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美元油价,全球范围内谁是赢家?

期货狙击倜然


30美元的油价看似是有利于石油进口大国,但是也许全球都没有赢家,最近国际 油价大跌,甚至一天就下跌30%,创下30年来罕见的跌幅,这让很多人认为油价的大跌对中国这个石油进口大国是一个大利好,毕竟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量在5亿吨以上,每日的进口量就在1000万桶左右,大概全年进口35亿桶左右。

1、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谁是赢家

文章开头说了中国每天进口的原油在1000万桶左右,而每年进口5亿吨以上,在这次疫情之前国际油价大概维持在60美元以上,而现在国际油价逼近30美元,如果能够维持这个价位一年时间,那么每桶油理论上可以节省30美元 ,全年35亿桶的进口量,相当于节省1000亿美元左右,这相当于人民币7000亿元,是一笔相当大的金额。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 2019年中国进口石油5亿吨,同比增长9.5%,进口金额是1663亿美元,如果计算平均进口价格的话,相当于进口一吨原油的价格是333美元,而一吨原油换算成7桶的话,那么就是47.5美元/桶,中国去年进口的原油价格平均是47.5美元/桶。这个价格和国际原油平均价格相差较大,其中原因笔者并不知晓,有哪位读者了解的话欢迎留言补充。

总而言之,2019年中国进口的原油价格平均是47.5美元/桶,而看国际 原油期货的价格,平均应该在60美元左右,而如果这次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到30美元,相当于价格减半了,那么对于我们的原油进口价格会有多少的影响?(因为有些是协议价格,应该是浮动的,但是多长时间调整一次我们并不情况),我们笼统的估算,我们进口的价格会降低20美元到25美元之间,那么一年按照35亿通的进口量,节省的资金应该在700美元到875美元。这是单纯的从商品的角度来粗算的。结果并不一定准确,笔者尝试用自己理解的一种逻辑来解释这个事情。

2、但是从金融市场来看损失远大于收益

昨夜美股再次熔断,这已经是本周一以来的第二次熔断,美股在1987年建立熔断制度以来,只有在198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发生过熔断,而本周一是第一次,昨夜是第二次,一个星期发生两次熔断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事件。

究其原因有两个,直接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周一的时候国际原油价格暴跌30%,当日美股熔断,而在周三和周四原油价格再次大幅下跌,再加之昨日美国总统的讲话中并没有给予投资者和市场应有的应对疫情和金融市场的措施,这个就导致了今日美股再次熔断。

而间接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目前意大利的疫情已经非常严重,全国实施了封城举措,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达到了1016人,昨日一天新增30%的死亡病例,而确诊的累计病例也超过了1.5万人,死亡率高达7%,死亡率直接逼近非典的死亡率,远远高过世界平均水平,也高过严重的武汉(武汉死亡率4.9%),武汉的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医疗资源被挤兑,而在非湖北地区的死亡率不足1%。

意大利高达7%的死亡率,有可能是病毒的毒性变强了?但是并没有专家给出这样的解释!更有可能是还有大量的感染者未被检测确诊,其实这个也是最令人担心的地方,这些已经感染的人被当做正常人一样对待,而意大利虽然封城了,但是远没有我们武汉执行的严格,这样就会导致进一步传染。

而新冠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性强,在医疗资源充足的时候死亡率就是加强版的流感,但是一旦遇到医疗挤兑的情况 ,那么死亡率将会大幅上升,换句话说,如果一开始不采取有效的手段,那么一旦等到爆发的时候往往很难控制。

当前,意大利已经是重灾区了,而在整个欧洲也有越演越烈之势,这让美国本土自然也是尤为担心,但是美国当前对疫情的防控并不如市场的预期。

疫情才是本次搅动资本市场的根源,如果未能采取有效遏制病毒传播的手段,资本市场即便是在金融救助措施之下能够短暂的稳住,但是也难以真正的企稳,疫情不被控制,资本市场就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对A股带来的损失同样巨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油价低于30美元是没有赢家的,都是输家,就看谁输得更少。


