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出来社会工作后,工作不差工资也不差,但过着过着就落后同龄人好多?

分亨达人


你好我是生涯咨询师法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说说你想想。

人生是一场超级长跑,尤其人类即将迎来平均年龄过百的历史性节点。这场长跑比我们想象的极限还要长。你去看一下,长跑的起点是不是乌央乌央都是人分不出前后,但是跑出一两公里后开始分化,再后来距离越来越大。是不是和你描述的职场分野神似。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呢?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无非是主观内在和客观外在。我分别来说明一下。

主观内在。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个特别底层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在奠定结果。有些人以职业发展为重不惜主动黑白颠倒996非要争个第一第二,有些人就觉得轻轻松松活着也不错。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客观外在。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30讲》课程中提到过一个故事,大致是说一对双胞胎兄弟,2010年都在很好的大学毕业。一个进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7年后前面的那位大概率年薪百万,满世界投资人追着他。后面的那位大概率饭碗成问题。造成这种差异的不是个人素养,而是所附着的经济体的成长速度天差地别。

很多人说一生最大的投资事买房。其实最大的也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投资事把自己安放到哪个大趋势哪个赛道跟随哪个团队前进。

所以在我看来,主观意愿和客观趋势是决定职场差距的最重要原因。供参考



法桐说职场


原因多的很,我举两个很典型的例子,两个都是我同事。一个家里做生意的,资产多少不好说,反正工资只是人家网购,娱乐所用。他家房子的厕所加起来估计比我房都大,比不了比不了…另一个和我玩的挺好。家里三兄弟,父母帮不了什么,自己省吃俭用,经常早餐吃两块钱包子,中午吃单位的,晚上吃单位中午的剩菜剩饭。很多时候他一天的消费就是早餐两块钱的包子…知道他结婚后消费才大了起来。人家自己凭着工资,外带做了点副业和炒股,副业和炒股其实都没很赚钱,炒股甚至总得还亏了。现在愣是付完了一套房的按揭,年前又买了一套。而我…………………银行卡目前还有4000块[我想静静]


俊羽张


这件事情我深有体会,15年的时候我家先生进了一家研究所工作,当年有个跟他一起入职的男生,然后我们两个家庭几乎同时有了孩子,先生跟他这个同事的收入也几乎是均衡的。

先生的这个同事是西安本地人,家里三代单传,结婚的时候父母全款买的婚房,爷爷奶奶出资给买了一套房专门出租用。而我跟先生来自西北农村,在这个城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打拼。

生了孩子以后,我需要继续找工作,帮助减轻家庭负担,而他同事的妻子,安安心心在家带孩子,每个月的租金收入定期转到妻子账户。

所以说,作为普通大众来说,绝大部分人拉开差距真的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个人,不靠原生家庭就已经走上社会的顶层,很遗憾,我们只是普通人。


安宝最帅


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在四线城市这几年年薪17万左右,我一个哥们,他和他老婆年薪加起来是我的1/3而且孩子也10岁了,我们都是三十出头我全款买车,人家虽说贷款买的但也还完了,现在我一个房子还在还房贷,今年人家又买了第二套房(抵账楼相对便宜),买房和装修时候很紧张但是装修的还很不错,还在我这里借几万块钱,两个月陆续都还给我了,这几年他单位效益不好每月三千多块钱工资,后来因为资金紧张办个乔迁酒席,我给写的礼账接了3万多块钱礼金,他父母也都是普通农民种几晌地也不是特有钱,他的第二套房子钱哪来的呢,而且还要把最早的老房子卖了再买个标准格局的新房,看起来人家一点压力都没有


中医健康咨询


讲个身边很励志的“北漂”哥们儿!


大学毕业后,家里人通过关系,给龙哥在县电视台安排了份工作,龙哥去了。

日子很安逸,工作不忙,薪水高,关键是福利待遇真的优越,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有不菲的过节费,妥妥的铁饭碗。

01

可是待了一年多,龙哥就不顾家里人反对,坚决辞职了。

他先是去了威海,在某度假类接待中心找了份工作,工资远没有电视台那份工资高,也很辛苦。

但是在那里,他能接触到很多很多高端的人物,虽然只是跑腿的,但依然很开阔眼界。

在威海干了两年,他又去了山东省会济南,在某传媒公司找了份与媒介相关的工作,因为他本有在电视台工作的一点积累,又有在高端场所待人接物的经验,所以济南这份工作让他得心应手。


02

在济南干了一年多,正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又去北漂了。

我们上学时,他对摄影摄像、影视艺术这几门课下功夫挺多,加上这几年一直没荒废了自己的兴趣,所以去北京他就打算找个剧组挂靠打杂。

其实很费劲的,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北漂,在那边找了好多学长帮忙在勉强进了一个剧组,在那里有个摄像老师看他底子不错,就推荐他去央视实习,又费了很大劲儿才面试进去。

在央视7套试用期,他只用了8个月时间就转正了,要知道,在那里有不少人去了2年都还是临时工身份!

