材於江南腹地,對格非先生來說,“江南”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也是歷史和文化的概念,他全部的童年生活都在長江南岸的一個小村莊裡度過,那裡是他記憶的樞紐與棲息地。

“江南三部曲”讀罷,好似重回當年江南,文辭間滿溢長江的水汽和青草的芳香。先生自己講,每每回憶起家鄉的話音語調,那份喜悅與清新,令人魂牽夢縈。

我最喜愛的是“江南三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

第一次讀,是在我高中的時候。我至今記得那個下午,天氣陰沉,我開了一盞檯燈,讀得廢寢忘食。

怎麼會有如此美麗的文字?怎麼會有這樣觸動人心的故事?怎麼會到如今我依然心心念念其中人物的悲歡離合?

因為,太真實;因為,有共鳴。

故事發生在清末的江南,伴隨著江南突破建治走向改革的大潮流,女主角陸秀米個人也漸漸成熟。視角大多集中在陸秀米身上,全書在小人物中看大格局,好似裹挾著重重迷霧,卻也令人無比期待疑雲大破。

開頭的秀米,是無憂無慮的地主之女,家財豐厚,心思單純;結尾的秀米,是村莊的異類,是前進的鬥士,在孤獨中卒於晚清的大牢。從少女一步步的前進,一點點的改變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時代與經歷不同,但是這份信念與精神是永恆的。

追求更好的未來,不懼將臨的風雨。

當然了,我與秀米相比還差了很多,我沒有她的勇氣和毅力,但冥冥中,我好像看到了她在給我帶路。

格非先生的文筆真得令我心嚮往之,清雋美麗,充滿了古典色彩,我很難描述完全,概括清晰,在此處放一段原文,希望能夠帶領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體會一二。

“那瓦釜竟然發出噹噹的金石之聲,有若峻谷古寺的鐘磬之聲,一圈一圈,像水面的漣漪,慢慢地漾開去,經久不息;又如山風入林,花樹搖曳,青竹喧鳴,流水不息。她彷彿看見寺院曠寂,浮雲相逐,一時間,竟然百慮偕忘,不知今夕何年。

她用手指輕輕地叩擊著釜壁,那聲音讓她覺得傷心。那聲音令她彷彿置身於一處寂寞的禪寺之中。禪寺人跡罕至,寺外流水潺潺,陌上纖纖柳絲,山坳中的桃樹都開了花,像映入落日的雪窗。遊楓野蝶,嚶嚶嗡嗡,花開似欲語,花落有所思。有什麼東西正在一寸一寸地消逝,像水退沙岸,又像是香盡成灰。再想想人世喧囂嘈雜,竟全然無趣。”

從格非先生絕佳的敘事和表達中,我感受到了文學的力量,不是曾經也不是當下,是一種能夠指引未來的力量。

書海蒼生,浩浩茫茫,這一生怕是也只能窺其皮毛。但是青年人更應該不懼浩瀚之孤獨,向前走,腳步不停。書中自有黃金屋,願你我能在尋尋覓覓中把握真心;在變革事境下,保持真我,不負韶華,不負當下。

昨日的秀米是今日的你我。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作者/樹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