壹号股权


这次石油暴跌,已经不是普通的谁家赚了谁家亏了的问题,这是一场大型斗争的一个战场。

表面上沙特向俄罗斯提出减产保价,俄罗斯拒绝;沙特于是打价格战,俄罗斯提出4月1号就不再受减产约束;造成油价狂跌。俄罗斯为什么要拒绝?油价每况愈下,如果不减产保价,大家都会受损。俄罗斯的拒绝是关键点。

页岩油革命彻底改变了石油供求关系,供过于求非常严重;伊朗、委内瑞拉、利比亚只启动了很少的产能,但国际原油就严重供大于求;美国制裁北溪2号,要求欧盟购买美国油气,美国从最大石油进口国变成出口国,拿购买美国油气当做谈判条件。

俄罗斯比沙特难,需要更多稳定的石油利润支持财政,满足计划经济遗留的福利欠账。页岩油革命,让俄罗斯看不到前途了,长协油价再也不会有了,叙利亚战争长期需要费用支撑,退无可退。卖高价不可能,卖不了高价多卖点儿也不让,为什么要跟你们欧佩克混?

俄罗斯看明白了,不打掉美国页岩油,供大于求不能转换,永远不能过上好日子!怎么打掉页岩油?低价!维持一个时期的低价,比如一年或两年,高成本的页岩油公司就可能倒闭,俄罗斯才能夺回石油主导权。

30美元油价,页岩油必然亏损;受损的是美国,如果页岩油公司如愿倒闭,俄罗斯这盘大棋就取得全面胜利!

至于其他国家进口油价便宜了,企业、个人都高兴!短期支持打价格战,有实惠;长期支持页岩油革命成果,要不页岩油消失了,俄罗斯等国传统石油又搞高价格害人了。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活灵魂!


云端美


如果油价低于30美元,全球范围内我觉得中国是最大的赢家。

第一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油价的下跌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而且很多行业都是受益于低油价的,比如航空,运输,化工的行业。甚至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开支都会因为石油降价而变得更加便宜。

第二中国的油价是有保护机制的。就是当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的时候,油价是不会再降了。但是实际的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产生的差价利润怎么办。我估计这部分的差价还是会进入国家资金统筹管理。

鉴于以上2点,个人觉得中国是油价低于30美元时的受益国家。





爱折腾的老程


国际原油暴跌,30美元油价,全球范围内表面是石油进口大国是最大赢家,但最终还是出口大国是赢家。意思是中国是表面的最大赢家,实际是俄罗斯才是最终的赢家。

沙特和俄罗斯在此时发起价格战役肯定是有目的的,但是他们的目的是比较长远,采取“舍小取大”,说白了舍取短期利益,保证未来长期利率,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用企业的方式来为分析。

假如A企业是俄罗斯,B企业是沙特,C企业是页岩油,在这家企业在开启了竞争模式,采取了优胜劣汰的模式,从而打起了价格战长期生存之路,同样也是淘汰竞争对手,占比市场份额的最佳方法。

A、B企业在生存石油成本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C企业的产油成本明显处于劣势,当A、B企业不约而同的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把市场价格压低出售,利用这个方法把竞争对手C企业淘汰,打起了持续战役;随着价格战的时间延迟,C企业由于产油成本太高,不可能便宜卖油的,肯定跟A、B企业无法打价格战的,所以最终C企业将会被淘汰。

三家企业已经被淘汰一家企业的话,这样的话对于A、B企业已经开始迎来胜利的曙光了,把C企业淘汰之后的市场份额可以要回来。另外A企业跟C企业本身就是有很大的冲突,不排除A企业在当C企业淘汰之时进行落井下石,甚至直接接手C企业的控制权,如果真这样实现的话,这场价格战很显然最大的赢家是A企业。当然B企业也是赢家,把C企业淘汰之后市场份额提高,油价又可以逐步的提升,一举两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当沙特和俄罗斯在进行打价格战之时,油价会非常便宜,其中对于各大国家都是有利弊的,石油价格战最大的赢家就是石油进口国,那肯定就是中国了,中国可以进口到更加便宜的石油。但打价格战期间,最难受的就是页岩油,这个时候吃哑巴亏,眼睁睁看着油价走低,而自己的成本高又不可能亏本卖油,所以页岩油是这场战役中最吃亏的。