他提过一点,就是去了不跟新人扯皮,只跟着台里的老人儿后面转,哪怕是给人扛机器、端茶倒水这些脏累杂活,因为新人混新人,不会有出息的。


03

在7套农业频道,他跟了肖东坡老师,几乎天天都是在外出差,农业节目嘛,到各地去录节目,除了湾湾没去,去过各个省市都跑了个遍。

特别累特别累,但是他的成长也很快,因为在这里能学到很多高阶技能。

比如导播的能力,必须要有师傅带,而且给你实战的机会,不然,一场直播节目,面对几十台告诉摄影机,还有各种声控设备、现场人员调度指挥,这些东西光靠看书听课是永远学不到家的。

在央视这期间,读完了研究生,经常去电影学院蹭课,而且还在河北美院找了一份助教的工作,因为档案还在电视台,所以学校那边他的课不多。


04

在央视大概干了四年,他离开了,那里人才济济,竞争很大。

出来后,自己注册了家影视制作公司,留着备用,有时候还能帮圈里朋友走走活儿。

然后找了份黑龙江卫视的导播的工作,每个月也就去干个七八天,另外就是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收入自然是低不了的。

这几年,他注册公司也没闲着,签了几个栏目的制作。

他签到的第一个合约艺人是个绝对的大咖——知名主持人、节目评论员,蒙古族、狮子座,1968年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曾荣获“中国金话筒奖”、“长江韬奋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名字我就不点出来了。


05

成功往往难以复制,失败却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要说具体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选择”与“坚持”,必定是两个重要的归因维度。

在这里,坚持与努力可能是个贬义词。

至于一开始时的工资和工作差不差,这不是很要紧的,但过着过着就落后了,这才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随手在下方留个言、点个赞。我是今夜有风,一个90斤的80后,头条写文30万+,欢迎关注我。

今夜有风


原生家庭问题,我大学两个室友,一个苏州的刚毕业家里安排进热电厂工作,买了宝马和一套复试,然后相亲一个公务员妹子,结婚后辞掉电厂工作,家里给了大几百万开始做生意。一个徐州的家里穷的他回家都没他住的地方,现在还在外漂泊无房无车无对象,他工资也不低,但是他得多少年能挣苏州一套复试的钱


故地重游


原生家庭条件太差,别人挣钱自己花,父母非但不用花他的钱还能伸手帮助他,而你可能工作了就成了彻底靠自己,自己努力奋斗买房买车还要养经济能力差的父母,所以同样的收入你会比别人生活质量差很多,这种例子太多了,我身边朋友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朋友家里房车什么都有,父母也是事业型,早早准备好了一切,他也找了一个经济差不多的媳妇,他的生活就很潇洒,人也看着年轻,还有一个同学家里是农村的,父母倾尽所有供他博士毕业,在医院做医生,找了个媳妇也是农村的,两个人的父母都没有退休金,供完他们读书已经一贫如洗,这俩人买房买车,每年还要给父母生活费,他们父母已经完全不工作了,指着他俩养老,惨不忍睹,起码和他一样收入的人和他的生活质量简直天上地下,外人看来他俩一个医生一个公务员算是农村出来的金凤凰,但是他俩负担太重了,天天扣扣搜搜的过,肯定很多人喷我,说月入两千一样活,但是人和人层次不一样的,毕竟博士的圈子也是博士,圈子不同没有可比性,在自己圈子里混的最差已经很痛苦了,他们经常为了钱吵架。有些人的起点就是很多人的罗马了


果儿探食记


我身边的情况,刚好和你相反,我不是落后,而是超越身边大部分同龄人。

我是90后,本科学历,毕业后从事互联网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的岗位。刚毕业第一份工作月入2000多,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跳槽,顺利在两年后月入过万,然后我平时还会写写稿子,赚点外快,做做自媒体,也有额外的收入。

我身边的同龄人基本分成这三种情况:

1.小学初中同学大都很早就出去工作,当蓝领收入在3000-6000左右。

我的小学和初中同学大概有100多人,其中大部分人毕业选择了直接工作,或者念中专技校之类的,考上高中的一半都不到。这些人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工作了。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低,他们一般只能干一些体力活工作,比如建筑工、服装加工师傅、驾驶员等。还有些人会选择到发达省份进厂打工,但是普遍挣不到钱。

2.高中同学很多在县城老家发展,收入在4000-8000左右。

高中同学,大都能考上大专,因为大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大,他们会选择回老家县城发展,有的人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一些银行、学校工作。收入不高,但是好在压力比较低。

3.大学同学基本都在一二线城市,收入在8000-30000左右。

我在上海念的大学,所以很多人毕业后都留在上海工作,很多人在大型国企、互联网、500强外企、金融公司上班,收入待遇普遍比较高。收入高的同时,很多人上班也非常累,特别是在互联网企业,加班加点非常普遍。最近几年也有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进高校教师。总体来说,大学同学收入都比较高。

总结:

