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與《時間機器》

英國著名作家、新聞記者、社會活動家、歷史學家和未來學奠基人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簡稱H.G.Wells,1866-1946)。這一長串冠在威爾斯名前的頭銜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如果把H.G.威爾斯僅僅當作一位科幻小說家來看待,那就實在是大大低估了他對現實乃至未來的影響力。

威爾斯與《時間機器》

威爾斯於一八六六年9月21日生在英國肯特郡布羅姆利市一個平民的家庭。父親約瑟夫曾經是職業板球運動員,後來經營了一家賣餐具的五金店。母親尼爾則一直給有錢人家做僕人。

一八八零年,由於父親的店鋪倒閉,14歲的威爾斯只好輟學到一家布店做學徒。後來,又做過小學教員、藥劑師助手、文法學校的助教等工作。一八八四年,十八歲的威爾斯迎來了自己人生的拐點,他拿到了助學金,進入英國皇家科學院的前身堪津頓科學師範學校,學習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天文學和生物學。其中他的生物學老師就是著名進化論科學家、《天演論》的作者托馬斯·赫胥黎。從威爾斯後來的科幻小說創作中,我們不難看出赫胥黎社會進化論思想的巨大影響。一八九零年,威爾斯憑藉在動物學專業的優異成績獲得了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理學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他於一八九一年到一八九三年期間,在倫敦大學函授學院教授生物學。也是在這一年,由於換上肺病,威爾斯不得不離職休養,其間開始了他的職業寫作生涯。

事實上,早在一八八八年,當時僅二十二歲的威爾斯在《科學學派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叫《時間的鸚鵡螺》的短篇小說。單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部作品受到了凡爾納《海底兩萬裡》的影響。不過,在當時,這篇小說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後來,威爾斯將這個短篇反覆修改,到一八九五年拿出了第五稿,並正式出版。這便是奠定了威爾斯一代科幻宗師地位的名著《時間機器》。

威爾斯與《時間機器》

《時間機器》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科幻題材——時間旅行。儘管在此之前,描寫穿越時空的文學作品並不罕見。但《時間機器》的開創性在於它以嚴密論證的科學假說作為時間旅行的理論基礎,以技術發明作為穿越時空的物質載體。這兩點幾乎被後世所有時間旅行類科幻作品奉為圭臬。當然,隨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威爾斯建立在牛頓經典物理學基礎上的“第四維”時間旅行方式已經被證偽。但時至今日,時間旅行仍舊是人們最熱衷的科幻題材之一。

有趣的是,雖然《時間機器》開創了時間旅行類科幻的先河,但這部小說的主旨卻並不在時間旅行上。或可說,時間機器只是作者前往未來世界的道具,時間旅行者則是作者在小說中的觀察員和代言人。威爾斯真正想通過這部小說表達的是他的社會進化論思想。