总之这场石油价格战,其实就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或者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个就是真正的赢家,才是真正的最大获利者。


老金财经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目前油价就是在30美元左右,那么在这个时候全球范围内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当前对于油价下跌最为关注的国家主要有4个国家。

这4个国家分别是沙特为首的全球最大石油公司,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石油结算最为关键的美国,石油进口最大的国家中国。

30美元的油价维持多久

其实随着油价的下跌已经进入了30美元一桶的时代,先是沙特与俄罗斯减产协议谈判,最终破裂,没能达成一致。

导致的结果反而是雪上加霜,率先沙特阿美发起了增加产量的行动,周二将供应量提升到1230万桶/日之后,沙特阿美周三最新宣布:收到沙特能源部的指示,将公司的最大可持续产能(MSC)从1200万桶/日增加到1300万桶/日。

虽然俄罗斯产量紧追沙特产量,但相比沙特来说俄罗斯的产量还具备明显的不足,当前俄罗斯产量加足马力也达不到1200万桶。

谁是最后的赢家?

最近两天我们可以看到沙特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美方也有意加大原油储备量,这对于沙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美国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沙特与俄罗斯同比增加产量到底花落谁家,目前来看很难说,所以当前30美元的油价可能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之内美国与中国有足够的时间来储备原油,相对于前期原油的价格30美元的原油是一个合理的价位也是一个能够储备的价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许在此次石油价格战争中,最终胜出的却是旁观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能源,然而当前也是新能源用量发展的最佳环境。

综合来看:沙特与俄罗斯石油价格战如果能够维持3~6个月,那么社长相信最终胜出的肯定是新能源,其实新能源一直在做铺垫,苦在没有发展的良机,此次沙特与俄罗斯包括美国在内的石油争夺,给予新能源发展的最佳环境,如果石油长时间维持30美元的价格,最终新能源将超越石油。


社长财经


3月9日,国际大宗商品原油开盘暴跌30%,20.99美元的价格也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新低,这是多方面综合的原因造成的。

自开年以来,做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疫情之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击败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几乎使得中国经济停摆。当重大突发疫情正赶上中国的传统节日,需求减少之时,能源的供应就显得有些过剩。

现在中国已经基本控制了疫情的传播。但周边及欧美等国疫情却不期而至,至今疫情已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

世界经济陷入全面衰退,全球经济活动对能源的需求减缓,加之北半球采暖周期的陆续结束,更加剧了供求关系的失衡。

起初,欧佩克组织中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力求和非欧佩克最大产油国俄罗斯达成共同减产协议。但国力已极度衰落的俄罗斯却不同意沙特阿拉伯的提议。这引起沙特的强烈不满,沙特王储发动政变,逮捕反对其政策的其他王子,不仅大肆降低石油价格,而且还超出欧佩克限额开采,这些引起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挫。

沙特与俄罗斯的原油价格战已经展开,至于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料。不过既使获得最后的胜利,也肯定是代价高昂的惨胜。美国股市受此影响,也产生了巨大的跌幅,盘中被迫使用了熔断机制,世界经济正在大步踏入衰退阶段,前景很不乐观。


行云流水1437995


这次油价大跌,全球范围内是大的赢家当然是消费者了。这次俄罗斯与沙特的互掐让国际油价回到4年来的最低水平,有人将油价与水价做对比,发现一桶原油按30美元计折合人民币约188元,同样容量的农夫山泉售价却基本超过了200元。据报道,目前沙特的原油成本大约为10-20美元/桶,而俄罗斯去年公布的成本数据为45美元/桶,推算当前成本约为40美元/桶,(俄罗斯财长说他们现在们的成本是25美元/桶)油价40美元已经是俄罗斯能够承受的较低价位了,至于美国,能够承受的最低价位在40-50美元附近,也就是说30美元的油价不可能关期存在。作为石油消费和进口的大国一一中国,应该利用现在的低油价加大石油贮备才能让我们中国消费者成为最大的赢家。因为凡事有起有落,有低就必定有高。


