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首批10所高校被授予“商丘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12月25日,由中共商丘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商丘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市行政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全周,市委网信办主任侯公涛、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工学院、商丘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医学专科学校等10所高校领导及40多家新媒体代表共同出席授牌仪式。该活动是河南好网民“五个一”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提升商丘网民网络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积极培育一批新时代中国好网民。

商丘市首批10所高校被授予“商丘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全周

商丘市首批10所高校被授予“商丘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市委网信办主任侯公涛

网络素养提升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协同性的工程。需要网民自身、家庭、学校、现实社会环境以及网络空间建设的各方力量,帮助和正确引导他们明善恶、辨真假,传递网络正能量,参与到网络建设中,捍卫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

商丘市首批10所高校被授予“商丘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全周在讲话中指出:

一是为什么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互联网发展造就的网络生态,既可能成为正能量的扩音器,也可能是负面舆情的搅拌机。由此,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二是建成什么样的网络素养教育。要切实提高青年群体的政治素养、法制素养、文明素养、安全素养,让基地成为组织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和培训锻炼互联网技术人才,成为探索网络素养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工作创新方法途径的重要场所。三是谁来培养的问题。各级党委、党组必须扛起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教育部门作为网络素养教育的主体部门,广大教师要把网络安全融入学习过程中,培养高校青年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形成全社会、全民参与的综合治理观,共同维护网络清朗空间,形成最大的“同心圆”。

商丘市首批10所高校被授予“商丘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仪式中发布了《商丘好网民规范》。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市委网信办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积极践行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并形成了全网参与争当好网民的浓厚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