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花錢買門票進故宮時是什麼心情?

記憶斑駁舊時光-


有關溥儀重返故宮的趣事是比較多的。

比如溥儀逛到光緒的寢宮裡,發現這裡竟然掛著他父親載灃的畫像,發現這一錯誤的溥儀好心提醒工作人員,說這張照片擺放有問題,工作人員找來專家後,說我是這方面的專家,你還能有我瞭解?

溥儀一聽很是不爽,就說,我是溥儀,照片上那人是我爸,你能有我瞭解?


還有說溥儀重返故宮後,從龍椅下面找到了自己藏匿餓蛐蛐盒子;也有說溥儀在展覽的文物中,指出其中一件展品,說是自己曾經使用過的夜壺,並非什麼稀世珍寶。


故宮曾經是溥儀的家,不過接受十年改造後的溥儀重返故宮,心情如何呢?

可能有人會腦補這樣的場面:溥儀光明正大走進故宮,售票員攔住了他,說道:“你以為故宮是你家?想進就進?趕緊買票去!”

從中不難得出溥儀買票時的心情。

當然,這只是推測。

有關溥儀進故宮買票這件事,有很多的回憶錄裡都有提及此事。

在溥儀的回憶錄裡,他說故宮沒有他住的時候那麼破敗了,修的挺好,還仔細找了一下當初他盜賣出宮的那些古董,溥儀雖然沒有提及具體的心情如何,但也說了一句:故宮不一樣了。

在杜聿明的回憶錄裡,溥儀對花買一毛錢進故宮這件事嘟囔了一句,聲稱這裡原來是自己的家,但當杜聿明等人要他去跟工作人員說自己是皇帝這件事時,溥儀又不肯說,最後還是買票進故宮。

在沈醉的回憶錄裡,溥儀對故宮的各個地方都很熟悉,還能講先祖乾隆的故事,後來又感慨自己沒有像李後主以及蜀後主那樣投降後被幹掉。

在溥儀妻子李淑賢的回憶錄裡,溥儀遊玩故宮時,既回憶了自己童年在故宮的趣事,又想起當年被攆出皇宮的倉皇,還不想讓大家認出自己是溥儀,又是感慨又是笑。


金兔歷史


他是最傳奇的末代皇帝,入獄15年,回家時卻被要求買門票,還因一張照片與專家大吵!


末代皇帝溥儀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人物。1932年3月1日,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後,溥儀被扶植為一個傀儡皇帝,成立“偽滿洲國”。這個“偽滿皇帝”他做了13年。

日本戰敗後,溥儀成為首批被押往蘇聯的偽滿洲國戰犯,在蘇聯服刑5年。

後來,他被移交給新中國政府,離開了蘇聯。據說,溥儀在中國監獄坐牢一直到1959年,被特赦釋放。

溥儀被特赦後,友人便邀請他去故宮遊覽,溥儀本來是不想去的,畢竟是曾經自己的傷心之地。但是在友人的再三勸說和盛情邀請下,溥儀最終還是陪同友人去了故宮。

他懷著異常複雜的心情回到這個承載著他幼年到少年時期回憶的地方,卻被告之需要花錢買門票。

溥儀氣壞了,說道:“我還要買票?”沒人理會他,最後他也只能買了票,實在令人唏噓。

朋友連忙解釋:“現在的故宮對外開放,來的人都要買票的,拿這些收入作管理、維修故宮之用。”

溥儀聽了,半天不說話。此次遊覽,溥儀去了景山公園。根據溥儀的描述,“景山”也就是“煤山”,是故宮過去堆煤渣的地方。

當來到景山公園那棵崇禎皇帝上吊的歪脖樹下時,溥儀停了下來,盯著老歪脖樹一言不發,大概在那裡站了十來分鐘。

之後,溥儀和友人一同來到光緒帝的住處,發現房間裡面的照片不是光緒帝的,於是馬上找來工作人員詢問。工作人員說,這是專家給的照片,不會出錯。

溥儀很生氣,非要見一見這個專家。溥儀對專家說:“同志,你照片掛錯了,這是醇親王載灃!”專家辯解稱:“我是專家!我還會不知道?”

溥儀生氣的說道:“那是我父親!”專家頓時沒有話說了。

繼而,溥儀來到旁邊的一塊石頭上,坐下,抽了一支菸,對友人說:“過去,是不會有人讓我這裡來的!

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下場大多悲慘。崇禎皇帝自殺前,還用寶劍砍殺自己的兒女,責怪他們為什麼生在帝王家!”

感慨了半天,溥儀站起身來,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末代皇帝能有現在這樣一個好下場,真是值得慶賀。”

這次以後,溥儀再也沒去過故宮。這位友人在晚年時,還惋惜當時沒有把溥儀站在歪脖樹下的鏡頭拍下來。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最後能活下來,可以說很幸福了。關於溥儀去故宮被要求買票,也沒有啥奇怪的,因為也沒人認識他。

溥儀是末代皇室的當事人,對宗室及宮廷的事情肯定最是清楚,一定比專家更有發言權。

還有一個典故,大學者王國維收藏了一些古董,但溥儀看了之後,表示應該是假的,因為和他家的不太一樣。

重踏故宮石板路的那次旅程,溥儀會想些什麼呢——他會想過去當皇帝時的得意,會想起自己兒時的痛苦、快樂和荒唐。

他也會想起自己20年努力恢復大清遭受的恥辱、失敗和徹底的絕望;他還會想自己在監獄15年中對阻礙他的歷史力量的敬畏。

破落的“末代皇帝”歷經百劫,九死一生撿了條命,所以當溥儀以自由之身踏入故宮時,內心一定充滿了說不出的複雜情感的。

大家好,我是圖魚君,每天用圖片講述最真實的故事。喜歡,就關注我吧!