农经百石


短期而言,对A股肯定利空

油价下跌,利空大宗商品价格,会导致PPI负增长,对中国会造成通缩风险。
原油大跌,短期利空股市,不仅仅是A股,而且是全球性的影响,对美国影响尤其大,因为美国页岩油行业低等级债券占债券市场比例为13%,油价下跌会导致违约率上升,进而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冲击美国债券市场,进而波及股市。
历史上,最近一次沙特和美国打价格战,是2014年,我们简单回顾下。
2014 年 11 月,沙特大肆增产,试图用低油价打压美国页岩油。布伦特原油 随后一路暴跌,在 2016年初跌到了 27美元水平。
本次沙特针对俄罗斯再次掀起价格战,按照 2014 年价格战的经验,短期内减产协议很难再次恢复, 需要通过低油价挤出部分高成本产能,才有可能带来油价重新回升,低油价预计会持续较长时间。 较长时间维持低油价会导致周期品整体价格承压,并进一步导致周期品库存 去化,从而可能会压制整体 A 股盈利,让A股盈利季度内没有太大看点。
2015年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中,A 股周期板块ROE也是一路下滑,并带动 A股整体 ROE的下滑。

中期对中国经济有好处

毕竟中国是原油进口国,依赖性高,油价下降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成本,以及刺激消费,关键是通胀也能保持在低位。

综上所述,油价下跌,短期利空A股,但中期而言利好中国经济,所以对股市的长期影响并不太空。

对美国,影响也差不多,对股市影响可能比对A股影响还大。


赵冰峰财经


欧佩克+会议的减产计划未达成,俄罗斯拒绝进一步减产。随后,沙特发起“自杀式”价格战,全球石油市场暴跌。原油价格从上周一的51.5美元算,跌到30美元,下跌幅度达41.75%或21.5美元/桶。



如果从成本-收益角度考量

,全球范围内的获益者有两类:

1、原油进口量较大的消费类国家

原油价格下跌,对于全球需要大量进口的消费类国家来说,肯定是受益者。那么,全球有哪些国家是进口量较大的消费者?



可以看出,原油消费量以亚太地区为主导。据产业信息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约为45.29亿吨,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消费量合计占全球原油消费总量的80%。”



亚太地区进口消费量最高,2008~2018年间,原油消费量从12.14亿吨增长到16.48亿吨,年均增长3.1%,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6.39%。主要以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为代表。

还有欧洲、美国的进口消费比也挺高。美国虽然有页岩油生产,但在油价30美元的情况下,不如进口原油划算。

2、在资本市场,做空原油的投资者

布油、美油的交易盘都是期货品种,依期货交易特征,是双方交易,做空做多都可以赚钱。因此,起源于上周的原油价格暴跌,在交易市场上,开仓空或一直持有空单的投资者,是最大的获利者

总之,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量,油价大跌,对于消费进口国和交易市场上的做空投资者都是获利者。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心知肚明

近期OPEC与俄罗斯原油减产谈判破裂,外加沙特计划大幅增产的“崩盘式”暴跌,都引发了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还有新冠疫情对中国原油的需求影响,以及这次OPEC与俄罗斯的减产计划同时进一步的恶化了油价的低迷。

正所谓有喜就有忧,影响方面来说,国际油价下跌,说明全球经济景气度都不行,确实,国外很多国家都在抗击新冠疫情,而且美国目前经济预期,并不被外界所看好,欧洲方面,由于英国脱欧,也没有复苏的迹象,全球经济不景气,对国际油价的需求不足,那么油价下跌也是必然的。

话说回来,那么国际油价下跌,谁才是受益者,真正的赢家呢?我个人是这样认为,首先,国际油价下跌是利好中国经济的,中国对原油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工业生产需求,交通出行或者是家庭消费方面。所以油价下跌,首先对中国经济恢复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国际油价大跌,对于大宗商品来说也是个利空,这样一来,可以对冲一下国内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如果油价下跌,肯定会降低国内原油进口成本,从而大幅拉低整体经济的运营成本,换句话说,这样也是刺激国民消费,毕竟物价降低,人均消费能力提高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