威爾斯青少年時代,他的祖國英國正處於維多利亞時代[1],經濟繁榮、科技進步、殖民擴張,樂觀主義情緒充斥於知識界和思想界。但在繁榮和進步表現背後,卻隱匿著越來越深刻而難以調和的社會矛盾和階級對立,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一場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正在醞釀之中。威爾斯以他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到了這些社會現象,以社會進化論的觀點,構想出了80萬年後人類社會走向極端化的前景。在威爾斯筆下,社會分工與階級對立,最終讓人類分裂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生物物種:埃洛依人看似生活無憂,其實不過是莫洛克人豢養的家畜,而莫洛克人經年累月的在地下辛勤勞作,維持著地面世界的和諧運行,卻已經無法回到地面上享受陽光。由此可見,無論是對埃洛依人還是對莫洛克人來說,“社會進步”與生物進化最終令人性徹底異化,導演了人類的終極悲劇。從這個角度上看,以創作科幻小說聞名的威爾斯會“與約翰·高爾斯華髓和阿諾德·貝內特並稱為20世紀初英國小說中的現實主義三傑”[2],被譽為“科幻界的莎士比亞”[3]、“狄更斯第二”[4]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我們不能就此認為威爾斯是個社會發展的悲觀論者。事實恰恰相反,步入壯年的威爾斯開始積極投身社會運動。1903年,威爾斯成為標榜改良主義的政治團體費邊社的成員,但後來因為與其他成員意見不合而退出。1918年至1919年期間,威爾斯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長達1324頁、一百多萬字的歷史著作《世界史綱》(The Outline of History,直譯為“歷史的輪廓”),以詼諧幽默的筆調向讀者講述了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進程。《世界史綱》的出版讓威爾斯成為了一個能同時把歷史和未來都掌握在手中的偉大作家。時至今日,這部著作仍然是大學歷史專業學生的必讀書目之一。除此之外,威爾斯還分別在1920年和1934年以作家和新聞記者的身份訪問蘇聯,受到了列寧和斯大林的接見,並把自己在蘇聯的所見所聞作了比較客觀的報道,這在當時西方主流新聞界對蘇聯以負面報道為主的輿論氛圍中是很少見的。二戰前後,威爾斯熱衷參與政治活動,甚至以民間身份活躍於國際外交界,曾在二戰結束後分別會晤美國總統杜魯門與蘇聯領袖斯大林,為世界和平牽線搭橋,還參與起草了聯合國《人權宣言》。所有這些都表明了威爾斯作為一個典型的左翼知識分子,對社會的發展進步仍然抱有強烈的期待。就其作品而言,從早期普遍的悲觀情緒到後來為社會進步大唱讚歌,甚至設想核大戰最終推動人類社會走向大一統(《獲得自由的世界》),正反映了作者個人社會心理的變化與時代洪流的激盪。

如果說儒勒·凡爾納創立了科幻小說這個文學類型,那麼H.G.威爾斯就是為現代科幻小說留下了題材範式的那個人。從《時間機器》開始,《摩洛博士島》(The Island of Dr. Moreau)開創了生物科技類科幻作品的先河,《星際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s)為我們帶來了恐怖的外星人,《月球上的首批人類》(First Men in the Moon)開啟了星際旅行的大幕,《神食》(The Food of the Gods)則為好萊塢眾多巨怪題材的低成本科幻片提供了靈感來源……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毫不誇張地說,後世的科幻創作基本上就是踩著威爾斯的足跡在前行,“從基礎科學定理出發來設定科幻構思,再把它們拉回到現實背景中,甚至不必考慮它們的可行性”[5]。這也就是Science Fiction之為科“幻”小說的緣故。

1946年8月13日,威爾斯在倫敦去世,享年80歲。五十六年後的2002年,H.G.威爾斯的曾孫西蒙·威爾斯(Simon Wells)作為導演之一將《時間機器》再度搬上大銀幕。這部由夢工廠(Dream Work SKG)傾力打造的科幻大片,為了迎合當代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的欣賞趣味,對原著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刪改。相比較而言,1960年由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公司改編攝製的版本更忠實於原著。但夢工廠版的特效製作卻比前者有了質的突破,通過大量運用大比例、超精細的特製模型,輔之以3D電腦特效製作,以近乎完美的方式把威爾斯筆下的時間機器和未來之旅,呈現在世人面前。從這個意義上說,2002年的《時間機器》讓威爾斯自由穿梭於時間的夢想成真。



[1] 1837年至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統治英國時期,被認為是英國產業經濟和英帝國世界霸權的巔峰時期。

[2] ﹝英﹞H.G.威爾斯著:《獲得自由的世界》,“威爾斯科學小說全集”,太白文藝出版社,1999年,序P1。

[3] Frank McConnell. The Science Fiction of H.G.We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3。

[4] 侯維瑞:《赫·喬·威爾斯的現實主義創作》,《外國文學》,1985年第6期,P47。

[5] 鄭軍:《第五類接觸:世界科幻文學簡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年,P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