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斯与《时间机器》

英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和未来学奠基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简称H.G.Wells,1866-1946)。这一长串冠在威尔斯名前的头衔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如果把H.G.威尔斯仅仅当作一位科幻小说家来看待,那就实在是大大低估了他对现实乃至未来的影响力。

威尔斯与《时间机器》

威尔斯于一八六六年9月21日生在英国肯特郡布罗姆利市一个平民的家庭。父亲约瑟夫曾经是职业板球运动员,后来经营了一家卖餐具的五金店。母亲尼尔则一直给有钱人家做仆人。

一八八零年,由于父亲的店铺倒闭,14岁的威尔斯只好辍学到一家布店做学徒。后来,又做过小学教员、药剂师助手、文法学校的助教等工作。一八八四年,十八岁的威尔斯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拐点,他拿到了助学金,进入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前身堪津顿科学师范学校,学习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和生物学。其中他的生物学老师就是著名进化论科学家、《天演论》的作者托马斯·赫胥黎。从威尔斯后来的科幻小说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出赫胥黎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巨大影响。一八九零年,威尔斯凭借在动物学专业的优异成绩获得了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于一八九一年到一八九三年期间,在伦敦大学函授学院教授生物学。也是在这一年,由于换上肺病,威尔斯不得不离职休养,其间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

事实上,早在一八八八年,当时仅二十二岁的威尔斯在《科学学派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叫《时间的鹦鹉螺》的短篇小说。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受到了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影响。不过,在当时,这篇小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威尔斯将这个短篇反复修改,到一八九五年拿出了第五稿,并正式出版。这便是奠定了威尔斯一代科幻宗师地位的名著《时间机器》。

威尔斯与《时间机器》

《时间机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科幻题材——时间旅行。尽管在此之前,描写穿越时空的文学作品并不罕见。但《时间机器》的开创性在于它以严密论证的科学假说作为时间旅行的理论基础,以技术发明作为穿越时空的物质载体。这两点几乎被后世所有时间旅行类科幻作品奉为圭臬。当然,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威尔斯建立在牛顿经典物理学基础上的“第四维”时间旅行方式已经被证伪。但时至今日,时间旅行仍旧是人们最热衷的科幻题材之一。

有趣的是,虽然《时间机器》开创了时间旅行类科幻的先河,但这部小说的主旨却并不在时间旅行上。或可说,时间机器只是作者前往未来世界的道具,时间旅行者则是作者在小说中的观察员和代言人。威尔斯真正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的是他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威尔斯青少年时代,他的祖国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1],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殖民扩张,乐观主义情绪充斥于知识界和思想界。但在繁荣和进步表现背后,却隐匿着越来越深刻而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威尔斯以他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这些社会现象,以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构想出了80万年后人类社会走向极端化的前景。在威尔斯笔下,社会分工与阶级对立,最终让人类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物物种:埃洛依人看似生活无忧,其实不过是莫洛克人豢养的家畜,而莫洛克人经年累月的在地下辛勤劳作,维持着地面世界的和谐运行,却已经无法回到地面上享受阳光。由此可见,无论是对埃洛依人还是对莫洛克人来说,“社会进步”与生物进化最终令人性彻底异化,导演了人类的终极悲剧。从这个角度上看,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的威尔斯会“与约翰·高尔斯华髓和阿诺德·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2],被誉为“科幻界的莎士比亚”[3]、“狄更斯第二”[4]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威尔斯是个社会发展的悲观论者。事实恰恰相反,步入壮年的威尔斯开始积极投身社会运动。1903年,威尔斯成为标榜改良主义的政治团体费边社的成员,但后来因为与其他成员意见不合而退出。1918年至1919年期间,威尔斯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一部长达1324页、一百多万字的历史著作《世界史纲》(The Outline of History,直译为“历史的轮廓”),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世界史纲》的出版让威尔斯成为了一个能同时把历史和未来都掌握在手中的伟大作家。时至今日,这部著作仍然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除此之外,威尔斯还分别在1920年和1934年以作家和新闻记者的身份访问苏联,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接见,并把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作了比较客观的报道,这在当时西方主流新闻界对苏联以负面报道为主的舆论氛围中是很少见的。二战前后,威尔斯热衷参与政治活动,甚至以民间身份活跃于国际外交界,曾在二战结束后分别会晤美国总统杜鲁门与苏联领袖斯大林,为世界和平牵线搭桥,还参与起草了联合国《人权宣言》。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威尔斯作为一个典型的左翼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仍然抱有强烈的期待。就其作品而言,从早期普遍的悲观情绪到后来为社会进步大唱赞歌,甚至设想核大战最终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大一统(《获得自由的世界》),正反映了作者个人社会心理的变化与时代洪流的激荡。

如果说儒勒·凡尔纳创立了科幻小说这个文学类型,那么H.G.威尔斯就是为现代科幻小说留下了题材范式的那个人。从《时间机器》开始,《摩洛博士岛》(The Island of Dr. Moreau)开创了生物科技类科幻作品的先河,《星际战争》(The War of the Worlds)为我们带来了恐怖的外星人,《月球上的首批人类》(First Men in the Moon)开启了星际旅行的大幕,《神食》(The Food of the Gods)则为好莱坞众多巨怪题材的低成本科幻片提供了灵感来源……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毫不夸张地说,后世的科幻创作基本上就是踩着威尔斯的足迹在前行,“从基础科学定理出发来设定科幻构思,再把它们拉回到现实背景中,甚至不必考虑它们的可行性”[5]。这也就是Science Fiction之为科“幻”小说的缘故。

1946年8月13日,威尔斯在伦敦去世,享年80岁。五十六年后的2002年,H.G.威尔斯的曾孙西蒙·威尔斯(Simon Wells)作为导演之一将《时间机器》再度搬上大银幕。这部由梦工厂(Dream Work SKG)倾力打造的科幻大片,为了迎合当代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的欣赏趣味,对原著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相比较而言,1960年由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公司改编摄制的版本更忠实于原著。但梦工厂版的特效制作却比前者有了质的突破,通过大量运用大比例、超精细的特制模型,辅之以3D电脑特效制作,以近乎完美的方式把威尔斯笔下的时间机器和未来之旅,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2002年的《时间机器》让威尔斯自由穿梭于时间的梦想成真。



[1] 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统治英国时期,被认为是英国产业经济和英帝国世界霸权的巅峰时期。

[2] ﹝英﹞H.G.威尔斯著:《获得自由的世界》,“威尔斯科学小说全集”,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序P1。

[3] Frank McConnell. The Science Fiction of H.G.We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3。

[4] 侯维瑞:《赫·乔·威尔斯的现实主义创作》,《外国文学》,1985年第6期,P47。

[5] 郑军:《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P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