圖魚


我認為應該是淡然吧。

從高高在上的皇帝,到低人一等的戰俘,溥儀的一生大起大落。紫禁城原本是溥儀的家,那他為什麼會對進自家買門票這麼淡然呢?從溥儀被捕為戰俘的那一刻,他已經知道大清不可能恢復了。溥儀被捕,剛開始他很忐忑,不知道共產黨會不會弄死他,因為亡國的君主沒一個有好下場,但共產黨待他非常友好。而且在監獄改造,從《溥儀自傳》來看,他的思想是徹底的解放了,不再認為自己是君主,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

溥儀是聰明的,他知道什麼是他的,什麼不是他的。


一盞梅子酒


高興,興奮,如果有點良知也應該感恩一下我黨我新中國政府的寬容和仁慈。

你扳著自己的手指頭好好數數,一個前朝亡國之君,在新政府已經建立後不但沒有死,還能活著去自己曾經的宮殿遊玩,還能毫無顧忌的左一句感慨,右一句回憶的裝逼,這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溥儀都是唯一一個。

更何況,這個前朝皇帝還曾經主動投靠侵略者,甘心成為二戰法西斯陣營的傀儡,為侵略者統治我國國土立下汗馬功勞,戰後不思悔過,認罪,反而又逃往蘇聯試圖躲避處罰,講真的,就這些行為加在一起,前朝餘孽,復辟勢力,戰犯,背叛國家民族(滿清遺老包括他爹都反對偽滿洲國),這些身份加一起,他還能活著只能凸顯出我國政府寬宏大量,他還想怎麼樣?還想上天?

還有什麼不滿,你可以讓他到清東陵問問他先人康熙康麻子是怎麼對待明朝遺留太子的,一個七十多的老頭當著人家面把人家兒子孫子全砍了。你也可以讓他問問法國的路易十六,俄國的尼古拉,看看國際上是怎麼對待他們的。


扣毛


啊,我的大清朝,真的亡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健姐說歷史


我想用一句詞來形容是貼切的: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廣東包打聽


在我看來可能溥儀是唯一一個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朕的大清都亡了”的人啦。

溥儀第一次進故宮時候,是跟著他的工友一起去的,當時想直接進去,結果被售票員攔住,說憑票參觀,溥儀只能和工友們排在了長長的隊伍中,隊伍中的溥儀還和工友們小聲的嘀咕:“我回自己家,還要買票?”


溥儀曾經和他的妻子李淑賢去過故宮,在李淑賢的回憶錄中寫道,溥儀進了故宮之後非常的平和,還給他講之前自己在故宮裡發生的事情,可見溥儀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落落落落之後已經可以淡然的看待一切了。

PS:溥儀可謂是中國從封建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變革中感受最深的人了。


程序員說歷史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作為特赦人員,一次,沈醉、杜聿明等遨溥儀去故宮,他驚詫地說:“到這裡來,我還得買門票?”

大殿外面赫然寫著:禁止入內,違者罰款,不知道溥儀看到這個的時候是一種什麼心情。

溥儀晚年重回紫禁城,偷偷坐了最後一次龍椅

不知道當時他是苦笑,還是真的的高興....

其中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沈醉笑道:“有些末代皇帝也有好的結果啊!”

  溥儀連連搖頭說:“哪有啊?南唐李後主被俘後,只因為填了一首《虞美人》的詞,寫了一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便招來殺身之禍。”

  沈醉說,李後主是不識時務的典型。春花秋月多少好景可以填詞,他卻偏偏要去懷念故國,不是自找死嗎?

  溥儀聽後,不滿地把帽子往頭上一戴,氣憤憤地反駁說:“蜀後主劉阿斗被俘後,不是不懷念故國,還厚著臉皮討好說‘此間樂,不思蜀’,不一樣被害死?”接著他又滔滔不絕地歷數了秦、漢、隋等朝代的末代皇帝的悲慘下場後,衝沈醉補充一句說:“你沒有當過皇帝,當然不會去研究這個問題嘍!”說完,站趕身來,笑著說:“我這個末代皇帝能有現在這樣一個好下場,真是值得慶賀。”

解放後特赦的軍統高官沈醉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三十年》裡寫到過他邀請溥儀參觀故宮的經歷。書中寫的很明白,溥儀說,我從小住這裡,還要買票?應該還是有不滿情緒的。最後還是軍統的人老練,怕惹出事端,沈醉趕緊掏了兩張票錢進去的。

作者簡介:身為90後處女座的我,時而毒舌又文藝。觀點犀利,一語道破。運用女司機的眼光發現問題所在,關注頭條號:逗趣夢夢,有什麼疑難雜症可以儘管來找我。


逗趣夢夢


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談中,歷史大勢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改造後的溥儀已經成為一個新人,拋棄了曾有的經驗和思維模式,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