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一般来说,你的学历越高,你认识的圈子就越优秀,能够获得的资源就越丰富,虽然说现在大学生就业也困难,但是大学生的上限非常高。而如果你没有上过大学,你的圈子往往水平比较低。


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随手点个赞留个言,你的鼓励是我回答的最大动力。我是@江少,职场问答达人,专注分享个人成长、职场高价值干货,欢迎关注。

江少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困惑,十多年前我也有过。

我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一路算是顺风顺水地走过来,虽然大学没考好,也还找到一个211一本调剂保底,拿奖学金,混课外活动,周围人评价还不错,工作也挺努力,但是——

没车,没房,买不起一线护肤品,穿的和学校时价位差不多,谈不上什么奢侈一点的吃喝玩乐,但同龄人有车有房的不在少数,一个包可以是我一个月的工资。

现在回头来看,很释然,那个时候有差距是正常,没有差距才是不正常。

首先,起步阶段,家庭条件相当重要。

以前老师跟我们说,要珍惜在学校的时间,珍惜你的同学关系,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平等的环境下的生活和接下的情谊。

的确,学校很大程度上抹平了家庭条件的差距。虽然我们也能感受到有的同学家里有钱,穿名牌鞋,吃小炒等等,但穿校服也不会低人一等,没有社会上那种很直观的比较。学习占据了时间和精力的大部分,大家的注意力也不会过多地在这些事情上停留。

但是工作之后,这些东西就变成了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很直观的部分,轮不到你视而不见。

同样的收入,你是从零开始,别人是站在家庭这个巨人的,那么别人的生活就是过得比你好。哪怕你收入更高,但是累积财富需要时间,三五年很难追上差距。

就我自己的经验,差不多到了30岁,或者35岁之后,如果一个人能力、努力和运气都还好的话,基本上可以抹平温饱、小康家庭出身的差距了,追上中产会难一点,但基本上不会特别明显地感受到日常衣食住行的差距。


其次,学校评价标准单一,社会的评价标准多元。

在学校,评价标准很单一,就是成绩。即使大学丰富一点,什么社团活动、打工经验、人际关系以及外表、才华等等,也不会明确地占据主流。在这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大家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位置,大部分还是看成绩。你很容找到自己定位。

但是社会就不一样了。工作是一个维度,收入是一个维度,有没有房是一个维度,有没有车是一个维度,去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是一个维度,吃穿档次又是一个维度,婚恋情况是更是一个重要维度。

评判标准非常之多,你在工作或者收入这个维度领先了,按照学校的惯性思维,你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但在另外的维度里,你又不如别人。这样高高低低,认知就是产生混乱,人就会觉得困惑。

这也是人从学校到社会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转变,那就是你不能再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必须接收即使在某个方面胜出——哪怕这个方面是社会很重视的经济或者工作——也不代表你在所有方面都要胜过别人,也没法做到。

第三,职场中低层,年龄的优势会很大。

在刚出社会的阶段,过得怎样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这是一个急速成长的上升阶段,一年的变化都会相当大。

在学校,大一和大四可以差三四岁而过着差不多的生活,哪怕研究生也是如此。但在进入社会后,没有职场累积的,累积了一两年的,累积了三五年的,差距会非常大。哪怕各方面差不多的人,工作第一年和工作第五年的收入也可能相差几倍,而且三五年肯定也走完了最初的行头置办(职业装、相机、游戏机等对学生来说比较贵而没买的东西)和数码产品的升级换代,而进入社会不久的人什么都缺,自然捉襟见肘,经济状况要窘迫许多。

加上会理财的话,工作三五年的人可能已经在考虑买房,甚至结婚生子的都有,生活和职场新鲜人完全天差地别。

另外,你到底是在和一个人比,还是一群人比。

也有可能,你觉得自己过得不如同龄人是一种错觉,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其实别人也在羡慕你。

你可能看到别人在加薪,别人在升职,别人出国旅行,别人用奢侈品,别人买了房子,别人开了车子,别人副业发达,别人在网上风生水起成了网红……

但这些“别人”并不一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的合体,只是在你比较的时候,组成了一个“别人”。你一个人比不了一群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单个比,很可能是各有所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没有比谁好上很多。


职场中年道


这个问题我想反着回答。

就是大家都是一样在公司工作,工作差不多,工资差不多,实际情况可能差很多。

原因在于,背景。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

前两天跟同事闲聊,说到公司谁谁谁,开着上班的车是一辆一百多万的商务车。想想那同事,年薪也就是三十有多吧。然而,人家家里有厂。

又说起谁谁谁,年薪也就是二十有多吧,人家休假常常去英国滑雪。家里有钱嘛。

还有同事,家里在省城有一栋楼。都说他来上班纯粹是热爱。因为他工作还很积极勤奋呢。

所以,别小看了跟自己在一个地方干活的人,我们往往只看得到别人这一面。我们看不到的其他地方,别人肯定大有不同。

造成这种差别的,有可能是原生家庭,有可能是自身努力,有可能是机遇,甚至仅仅是命。

所以,有墙靠墙,无墙自立。还是加油吧,努力保证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好,坚信自己的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